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王倩蓉2110196

来源:华佗健康网
广东省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Clothing Industry of Guang Dong

Province

学 院: 纺织学院

专 业: 纺织工程

姓 名: 王倩蓉

学 号: 2110196

摘要

广东服装款式多样,色彩绚丽,引领国内时尚潮流。近十年服装产量和出口创汇均居全国首位,是我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

在广东出口导向型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广东服装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一直靠劳动力人工成本低、原材料成本低等价格因素的竞争优势,“以量取胜”,并由此长时间形成广东纺织产业集群区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随着近年来劳动力成本及其他各种社会成本日益增长的现实,国际市场上各种技术、环境等贸易壁垒的压力增大,广东服装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转型的要求,广东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必须紧紧抓住当前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有利时机,结合区域经济的独特优势,塑造和建设区域品牌,才能不断提升集群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广东服装产业,集群,发展

Abstract

Guangdong clothing lead domestic fashion trends with its various colours and shapes. Nearly 10 years the production and export of clothing industry range the first in the nation, as China's largest garment producing and export processing base. In the process of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 in Guangdong , Guangdong garment industry as labor-intensiv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 has been relying on low labor costs, low raw materials and low cost price factors , order to win , and thus the formation of Guangdong textile industry cluster of regional focus growth model in a long time.

With the reality of growing labour costs and other social costs in recent years , the increase of a variety of technical, environmental and other trade barriers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pressure , Guangdong garment industry is facing a huge impact of transformation requirements , upgrades of Guangdong garment industry cluster , Guangdong must seize the favorable opportunity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transformation , combined with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 shaping and building a regional brand , and can continue to enhance the power of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lusters .

Key words: Guangdong garment industry, clustering,development

2

目录

1. 绪论...................................................................................................................................................................................... 3 2. 广东省服装产业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 3

2.1. 广东省服装产业现状 .............................................................................................................................................. 3 2.2. 广东省服装产业优劣势分析 .................................................................................................................................. 5 3. 广东服装产业发展战略 ...................................................................................................................................................... 8

3.1. 广东服装产业定位 .................................................................................................................................................. 8 3.2. 广东服装发展战略 ................................................................................................................................................ 10 参考文献.................................................................................................................................................................................... 11

1. 绪论

服装业是世界性的永久不衰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革,服装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愈加显著,五彩缤纷的服装早已成为展示城市风采的流动风景衣着水平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与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毫不夸张的说服装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更是一个国家活力与希望的象征。

作为中国服装业的领头羊之一,广东服装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产量和出口量稳居全国前列,为全球第三大服装出口基地。广东的服装产业呈区域性聚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和产业集群,从珠江三角洲向东西两翼延伸[1],以产品类别为聚集点,与产业链配套发展。

2. 广东省服装产业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2.1. 广东省服装产业现状

3

广东是中国国内主要的纺织服装业生产基地,服装年产量、出口量、创汇量均占全国1/3水平,其服装产量已经连续10多年居全国的榜首,总体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由于毗邻港澳,在产品流行信息、最新的材料获取等方面占据先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信息中心。

广东省服装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区域为依托,形成了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群体。广东省的服装工业分布有明显的集群特征,重点集群区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山、中山、东莞、江门和汕头等市所属的40个镇(区),其经济总量占全省纺织工业的80%,对其他行业的拉动系数总和为1:2.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17,其影响力系数为1.12,超过各行业影响力平均值12%[3]。这些服装产业群首先是专业化生产形成“块状”产业,是在与相应的专业市场互动和劳动力资料有效供给的条件下,专业化生产相互配套,集群内外部效应增强了集群的活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崛起。再加上集群企业与港澳市场结合紧密,跟进国际流行趋势快于国内同行。

进入2007年后,广东服装业贸易竞争指数增长速度正在快速放缓,这说明配额取消后出口量经过2005、2006两年短期释放后,广东服装业体现在量上的竞争力增长也在不断失效:海关资料显示,2008年,广东省出口服装341.3亿美元,同比下降l8.7%,同一年,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市场需求减弱,广东省许多服装企业因无法承受出口环境骤变从出口市场退出;2009年广东省服装出口总额为309.9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0.2%;2010年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回暖,广东省服装的总体形势好转,出口总额为376.8亿美元,同比增长21.6%,仅次于浙江省,排名第二[4]。

广东省虽然是服装大省,不是纺织大省,且服装产量的优势地位越来越不突出,浙江、江苏、山东的产量紧追其后。广东省目前共有各类型服装企业3万多家,包括全民、集体、三资、民营、个体等多种所有制成份,主要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规模企业所占比例很

4

少,整个广东省只有7家服装上市公司,整体上处于产业强、品牌弱的现状。

国内服装产业来看,生产总量上,广东的服装产量位居全国首位,其次是浙江和江苏。产业布局上,以亏损企业占总企业数比例为标准计算,北京的比例最大,接近32%;用利润总额与资产总额数比例计算,山东高达0.82,而广东这一比例0.25为最低,其他省份均在0.3与0.5之间[5],这说明了广东省作为服装强省是建立在产量总额上,在以单位资产所创造利润上并不具有优势。

广东的服装产业环境来看,作为改革开放的发祥地,其先发优势明显。但是,随着长三角江等地服装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国际服装产业转移的影响,广东服装产业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仍处于服装产业发展的初、中阶段。

2.2. 广东省服装产业优劣势分析

2.2.1. 优势分析:

(1)产业基础扎实

服装产业呈区域性聚集,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和产业集群,并从珠江三角洲向东西两翼延伸目前拥有服装企业3万多家,规模以上2500多家。拥有涵盖面辅料、制衣、印染加工、集散市场在内的完善产业链。广东是“三来一补”企业的主要聚集省份,外资企业不仅具有服装加工质量高的优势,而且带来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由于香港、台湾制造业的北移。香港原世界服装工业中心的地位被广东取而代之各种国际服装质量标准、生产标准、企业管理及服装生产运作模式相继驻足广东多种品牌的服装都在广东设有生产、加工基地,其中不乏世界知名品牌,如Polo、Dior、Tomy[6]等。

5

(2)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和产业集群

广东服装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势明显,拥有26个服装特色产业集群,从珠江三角洲向东西两翼延伸,主要集中在深圳、东莞虎门(女装):惠州(男装);中山沙溪(休闲服)、南海盐步、汕头潮南区、中山小榄(内衣)、普宁(衬衫)、佛山禅城区(童装)、增城新塘、开平三埠、顺德均安、中山大涌(牛仔服)、潮州(晚礼服)东莞大朗、汕头澄海区(毛衣);汕头潮阳区、佛山张槎(针织);南海里水(袜子);汕头市潮南区(家居服):佛山市南海区(面料)等地。服装产区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以深圳、潮州等地为代表,以生产加工中高档品牌服装的企业为主体:第二类是以广州和虎门为代表,以批发交易带动产业为特色:第三类是以中山和南海为代表,以服装加工生产企业为主体产业群通常以乡镇或城区的行政界限为边界,这种生产区域的地理化集中现象是市场配置资源、合理运用生产要素和地理优势的客观要求,专业化生产小而专,使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的广东省在中国乃至世界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现象。

(3)集群企业与港澳市场紧密结合,出口数量大

首先,广东服装产业有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有特色产品高度密集的集群优势,有外向型经济体系的市场拓展优势。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凭借与港澳毗邻的区位优势,最先由香港商人在广东建立“三来一补”的服装工厂,同时建立起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市场,通过生产和批发销售这两条途径迅速地带动了该省的服装产业的发展。其次,广东处于珠江口城市群中心,广深高速、深珠高速、常虎高速、107国道和沿海高速公路均在这里交汇,有深圳、广州、珠海三个机场和沿海多个港口码头。广东成了连接香港、珠三角以及内陆的交通枢纽,具备了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条件。交通及信息渠道便利,有利于把握国际流行消费走向

6

2.2.2. 劣势分析:

(1)缺乏一流品牌

广东省的服装企业大多规模较小.自有知名品牌少.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本地行业发展如虎门规模以上企业所占比例不到7%:在民营经济中。90%以上是个体户。公司制企业所占比重过低又如按证监会行业分类,属于纺织、服装、皮毛类的上市公司,浙江有12家,而广东仅4家这这可以说是“众多名镇”的一个尴尬现象。每年销售额都是由众多中小品牌来实现的.这种现象与浙江的集群效应形成鲜明对比。

(2)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产品档次低

多数企业集中于加工制造环节,从事进料、来料贴牌加工业务.主要依赖劳动力等低成本要素来形成比较优势,服装研发、设计、质检、名牌创造、展示和信息发布等附加值产业环节发展不足。如虎门全镇年产服装达2亿件套.但产销总额为150亿元,平均每件套仅75元,企业利润被严重挤压。尤其是国有及民营企业的产品存在着低档次,大路货多,“名、特、优、新”产品少;粗加工多,精细加工少;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以廉取胜、以量取胜”造成了低档产品过度竞争。

(3)服装工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珠江三角洲、粤东地区集中了广东省纺织工业80%以上的产值,粤西、粤北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比较慢,纺织加工能力弱,经济运行质量明显低于珠三角地区。

7

(4)创新能力不足

广东纺织服装主要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方式和加工贸易方式,总计占比90%以上。在一般贸易中,产品的重复度较高,模仿的痕迹比较明显,设备、工艺、流程的创新性较低。而加工贸易基于本身的特点创新比例更是极低。成套的买入国外的设备,成本昂贵,而且没有全面了解设备的用途和性能提升空间,资源利用不充分,生产效率极其低下[7]。

(5)产品成本逐年上升.销售渠道单一

随着经济发展,珠三角地区土地、水电能源价格大幅攀升.原材料成本急剧增加.用工成本也不断提高有的服装品种成本要比内地高出20%~30%,针织纱、裤子等工艺简单的品种完全可以在内地生产.“广东制造”的优势正逐渐失去。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广东服装行业的弊端,即过分依赖出口,近八成出口企业没有内销渠道:出口方式仍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占近70%.自营出口仅占3O%左右.绝大多数企业只赚取约l0%加工费。

3. 广东服装产业发展战略

3.1. 广东服装产业定位

广东服装产业涵盖面广,种类齐全,包括休闲装、女装、童装、牛仔、毛织、针织婚纱礼服内衣、纺织、鞋袜等产业大类。其中女装、休闲装牛仔、婚纱礼服、针织、内衣等几大产业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且已形成了虎门、沙溪、均安、潮州、大朗、南海等特色的服装产业集聚地。正确对这些产业进行定位及突出重点发展某些特色产业将有助于推动壮大广东服装产业的持续发展。

8

(1)重点发展特色产业

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包括:广东中山的休闲装南海盐步的内衣,虎门、深圳的女装,大朗毛纺织业,均安、增城、开平的牛仔,潮州的婚纱晚礼服、佛山张槎的针织服装。这些特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的附加值,完善产业的生态链,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新平台,从而能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综合优势,提高集群的吸引力,吸引周边地区的优势企业,吸国际资本与技术,把产业集群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集群还要按比较效益转移部分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梯度,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2)大力扶持已有产业

大力扶持已有产业包括:南海西樵的面料、普宁的衬衣、汕头、澄海、龙湖区外砂镇的毛纺织业、佛山禅城环市的童装、汕头潮阳谷饶的内衣、潮阳区两英镇和谷饶镇的针织业、潮南区陈店镇的内衣。已有产业发展重点在于加快产业升级,进行全面优化提升,实行改造提升一批、淘汰转移一批产业,并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品牌战略、营销网络方面作出努力。

(3)挖掘培育潜在产业

挖掘培育潜在产业包括:云浮罗定市的毛纺织业、汕尾市公平镇的服装、英德含江镇的服装、南海区西樵镇的布艺、顺德区乐从镇和揭阳市揭西县的床上用品、南海区里水镇的毛巾及粤西、粤北的三个茧丝产业等。

这些产业主要分布在粤西、粤北,这些产业集群的建设可首先在“产业特色”上面下

9

功夫,加快产业资本的集聚,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链延伸,形成较高的产业效率,产生内在的规模效益,然后通过建立专业市场或依托于周边成熟的纺织市场,或依托于大型企业集团(如丝绸行业),完善产业集群的建设。粤西、粤北地区的一些仍有相当规模的老纺织工业基地,如:韶关、乐昌的棉纺织,茂名的化纤(腈纶)等。应在充分研究分析现状和形势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新的产业要素,建立新的产业机制,加大改革、改造、调整的力度,构筑老基地的新优势,形成新的竞争力。如表1对广东服装产业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定位。

3.2. 广东服装发展战略

(1)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产业调整与升级,首要的是放弃“三低”路线,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创新,在产业链上进行投资与合作,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随着信息、新型材料、生物、环保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服装生产企业应该取其精华,拥有迅速反应市场的能力,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流程各环节中,才能大大缩短订单到市场的时间。、

(2)营造出口市场多元化

近年来,随着新兴工业国家的迅速发展,这些国家对于织品在内的居民消费品的需求猛增;此外,随着对外贸易的日益频繁,我国商品正以物美价廉的特性在新兴经济体中抢占市场份额。这些国家和地区作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吸引着各类采购商和经销商的眼球。如前所述,以往广东服装的主要出口地区是香港、美国和欧盟。但是在欧美经济低迷,市场信心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的确应当换个思路,换个视角去走出去进行贸易活动[8]。

10

(3)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

传统产业需要“创意”来提升,“创意”很容易转化为产品,双方能够实现互补共赢。创业产业需要产业园区的发展,成熟的创意才能够具备和传统产业结合的空间。广东服装业要突出产业升级,以创意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要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结合发展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动漫设计、广告策划等创意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集群由加工制造中心向营销中心、技术中心、设计中心、时尚中心转型,服装企业的品牌设计附加值才能得以提高,企业才能从“加工型”向“创意型”转型。

(4)发展本土原创品牌

培养国内外一流知名品牌发展本土原创品牌,培养国内外一流知名品牌战略关键是落实政策,搞好服务,强化引导,营造氛围,创造条件,按政府的有关扶持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鼓励本土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生产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 谢青.纺织服装批发市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强动力[J].中国纺织.

[2] 张涛.广东纺织产业集群升级模型与策略分析[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24(2).

[3] 范府君,何新闻,王霄凌,钟建英,黄远庆.广东纺织服装产业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纺织学报[J],2011;32(3).

[4] 吴喜龄.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 [5] 陈金怡,金憓,朱媛湘.广东纺织服装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 [6] 陈文娟,黄旭姝.基于比较优势的广东省纺织服装企业策略研究.价格月刊[J],2010;(10). [7] 高辉辉.广东纺织服装出口情况SWOT分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1;21(4). [8] 陈晓丽.全球经济危机下广东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困境与出路[J].时代经贸,2009,139:35-36.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