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课外阅读 培养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
重视课外阅读 培养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写道:“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了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字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章熊前辈也说:“中学语文教学既不是‘从零开始’,也不是‘到此为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要的任务是促使学生形成一种习惯,再使学生具有一定能力。今日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学生终究要步入社会,总不能在今后读书看报中随时带个“翻译”吧?
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中重视课外阅读辅导,通过尽可能的多渠道来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拓宽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途经。这样做不仅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完善自我及写作能力有了较大辐度的提高。 一、认识课外阅读的优越性
(一)课外阅读可以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中学生深感学习压力大、思想负担重,喜欢找点轻松愉快的事做,乐于接受有趣的新事物。课外阅读恰恰能够满足学生这种心愿。笔者在教学中一到宣布进行课外阅读时,学生便欢呼雀跃,因为他们迫切希望读一些贴切他们的东西。这样便能化被动为主动,也便学得投入了。正如鲁迅在《读书杂谈》中写道:“‘职业的读书’,由于‘勉勉强强’而‘很痛苦’,但是‘嗜
好的读书’,则‘在每一页里,都有着深厚的趣味’。”
(二)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树正确的人生观。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事。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与书中人交往,能够使学生能动地改造客观现实,并且改造、发展和完善自己,体现自身的价值。笔者的一位学生是单亲家庭。她在习作中写道:“就在我孤苦无助,充满悲痛和绝望的时候,书闯入了我的生活。我读书,书让我认识了身残志坚的作家黄敏,与命运抗争的张海迪……他们的故事让我深深感动,也让我深深懂得:命运其实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路就在自己的脚下。”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学生完善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世界观是何等重要!
(三)课外阅读可以广开思路,指导写作。很多中学生最苦恼的问题就是写作,有的学生一提起写作就叫苦。笔者认为主要是没有寻到“水源”。叶老在提到写作时,便要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源头。有了源头才会倾注出起初的水来。”然而,“这源头很密迩,很广大。”课外阅读也归属于此。书读得很多,思路就开阔,写起来就比较顺手。同时学生读文章多了,就能领悟到写文章的奥妙。古语“不观千剑无以识器,不操百曲无以知音”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对于这一点,叶老深有感触,
并谆谆告诫我们:“要了解语言文字,通常的办法是翻查字典词典。从原则上说,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词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的疑难。”笔者要求学生每人必备字典词典。对初一的新生,还在教学中每节课留给他们适当的时间进行查字典的训练,教给他们查字典的方法,随后把文章的疑难词语留给他们,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培养做笔记的习惯。阅读中,所读作品中的精彩句段、作家作品的知识介绍、重要篇章的论点论据或艺术特点、语言现象的归类释疑、有意义的写作材料的积累、阅读过程中有感而发的思想火花等,鼓励学生把它们列为阅读笔记的内容,养成认真做笔记的习惯,无论是应付实务或研究学问,都将得到裨益,受用无穷。 (三)培养质疑的习惯。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其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对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性的批判意识的养成是有大好处的。
(四)培养参与讨论的习惯。
从阅读中所得到的信息,从书面语中所获取的理性要义、审美的或道德的感受,很需要与别人交流,这种交流实际上就是对某一问题所展开的讨论。在讨论时为了不至于信口乱说,就要事先做好准备,论点、论据、论证的方法、语言表达的严密、准确、得体等,均要考虑周全。这既是对阅读对象的一次理性的总结,也是对自己
的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的一种训练,更重要的还在于是对自己的思想观点的形成、审美感受的明晰、健康人格的塑造的潜移默化式的确认,在讨论过程中还可以不断地调整、修正、补充自己的理性观念和审美认识,以至于使自己的阅读所得更趋于真善美的境界。因此,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参与讨论的习惯,对迅速提高阅读能力、积极发展和形成自己良好的素质,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正确引导中学生的阅读倾向,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苏联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为了明天的“大语文”,放手让我们的学生去迎风破浪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实验初级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