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助动词“た”与汉语助词“了”对比研究
日语助动词“た”与汉语助词“了”对比研究
作者:吕明洋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5年第02期
内容摘要:日语助动词“た”和汉语助词“了”在时和体的范畴内均可表示过去和完了的状态,在语气的范畴中可以表达命令、催促、期待、假设等说话人主观的心理感受。本文分别对日语助动词“た”和汉语助词“了”所表达的语气类型进行分类,通过对二者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探究二者间的联系。
关键词:日语助动词“た” 汉语助词“了” 语气 对比 1.前言
日语中的助动词是日语词类的一种,接在用言或体言后,是有词尾变化的附属词,表示时、体、语气等语法功能。助动词“た”具有时的表达功能表示过去,同时具有体的表达功能表示状态实现和动作行为的完成。除这两种语法功能之外也可以表示说话人对表达内容的主观态度,即“语气”。与其相对应的是汉语中的助词“了”。由于汉语没有活用形,因此使用虚词来表示语法功能。汉语中的助词是独立性最差的一种特殊虚词,包括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助词“了”同时兼有表示时态和语气的功能。 2.日语助动词“た”表达的语气类型
“た”除了“时”和“体”的语法功能外,还可以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心理状态,更侧重于对说话人内心感受的传达,与单纯的客观叙述相比更具语言色彩。笔者结合陈婷(2013)对表示语气的“た”的分类,将其语气类型分为如下几种。 ⑴表示确认
对已知信息的确认,有时会与“確か”“やっぱり”等副词搭配使用。
①国境の長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と雪国であった。(穿过县界漫长的隧道便是雪国了。)
②明日職員会がありましたね。(明天有职工会吧。) ⑵表示疑问
①今度の会合は何日でした?(这次的聚会是几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笔者认为此种类型是类型⑴的延伸,是对未知的现在或将来的事情的确认,通过“た”形表达询问的语气。 ⑶催促或命令
将尚未实现的动作主观上当做已经实现,劝诱对方去做,语气委婉。与此相反,使用动词的命令形表示命令的语气,语感上略显生硬。这种形式一般没有表示否定含义的情况。 ①安いよ、買った!買った!(便宜了,买了,买了!) ②邪魔になるから、そこをどいた。(太碍事了,让开。) ⑷突然想起某事
当遗忘的事情突然想起来时使用。虽然叙述的是将来的事情,但并不是单纯地向对方传达将来的信息,而是因该信息早已知晓,表达现在突然想起已知信息的状态。 ①そうだ。来週は休みだった。(对了,下周休息。) ⑸期待或推测
此种类型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表示对说话人来说,某一期待或推测最终成为现实时的心理;另一种情况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说话人事先没有预测到的事情出现。 ①あの話はやはりうそだった。(那件事果然是假的。)
②(駅の前で友達を待っていて)あ、きた、きた、やっときたよ。 (在车站等朋友)啊,来了,来了,终于来了。
③(前に探していたものが予想以外の場所で偶然見つかった)何だ、こんなところにあった。
(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偶然发现一直要找的东西)什么呀,原来在这里。
④(こんなところに何かあると思っていなかったが、よく見たら)おや、お金があった。(没想到在这里会有什么,仔细一看)呀,这里有钱。 ⑹表示假设
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过去发生过的事情进行假设,经常与“~たら”“~ば”同时出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①あのミスさえしていなければ、合格できたはずなのに。(如果没犯那个错误,明明可以及格的。)
②もし、あの時、救急車の到着があと五分遅かったら、私はいまこうして生きていなかった。(如果那时救护车晚到五分钟,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活着了。)
另一种情况是将未发生的事情作为既定事实来假设,经常与“~とする”一起使用。 ③今、東京で関東大震災と同程度の地震が起こったとしよう。(假设现在东京发生了和关东大地震同样等级的地震。) ⑺判断、评价或感叹
表示说话人现在对已经发生的某事所做出的主观判断、评价或表达的心情。 ①まったく残念でしたね。(真是太遗憾了。)
②昨日は本当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昨天实在太感谢了。) ③ああ、よかった。(啊,太好了。) ④あっ、しまった。(啊,糟了。)
例①和例②因为是表达说话人当前对某事的评价所以可以使用现在时,但是表达的效果不及使用“た”形。例③④是固定用法,表达对已实现的事情的感叹。 ⑻表示决心
表达强烈的决心或某一决定。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用法不能表示否定的决定。 ①わかった、わかった。(知道了,知道了。) ②よし、これを買った!(好,就买这个了!) ⑼表示生理反应
①おなかがすいた。(饿了。) ②少し疲れましたね。(有点累了。)
这种表达方式与“ている”的区别在于,“ている”表示动作或结果的持续,不表示语气。而“た”形表示此种生理现象由无到有所产生的感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汉语助词“了”表达的语气类型
《现代汉语八百词》(2013)中将“了”分为两种。一种是放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第二种是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的作用。由于在这两种用法中均包含表达语气含义的用法,因此本文不采用上述分类方法,而是根据所表达语气的含义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⑴表示疑问
①明天的会几点开始了? ⑵催促、劝止或命令 ①走了!走了! ②别说了!站好了!
这种情况在足球解说中也经常使用,当足球即将进门时解说员高喊“进了!进了!”表达一种急切的催促。虽然球此时并没有进,但是用完成的形式将气氛置于已进球的场景,使得语言表达效果更加热烈生动。
例②中“了”分别出现在肯定与否定的命令句中,而日语助动词“た”只能表达肯定的命令。 ⑶突然想起某事 ①对了,下周就放假了。 ⑷期待或推测
这种类型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当说话人期待的事情成为现实时使用;而另一种情况是某事不在说话人的意料之内,出乎意料地发生。 ①来了,来了,她终于来了。 ②呀,你回来了! ⑸表示假设
可以对过去做过的事情进行假设,如例①;也可以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假设,如例②。 ①这次考试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就不会及格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②如果你中了彩票会做什么? ⑹表示判断,评价或感叹 ①这太好了! ②昨天真是对不起了。 ⑺表示决心 ①就是这个了。 ②知道了,知道了。 ③以后不喝酒了。
汉语助词“了”既可以表示肯定的决定,又可以表示否定的决定。而日语助动词“た”只能表示肯定的决定。 ⑻生理反应 ①妈,我饿了。 ②今天有点累了。
这种生理反应是从无到有,直至现在仍然存在。如果单纯地说“我饿”,仅仅表达现在“饿”的状态。而“饿了”能够体现从无到有的过程,语气上有些许不同,同时此处涉及“了”的时和体的范畴。
⑼表示肯定或确定
①想来草席定已微凉,躺着也不至于烦的翻来覆去了。 ②明天又是星期六了。 4.小结
日语助动词“た”和汉语助词“了”在时和体的范畴内均表示过去、完了的状态,在某些特殊语言环境下还表示确认、推测、感叹、命令等语气。虽然二者在表达语气时有共同之处,但是很多情况下不能对译。日语助动词“た”不能表达否定的催促命令或决心的语气;二者虽然均可表示期待推测的语气,但仅仅在“きた、きた、やっときた”(来了,来了,终于来了)时可对译;汉语“了”不能表达确认的语气;日语“た”不能表达肯定的语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此外,二者在表示语气的同时也与表示过去的“时”和表示完了的“体”相关联。当表示想起、确认、发现、推测、感叹等语气时,某种已知信息已经存在,因此与“过去”有关;而在表示命令、决心等语气时,虽然动作尚未实施,但是说话者已置身于已实现的场景中,因此与“完了”有关。由此可知,不能单纯地将其所表达的语气从时和体中剥离出来,时、体、语气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 [2]松村明.スーパー大辞林3.0[Z].東京: 三省堂,2010年.
[3]グループ?ジャマシイ.日本语句型辞典[Z].徐一平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4]日本讲谈社.日汉大辞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5]阮智富等.现代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6]陈婷.日语助动词“た”和汉语助词“了”的对比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刘少东、彭婷婷.日语助动词“た”的三种职能[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年,第7期:9-13.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