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清代中医丛书研究

来源:华佗健康网
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 www.lunwen1998.com

摘要:清代的中医丛书发展迅速,随着医学知识的积累和中医书籍的增加,中医丛书这种辑录多书的形式受到世人的青睐,许多重要的医学书籍收入其中,中医丛书的地位也愈显重要,清代中医丛书的发展进入了辉煌时期。作为清代中医书籍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清代中医丛书体系的逐渐成熟,使之对中医学的作用和影响也更加明显,分析了解清代中医丛书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利用。„ 专门论述清代中医丛书的著作比较少见,但中医丛书是丛书的一种类型,是归属于专科类从书之中的,因此研究丛书的论述也会对清代中医丛书的研究有启发作用。 清代中医丛书作为清代中医著作中的一个特殊类别,有着独特地编辑方式,而且数量庞大。它们是清代中医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书主流形式之一,与清代中医学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它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鉴于以往学术研究中未曾对它进行专门系统的论述,故以“清代中医丛书研究”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敬请专家学者赐教。相关概念的界定对本选题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明确论文的研究对象及范围。 关 键 词:清代;中医丛书;研究 清代中医丛书研究

清代及其时期划分清代,在本文中指自清兵入关、明朝灭亡至清朝结束之间的满清王朝统治时期,即 1644年~19n年。有的学者将清代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清代前期,是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即1644年一1735年;清代中期,是指乾隆、嘉庆二朝及道光前二十年,即1736年~1840年;清代后期,是指道光后期至宣统各朝,中间还包括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即1841年~1919年。参照清代中医丛书的发展特点,本文拟以清代前期与中后期来划分时段,年代界限与上述相同。从书,又被称为丛刊、丛刻、汇刻书、套书,是在一个总书名下汇集二本或二本以上的著作,依一定的原则、体例编辑的书。丛书通常有一个总的丛书名,是为了针对某此特定的读者,或者为了某一用途目的,或者围绕某一主题内容而编辑的,丛书的子书有独立的书名,脱离丛书之外也可作为独立的著作存在。 中医从书

中医,是指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丛书,是指在一个总书名下汇集二种或二种以上的中医著作或与中医相关的著作,依一定的原则和体例编辑的、记载中医学知识的丛书。研究范围时间范围:清代。在清代,中医丛书的数量、质量、种类远远超过清以前的中医丛书。清代前期,即1644年~1735年,社会由动荡逐渐向稳定过度,此时中医从书的发展相对缓慢,这个时期著名的中医丛书,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名医名著,但中医丛书在体例、分类等方面的变化不大,可以说这个时期是中医丛书繁荣的酝酿时期。到了清代中期,随着两部中医丛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医丛书的发展进入了高峰时期,即《(御纂)医宗金鉴》和《四库全书》的编订,这两部书在中医丛书发展历程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引领了中医丛书的辉煌;清代后期,中医丛书的刊刻数量快速增长,并在清末出现中西医汇通学派编辑的新形式的丛书。可以说,清代中医从书真正兴盛的时期是清代中后期,即1736~1911年。 中医丛书研究对象

清代中医丛书。本文在研究清代中医从书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分类并系统介绍清代中医丛书的主要著作,全面阐述其学术价值及其影响,揭示其与医学发展互为促进的密切关系,为清代中医学研究提供借鉴。清代中医丛书的数量庞大,逐一研究不容易实现,但其中的主要著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清代中医丛书的发展情况。由于清代中医丛书情况复杂,因此其选录的范围需要进行说明:一、清代中医丛书中包括抄本及稿本的丛书,由于部分抄本及稿本的中医丛书抄录年代、丛书作者及内容等记载不详,考证困难,可信度不高,故抄本及

清代中医丛书研究

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 www.lunwen1998.com

稿本类丛书不做为本文的重点研究对象,只简略记录。二、中医丛书中的子书作者非清代著家,但是由清人整理辑入的中医丛书,这类丛书在清代中医丛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三、选入的中医丛书不仅包括专门的中医类丛书,还包括其它非中医类丛书中的中医部分,如大型综合类丛书《学海类编》中收有中医丛书,共23卷,计16种子书,划定为中医丛书的一种类型。另外,由国外著者所作的中医医书编辑而成的丛书也选入其中,如日本丹波元简等撰写由清代杨守敬所辑的中医丛书《幸修堂医学全书》;还有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丛书,虽然丛书中收有西医书籍,但中西医汇通学派做为中医的一个学派,其所编辑的丛书也收入其中。 研究现状及条件清代中医丛书的数量庞大,分类方法多样,对清代中医学的发展也起到颇为积极的作用。但针对清代中医丛书的研究著作,研究的范围常特定于某一部丛书,而系统分析的著作未见,相关的研究和资料也很少。

中医丛书相关研究著作

清代中医丛书的相关研究著作较少,目前只发现刘尚恒编写的《古籍从书概说》,此书简述了丛书的起源、丛书的各种定义、历代丛书的情况以及丛书的作用。虽然此书是介绍丛书的著作,但其对清代中医丛书的研究很有启发作用。马继兴编著的《中医文献学》对医学丛书的特点、分类法、主要著作的记载比较详细。李经纬主编的《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l‟]与严世芸主编的《中国医术发展史》对清代医学的发展历程详加论述,并对清代中医丛书的主要著作进行介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