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
2、 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3、 结合生活场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1、 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决定于两边的涨口,两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闹钟、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问题导入
由钟面上的三“兄弟”(时针、分钟、秒针)引出新课:今天我们来认识角
揭示课题:认识角 二、 引导探究:
1、 出示课件,联系生活,整体感知角。 (1) 出示闹钟,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 (2) 椅子上的角与长方形笔筒上的角 (3) 国旗上的角 (4) 相框、笔记本上的角
(5) 课本62页上的:剪刀、钟面、红领巾上的角。 三、 角的画法: (一) 教学画角
1、 先确定顶点。 2、 引出两条边。 3、 标出角的记号。 4、 角的记法与读法。
小结:一个完整的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二) 练习画角
1、 让学生用直尺在练习本上画角。 2、 检验练习效果。 四、 闯关小练习: 第一关:慧眼识角。
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题见课件) 第二关:我会标(P62) 第三关:我会变
1、 用活动角演示: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
2、 用活动角演示: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越小。
第四关:猜一猜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五、 红角与蓝角的故事——大小之争 1、 听故事
2、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系,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六、 课堂小结:认识了角之后,你有什么收获? 七、 布置作业:P63
八、 各建筑欣赏:悉尼歌剧院、艾菲铁塔、越南红教堂。 九、 唱一唱:
角
我是一个小小角,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想知我的大与小,只看张口不看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