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让低年级学生爱上写字

来源:华佗健康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低年级学生爱上写字

作者:王璐

来源:《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2年第07期

关于写字,有一句长期得到众人称赞的句子:“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可见写字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怎样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让低年级孩子爱上写字呢?我在教学中从以下三方面做起,让学生真正爱上写字。

一、第一爱——从良好的书写习惯开始让孩子爱上写字 1.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习写字前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好习惯是成功的开端。首先教给学生正确的握笔、写字姿势。老师平日经常提醒,做示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可以通过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来纠正,如:头要正肩要平,两脚微微分;一尺一拳一寸高,简单说来就是“三个一”要做到,即:一尺一拳和一寸。可以在每次写字前提醒学生动手量一量,先不动笔写字,做一个标准的写字姿势,然后再下笔。比如一年级上半学期,开学之初已经学习了正确的握笔姿势,但是前40多天只学习拼音并没有写字,这时我就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回家后让学生只用正确的姿势握笔来书空,并不真动笔写字,每天坚持练习10分钟,让家长监督,逐步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习惯。 2.基本笔画写到位

基本笔画是构成汉字的砖和瓦,只有把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写到位,在写复杂汉字时才能得心应手。传统印象中认为横要平,竖要直。其实,汉字中的横不是很平的,都有一定的倾斜度,竖也分垂露竖和悬针竖两种。撇捺书写时起笔要重,行笔过程中逐渐变轻,最后快速抬笔出尖和捺角。写字时用劲太轻给人站不稳的感觉,太重对于小学生来说未发育好的手指会不堪重负。因此,在写字之初就告诉学生,用笔有轻重缓急之分,这是十分必要的。一年级上册识字1中出现的14个生字(一、二、三、十、木、禾、上、下、土、个、八、入、大、天)就是基本笔画的一个练习,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学过了这些生字,但是书写并不规范。这时再书写时就要强调笔画中轻重的变化,让孩子耐心的练习、仔细的观察、认真的书写,把每一个笔画都写规范。 3.间架结构写合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写字前先整体观察,找到重要笔画,如:哪一笔最长,哪一笔最短,各部分的宽窄如何,整个字是长的、方的、还是三角形的。下笔前做到心中有数。利用好语文书中的例字,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个字中最难写的、最容易错的那一笔是什么,然后老师示范写,最后学生描红、临摹仿写,写好后还要和例字比一比,找到不足后再练一练。

将汉字归类整理,记住口诀有利于学生掌握间架结构。如左右结构的字,如果偏旁在左边(讠、亻、纟、彳、忄、氵、扌、冫、日、左阝、虫等等)一般是左窄右宽,一年级下册中很多的字都符合这样的特点,像:说话、你们、听唱,但如果偏旁在右边(攵、刂、右阝)一般是左宽右窄,这样的偏旁并不是很多,可以挑出来让学生单独记忆,像:放、刚、郭。虽然同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由于偏旁部首的位置不同,字的宽窄长短也会受到影响。 二、第二爱——创设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孩子爱上写字 1.了解造字规律,感受汉字魅力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有许多的象形字,象形字就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因而在学习这些字时,不能单纯的只让学生认识现在的字,还要启发学生发现汉字与图画、汉字与象形字、象形字与图画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象形字感兴趣,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这些象形字包括:口、耳、目、日、月、火、鸟、羊、木等等。在教学生书写这些字之前,我先让学生认真地观察课本中的插图,然后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同桌讨论汉字与图画的关系,最后做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学生有的拿图片,有的拿象形字,有的拿带田字格的生字卡(容易错的笔画、重要的笔画用红笔标出),找到相对应的朋友,找到后一起说“请大家注意我的第几笔,这笔容易写错”。这时下面的学生眼睛会瞪得大大的仔细观察容易写错的那笔。整节课在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观察中愉快地完成了。 2.识写结合,减轻压力

认真研读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生字不难发现,要求会认400个生字,要求会写300个,并且会认的字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要求会写的。学生一看十几个生字就有些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了,但是通过教学我发现孩子很喜欢识字,识字让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课堂上一问到“谁认识这个生字?能不能给这个生字组个词?”时,孩子的积极性特别的高。所以在识字过程中,我把既要求会认又要求会写的字顺势就指导孩子书写了。例: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8课《雷雨》要求会认的字有4个“压、乱、垂、虹”,要求会写的字有12个“垂、乱、沉、压、逃、越、阵、彩、虹、蝉、蜘蛛”,在第一课时的识字环节中边识字边让孩子写了“压、乱、虹”三个字,由于“虹”最常用的就是“彩虹”这个词,所以顺势指导了“彩虹”这个词。 3.激发兴趣,自主观察,寻找规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年级上册的生字学生在入学前都已经会写了,而且每课只有三到四个独体字,学生在写这些字时非常轻松。但是到了一年级下册,生字一下由三四个独体字变为了五到六个大部分带偏旁部首的字,学生对于这样的字都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笔。不同字的结构也是不一样的,在教写生字时虽然告诉学生这点很容易,但是这样的形式却很单调。所以在教学生下册的250个生字时,重点更多的是放在了让学生积极主动自主的观察上,让他们自己找到规律,从而激发孩子的写字欲望。

教材每课“我会写”的字在编排上是很有讲究的,编者把相同偏旁、相同部件或者相同宽窄的字放在了一行中,这样就给孩子的观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5课《夏夜多美》中,“她、他”、“送、过”这两对字放在了两行中,一对是相同部件的字一对是相同偏旁的字。写之前先横着让学生去观察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说说有什么不同点,经过这样的对比再下笔去写。而且只需要重点指导一个字,另一个字孩子也能轻松地写出。真正把《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理念: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落实到位,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仔细观察,主动学习,举一反三。 3.分散写字,突出重点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低年级的写字更是语文学习中基础的基础,只有夯实了这个基础,学生到了中高学段才不会因为字词问题而出现厌学语文的现象。而且《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人教版低学段字词的任务是很艰巨的,会写的字:一年级上册100个,下册250个;二年级上册350个,下册300个,低学段共需要会写800~1000个生字。

尤其是二年级每一课少则6个字多则10个字,下册最多有12个生字。这么多的生字放在一课时教学的确很困难,所以需要教师分散写字,难写的字重点指导。两课时的课文,把生字平均分在两课时中教学,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独拿出一节课来讲生字。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分散写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本课的课题中就有要求会写的字,可以直接在课题中教学书写,不必单独拿出再讲,浪费时间。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欢庆》两个字都是要求会写的字,在教学时我直接在题目的位置画好田字格,在写课题时就让孩子们和我一起书空,然后写在书上。第二课时开始再让学生同我一起书空,巩固记忆。剩下的6个字再教学时就轻松多了。像这样的课还有21课《从现在开始》、33课《活化石》、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课《笋芽儿》、5课《泉水》、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等等。

第二,每课生字不放在一起教学,而是放在课的开始、课中和结尾处,让孩子一节课随时动笔练习,又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保证一节课10分钟的写字时间。这样的写字方法适用于生字分散在每个自然段中的课文,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2课《窗前的气球》,在教写生字时我随文写字,先指名分段读课文,然后找到本段中要求写的生字重点指导,读写结合效果很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课《小鹿的玫瑰花》,这节课一共有12个生字,在下册课文中算是字多的,而且这些字还不能以词语形式出现,教学起来有难度。在第二课时一开始,我就设计了出示鹿哥哥和鹿弟弟的图片,带领学生再次走进课文,回忆起课文的内容,然后就说:“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鹿哥哥和鹿弟弟,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写一写‘哥’和‘弟’这两个字吧!”在上课一开始就写了两个生字。在课的结尾部分,我从课文再一次过渡到了写字。“既然小鹿种出了这么美的玫瑰花,那让我们一起写一个‘谢谢’送给小鹿吧!”通过对比先写了“躺”和“谢”,然后让学生观察其他左中右结构的生字,自学写“渐”和“微”两个生字。

第三,培养学生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识字,学会迁移。除一年级上册的生字外,大部分的生字都有偏旁部首,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来记忆,这样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我会认”的生字,要求会写的生字同样适用。如: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中“挂、哇”两个字,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两个字,有的学生说出了换一换的这种方法:以前学过蛙、娃、洼,和今天的字是相同部件的字,把它们的偏旁一换就成了今天的两个新字。还有的学生也用换一换的方法:只不过是换部件,“打——挂”、“听、唱——哇”。看来“挂、哇”这两个字无论偏旁还是部件以前都学过,所以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两个生字的占格,观察后认真描红、仿写,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

三、第三爱——运用多种评价机制使孩子爱上写字 1.评价有层次

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学生在写完作业后,认真检查一遍,找到自己写得最好的一个字,在旁边画一个小星星。由于低年级家长对孩子的作业很重视,可以让家长在检查孩子的作业时不定时的写一点自己的评价,激励孩子的写字兴趣。

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相结合:对于字迹工整的孩子,我在判作业时通常会给孩子盖一枚“作业工整”的小印章,得到五个小奖章还可以换一朵小红花贴在本面上。在课堂中我还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同桌互相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全班展示。为使学生认真书写能持之以恒,我和学生约定,学生的书写劲头更足了,作业一天胜似一天。 2.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开展各种形式的写字展示活动。展示每位学生的写字作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调动写字的积极性。如:听写中字迹工整而且全对的作业,我会贴在教室的展览一角,让其他学生参观模仿。课堂上也要坚持激励机制,可用“你是观察小能手、你的眼睛真亮”等评价语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鼓励学生把字写得端正、美观。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激发、保护学生主动写字的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