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创新等10则
作者:暂无
来源:《声屏世界》 2017年第5期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创新
第一,在媒体融合中创新产业运营思维,提升发展战略水平。融合发展与传媒产业从“工业生产时代”向“信息化生产时代”的转变是同构的,需要从时代特征的转变中发现创新契机。第二,强化基于媒体内容优势的IP化产业运营策略。无论产业格局如何变化,内容始终是媒体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提升优质内容的创造力、在传媒价值链中的影响力是推动产业融合的基础。基于原创内容优势的IP化经营已经成为传媒业的典型现象。第三,深挖面向细分垂直方向的传媒产业发展创新空间。面向平台转化的创新存在着很大阻力,但是平台生态的影响力在诸多细分垂直领域相对有限,故而存在较大创新空间。第四,探索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传媒盈利模式。传媒业需要强化供给侧改革,保证优质供给,与受众不断发展的需求形成科学匹配,在此基础上推动媒体盈利模式的探索,这是产业融合发展落在实处、强化持续增长能力的必由之路。第五,创新资本运营,撬动传媒产业融合发展。资本运营方式的创新是撬动传媒产业深度发展的强力工具。虽然在规制、产权、人才诸多方面存在制约传媒资本效能充分发挥的因素,但绝不能因此放松资本运营方式创新的探索。(据严三九于《新闻大学》2017年第2期)
深度融合背景下频道制改革须迈过“三道坎”
经营坎。“未来电视”存在于更大的媒介生态系统中,电视新业态必将共同构成电视新生态,生态环境反过来也会影响电视业态的生存与发展。深度融合就是要双重嵌入媒介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媒体运营所需要的社会资本。为此,电视台必须变单一的播出机构为跨媒体、多产业、新业态的全新媒介组织。管理坎。频道制改革实际上是媒体管理的变革,就是通过改革媒体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来实现扩容增效。在推进频道制改革时要力求避免陷入两个误区:一是简单化的“一刀切”,二是迷信一改就灵,盲目乱改。频道制改革不只是创新,更要追求创优,毕竟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才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体制坎。以频道制改革为突破口,能够更好地推动深度融合,加快传统电视向“新型电视”转型。电视新业态由“一体两翼”构成,即以电视频道为主体,以移动社交和产业经营为两翼。(据谭 天于《电视研究》2017年第4期)
重大主题宣传中融媒体报道应具备的几个意识
一、先声夺人意识。重大主题报道往往是一个多家媒体同台竞技的过程,面对同样的议程、同样的报道对象,如何能让自家的新闻产品赢得更多关注,把握发稿时效和时机十分必要。二、网络流行意识。越来越多受众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得新闻资讯,本着“从网上来,到网上去”的操作法则,媒体报道要赢得更多网民的关注,可适当引入网络流行元素。三、极简意识。极简风格能够帮助受众迅速掌握核心信息或总体概况,更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四、精品传承意识。融媒体报道要注意名牌栏目、固定动画形象、优质创意的传承与改进。五、独家意识。要结合媒体自身情况,深耕独家资源,比如采访资源、专家库、影像资料库等,推出精品报道,以便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六、形式服务内容意识。只有围绕报道内容进行策划,让报道形式服务于内容,有利于受众对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才能彰显报道形式的价值。七、精益求精意识。如果报道仅满足于最初的制作水准和画面品质,关注度势必难以为继,甚至会引起审美疲劳,应在创意、内容、制作等多个方面精益求精,以吸引受众对这类产品的持续关注。八、产品推
广意识。加大对重大技术创新和重点报道的推介力度,推介形式包括节目预告、同步新闻报道、事后总结、技术创新介绍等。(据张 倩于《中国记者》2017年第4期)
广告宣传应坚持四个导向
政治导向。中国广告业要充分认识思想安全与意识形态斗争的紧迫感与必要性,要对涉及国家安全、主权、利益事宜保持足够的清醒与警惕。既要警惕弱化政治领导的所谓专业主义倾向,又要防止动辄戴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坚持广告的政治导向就是衡量广告业发展要看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信仰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经济导向。中国广告业有今天的成绩与规模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滋养。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坚持广告的经济导向就是衡量广告业发展要看是否有利于促进商品信息流动、提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文化导向。广告作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众的观念与认知。坚持广告的文化导向就是衡量广告发展要看是否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与丰富人民文化消费的内容。行业导向。中国广告行业要秉承可持续、健康的科学发展理念,杜绝片面追求经营业绩而忽视社会效益,重视产业转型与升级,摆脱低水平发展状态。坚持广告的行业导向就是要形成良好的行业发展局面,培育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的整体升级与高水平发展。(据丁俊杰 刘 祥于《中国广播》2017年第4期)
《网络安全法》将正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明确加强了对内容安全的保护,打击网络诈骗及不良信息的传播。《网络安全法》共有7章79条,其中针对网络内容安全问题有明确的规定,对网络运行安全、网络运营者违法律责任也作出了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网络安全法》的正式实施,不仅对我国广大的互联网用户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对网络运营者来说也是一个明确可参照的运营标准,网络空间打擦边球或利用灰色地带赢取利益的时代即将终结。(消息来源:光明网)
总局通知整治网络视听节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和个人紧紧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反对歪曲历史、美化反动、调侃崇高、否定英模的错误倾向;反对天价追星、无聊游戏、奢华盛宴等不良风气;禁止传播节目的所谓“完整版”“未删减
版”“被删片段”。这份《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指出,近年来,一些网络视听节目中存在着价值扭曲、娱乐至上、内容低俗、品质低劣、格调低下、语言失范等问题,亟须加强引导,及时整治。通知还指出,网络视听节目进入广播电台、电视台,要按照相关管理规定重新审核,用客观理性的声音化解网络戾气,使积极健康的内容多起来、向上向善的氛围浓起来,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消息来源:《 北京晚报》)
电视创新多类型全面出击 18档节目获总局表彰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布的关于表彰2016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的通报中,有18个电视节目获得殊荣。从科学、旅游,到创投、扶贫,再到文化、经济,在电视节目的类型库里,似乎“没有不可能”。这些栏目包括: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舆论场》《加油!向未来》《我有传家宝》《最美孝心少年》、北京广播电视台的《传承者》、山西广播电视台的《人说山西好风光》、辽宁广播电视台的《有请主角儿》、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开课啦》、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妈妈咪呀》、江苏电视台的《老妈驾到》《我们在一起》、
福建电视台的《中国正在说》、河南电视台的《脱贫大决战》、湖南广播电视台的《中华文明之美》、深圳电视台的《为梦想加速》、贵州广播电视台的《我在贵州等你》和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开卷有理》。(消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戛纳电视节在杭州举办首个“中国专场”
每年分春秋两季举行的戛纳电视节(MIP)是在全球拥有影响力的国际视听产品与数字内容交易会。首届“MIP CHINA”杭州·国际影视内容高峰论坛于5月23日在杭州开幕,这是戛纳电视节在中国的首场官方品牌活动。论坛由戛纳电视节主办方法国瑞德集团、CMM—I传媒咨询有限公司和浙江华麦网络技术公司合办,为40家国际和40家国内的影视制作、发行公司举办一对一的业务洽谈会,并邀请业内专家针对热点问题举办专业论坛,搭建内容合作、研发和交流的平台。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影视制作企业的近百位代表参会,其中,多位代表来自维亚康姆、时代华纳、索尼音像等跨国影视传媒巨头。(消息来源:新华网)
中国影视非洲“吸粉”
近年来,随着非洲数字电视的普及,中国的《西游记》《媳妇的美好时代》等电视剧,《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走进非洲的千家万户,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据介绍,随着中国电视剧被翻译成英语、法语、斯瓦西里语、豪萨语等,越来越多的非洲人喜欢上了中国影视剧。“在非洲,最受欢迎的是反映中国现代都市生活的家庭剧。”四达时代集团的肯尼亚分公司负责人张军旗说,中国电视剧《青年医生》《老米家的婚事》《平凡的世界》,电影《失恋33天》《重返20岁》《左耳》等,都在非洲荧屏上热播。此外,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夫片也颇受欢迎,《舌尖上的中国》等传播中国特色饮食文化的纪录片受到热捧。“即使没有字幕和配音,非洲朋友也看得津津有味。”(消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互联网企业以技术优势进军巴西市场
巴西是中国在拉美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则是巴西在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除传统产业外,现如今也有不少互联网领域的中国企业进驻巴西,它们将先进技术和最新产品带到巴西,成为中巴两国经贸合作的一大亮点。美图公司是2016年4月进入巴西市场的。据美图巴西总经理露德米拉·维洛佐介绍,美图在巴西市场已推出三款软件产品,目前拥有用户约1100万。除了美图,不少其他来自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也已在巴西打开局面。例如,百度收购巴西本土团购网站,并推动创立“巴西O2O产业联盟”;滴滴出资巴西最大移动出行服务商99。日前在圣保罗召开的中巴互联网大会上,两国企业代表均认为,双方在互联网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互联网企业对巴西的投资正为两国经贸领域合作注入新活力。(消息来源:新华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