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民初报纸白话文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来源:华佗健康网
作者: 高玉
作者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金华321004出版物刊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页码: 49-57页年卷期: 2016年 第3期
主题词: 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白话
摘要:对于清末民初报纸白话文运动,我们一方面要承认它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作用和意义的限度。清末民初的报纸白话文运动与"五四"白话文运动虽然都是白话文运动,但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前者属于中国古代作为民间口语的白话,而后者是现代语言体系,是具有现代思想的白话。白话文要想作为一种通用语言,还涉及文字改革的问题,涉及读音统一的问题,涉及国语统一的问题,涉及如何包容文言文、如何包容外语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才能形成统一的、全民共用的语言。而这些问题,清末民初的解决条件都还不成熟。清末民初报纸白话文运动为五四白话文运动积累了许多经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它的作用和意义不应被夸大。清末民初报纸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只是时间上的衔接而不是逻辑上的衔接,胡适等人的理论不是来自晚清白话文理论,而是来自面对西方思想文化的语言应对,也即对西方思想和文化的一种简易表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