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陕西省甲醇产业发展规划

来源:华佗健康网
陕西省甲醇产业发展规划

一、概述

甲醇是由煤气化或天然气转化生成合成气合成的化工产品,它既是一种重要的、需求量巨大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也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在工业发达国家,它是仅次于烯烃和芳烃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其消费量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居第四位。甲醇应用十分广泛,在石油化工、医药、轻纺、生物化工以及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均有广泛用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储量的日趋减少,甲醇应用逐渐扩展到石油替代领域,围绕甲醇产品开发出了烯烃等新的替代石油产品,市场对醋酸、甲醛、二甲醚等甲醇下游产品需求量迅速扩大,产业发展明显加快,甲醇需求以年均12%左右的速度增长。甲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

1、甲醇是基本化工原料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甲醇为原料可以生产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深加工产品目前已达120多种,我国以甲醇为原料的一次加工产品已有30多种。由甲醇生产的重要有机化合物包括醋酸、甲醛、甲胺、甲烷氯化物、甲酸、甲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二甲醚、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枫、碳酸二甲酯、聚乙烯醇等。其中,以甲醇为原料采用羰基化法生产醋酸,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醋酸生产方法, 所消费甲醇约占全球 甲醇消费总量的7%。

2、甲醇可作为新一代燃料

甲醇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与传统液体燃料极为相近的燃烧性能,辛烷值高,抗爆性能好,产品的运输、储存、分装加注和使用也与汽油、柴油燃料极为相似。由甲醇可以生产高标号无铅汽油(mobil法),甲醇和异丁烯合成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生产MTBE消费甲醇约占甲醇需求的6%,甲醇还可掺烧汽油(如M15、M25)或直接用作汽车燃料(M100),是新一代的能源替代品。

另外,由甲醇转化生产的二甲醚具有清洁、动力性能好、污染少、易储存等特点,综合性能远优于液化气、天然气、甲醇、乙醇等产品,其作为替代柴油燃料的市场空间广阔。

3、甲醇是精细化工与高分子化工的主要原料

甲醛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于生产酚醛树脂、甲醛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和黏合剂等精细化工产品。由甲醇制甲醛是甲醇最主要的消费领域之一,目前约占甲醇总消费量的37-40%,2006年我国甲醛生产对甲醇的需求量约220万吨,近期甲醛对甲醇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0%的速度继续增长。甲醛再经聚合反应生成的聚甲醛塑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及电器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

经甲醇制烯烃(MTO/MTP)工艺,甲醇可以转化为基本石油化工原料乙烯、丙烯,并延伸加工成一系列衍生物。我国DMTO技术的开发成功,开辟了传统石油化工之外的烯烃生产新途径,拓展了甲醇在化工领域中的新用途。

4、甲醇在农业畜牧业方面应用广泛

由甲醇可生产单细胞蛋白(甲醇蛋白)和甲醇生长促进剂。甲醇蛋白具有蛋白转化率高、发酵速度快、无毒性、价格便宜,以及生产不受地理位臵、气候条件限制等许多优点。我国饲养业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大,发展甲醇蛋白大有前途;国外研究实践表明,用甲醇生长促进剂喷施在不同的农作物上可以大量增产,还能保持农作物枝叶鲜嫩、茁壮茂盛,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不会枯萎,可大量减少灌溉用水,有利于干旱地区农作物的生长。

甲醇是碳一化学的母体,是煤化工发展的龙头产品和重要基础,发展煤化工产业首先要从甲醇起步向下延伸。按照我国能源资源赋存特点,调整能源工业结构,大力发展以甲醇为基础的煤化工产业,开发替代石油产品,是促进煤炭资源清洁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

陕西具有发展甲醇化工产业的独特优势。编制甲醇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对于促进甲醇化工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发展和壮大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甲醇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一)世界甲醇产业发展状况

国外甲醇行业主要属于天然气化工范畴,80%以上的甲醇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近年来,国际上天然气价格上涨使得天然气甲醇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2000~2005年,世界甲醇产量年均增长3.5%

左右,2006年全球甲醇产能为4965万吨,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将分别达到5099和7200万吨。

预计2005~2010年世界甲醇需求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46%,到2010年和2015年,世界甲醇需求量将分别达到4020万吨和5040万吨。随着供应能力的提高,市场竞争将会加剧。

(二)我国甲醇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甲醇消费国,2005年甲醇消费量为666.2万吨,“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高达21%,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934万吨并成为全球甲醇的最大消费国。我国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世界甲醇市场中心。

甲醇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为甲醇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我国甲醇产能增长迅速,已占世界产能的1/5左右,国产甲醇已逐步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2005年我国甲醇产量、产能分别为536、867万吨,较上年增长了21.16%和17.16%,自给率达到80%。到“十一五”末期,国内在建和拟建甲醇项目如按期建成,甲醇总产能将达到2500~3200万吨,我国将由甲醇进口国成长为出口国。

目前,我国甲醇消费还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消费领域,虽然 相对石油化工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消费市场稳定增长,但潜力有限。甲醇制烯烃(MTO/MTP)和二甲醚(DME)等甲醇的新兴消费领域将成为未来驱动我国甲醇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使我国甲醇需求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三)我省甲醇产业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我省煤炭资源丰富,具备发展能源化工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个转化”发展思路,我省全面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全省甲醇化工产能较快增长,2006年全省甲醇产量达到75万吨,比上年增长45%,位居全国第三;二是在建的神木化工、兖矿榆林能化、咸阳化工、中化益业等重大甲醇项目进展顺利,规划建设的神华陶氏煤化工、陕西新兴煤烯烃DMTO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我省甲醇化工逐步向以生产低碳烯烃、醇醚燃料等新兴产业转变,产业布局逐步由小型、分散向规模化、园区化、基地化转变,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四是我国甲醇生产工艺技术已经成熟,甲醇制取低碳烯烃(MTO/MTP)等一些技术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省新建甲醇化工项目广泛采用世界先进的技术工艺与装备,煤制甲醇项目达到经济规模;五是为了指导我省煤化工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我省编制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总体规划、陕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六是重点化工园区初步形成。根据陕北和关中地区能源化工产业发展需要,我省先后编制完成了榆神、榆横煤化学工业区总体规划,彬长矿区综合开发等规划,为甲醇化工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甲醇化工产业技术成熟、经济可行、市场潜力巨大、符合发展循环经济和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我省迎来了甲醇产业发展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三、发展甲醇化工产业的优势条件

陕西省煤炭等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科技人才实力雄厚,具有发展甲醇化工的独特优势。

(一)资源优势 1、煤炭资源

陕西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陕北、渭北、彬长等地区。煤炭资源具有以下特点:储量大,截至2005年底,探明储量1685亿吨,居全国第3位;煤质优,占据煤炭储量80%以上的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发热量“三低一高”的特点,属优质动力和化工用煤,且赋存条件好,地质构造简单,低瓦斯,开采成本低。2006年,全省原煤产量1.63亿吨,居全国第4位。

2、岩盐资源

陕北奥陶纪盐田探明储量8854.5亿吨,远景储量6万亿吨,占全国岩盐总储量的28%。岩盐品质优良,氯化钠平均纯度在95 %以上,属工业I级品。“一白(盐)一黑(煤)”两种资源集于一地,十分难得,发展以甲醇为基础的下游化工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3、天然气资源

陕西省天然气预测资源总量11.7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02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3位。2006年,天然气产量70.6亿立方米。

4、水资源

煤炭资源丰富的榆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34.3亿立方米,其中,榆神煤化学工业区供水水源主要包括瑶镇、李家梁、中营盘、采兔沟等水库,年可提供工业用水1.45亿立方米,另外,可调引府谷岩溶

水1.4亿立方米,合计供水量为2.85亿立方米,目前建成和在建项目用水量约0.7亿立方米,规划建设的神华陶氏煤化工项目一、二期、神华萨索煤液化一、二期、兖矿煤化工二期等项目合计用水量约为2.64亿立方米,供水能力能够满足项目用水需要;榆横煤化学工业区供水水源为王圪堵水库,年可提供工业用水1.53亿立方米,目前陕西新兴煤烯烃DMTO、中化益业煤化工、兖矿煤液化一期、延长石油醋酸等项目近期用水1.05亿立方米,供水完全能够满足项目近期用水需求,远期用水合计2.2亿立方米,需要通过黄河调水解决。

延安杨舒石油化工区主要由南沟门、拓家河水库、杨庄河取水工程供水,年可供工业用水约1.4亿立方米,除向交口工业区、延安100万吨乙烯、延安华能电厂等项目供水外,尚有约0.5亿立方米可供甲醇项目用水。

彬长甲醇化工项目主要主要由鸭儿沟水库、规划建设的亭口、马家河水库提供,年可供工业用水约0.9亿立方米,扣除大唐彬长电厂项目用水外,可供煤化工项目用水约0.7亿立方米。

麟北甲醇项目用水主要由已建成的冯家山水库等当地水源工程提供,年可供工业用水量约0.5亿立方米。

渭南煤化工园区处于渭北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地区,周边有多年平均径流量9.5亿立方米的渭河一级支流洛河和二期抽黄两处地表水资源,还有潜层地下水和深层的“380”岩溶水两处地下水资源。

5、土地资源

陕北地区土地广阔,地势平坦,资源富集区大多属未开发的荒沙地,且集中连片,项目建设基本不占或很少占用耕地,搬迁量小,远离文物和自然保护区,发展煤和甲醇及相关产业的空间条件优越,适宜建设大型煤化工基地。

(二)区位优势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

陕西地处内陆腹地,是大西北的门户,也是进入西南地区的关键通道,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各类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1、铁路

全省已建成“两纵三横三个枢纽”的干线网架,形成了北(神朔)、中(候西和陇海)、南(西合、西康和宝成)三大对外运输通道,搭起了连接陕北、关中和陕南三大区域的铁路骨架。正在建设太中银川铁路、西延铁路、西平铁路和区内铁路专支线,将极大的提高我省铁路运输能力。

2、公路

全省“米”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初步形成,关中5市1区(杨凌)实现了高速公路连接,辐射陕北、陕南的快速通道及“一纵三横两环”次骨架正在抓紧建设,“十一五”末,全省公路将形成快捷的对外运输通道和比较完善的省内交通网络。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配套的榆神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建设,榆绥高速公路项目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另外,商州至府谷通往山西朔州方向的地方高速公路、西安经汉

中通往四川方向的高速公路、西安经商州至武汉方向和西安经安康至四川重庆方向的高速公路都将于2009年底建成通车。

3、航空

我省现有以西安咸阳机场为主,汉中、安康、延安、榆林四个机场为辅的“一主四辅”机场布局,开辟了通往国内48个城市的73条航线、通达国际(地区)11个城市的11条航线,咸阳国际机场已经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榆林机场迁建工程进展顺利,预计“十一五”中期建成投运,延安机场迁建前期工作也在推进。

4、通信

省内国家一级干线光缆、移动通信网和数据通信网不断完善,济银、西呼两条国家I级光缆交叉通过榆林,通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5、电力

2006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1255万千瓦,其中,榆林地区240万千瓦,规划2010年全省装机达到2400千瓦以上;陕西电网以330千伏电网为主网架,以110千伏为配网。目前,330kv电网已覆盖全省,规划2010年在关中北部形成330kv外环网,在榆林地区形成330kv双环网,加强关中、陕北、陕南主网联系,形成“四纵两横三环网”,将330kv电网建设成为满足内需、布局合理、接线可靠、设备先进、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电网,规划建设乾县、宝鸡、渭南、延安、榆林等750kv输变电工程,初步形成750kv电压高一级电网主网架,满足全省经济发展的电力需求。

(三)技术和人才优势

全省现有普通高等院校43所,各类科研机构1066个,科研人员和在校大学生各100万人,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4位。省内有华陆工程公司、西北化工研究院、陕西省化工研究设计院等专业机构和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联合能源化工技术开发公司等煤化工技术开发设计单位,以及西安、兴平等职业技术学院,可以为发展现代煤化工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由我省与大连化物所、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开展的DMTO工业试验取得重大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使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目前,我省正在加快推进DMTO工业化示范项目建设工作。DMTO工业化试验的成功和示范项目的建设,将为我国大规模发展煤制甲醇、甲醇转化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省内现有的渭河、华山、兴平等大型化肥厂,以及目前正在建设的神木化工、兖矿榆林、咸阳60万吨甲醇等煤化工项目,积累了一批煤化工技术、管理骨干,为陕西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当前,国内外甲醇化工产业发展迅猛,我省甲醇化工发展也面临战略机遇。一是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国家对发展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MTO)、醇醚燃料等替代石油产业高度重视。二是国际油价持续高起上扬,现代煤化工产业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三是我国对以甲醇为原料的低碳烯烃、醇醚燃料等需求强劲,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光明。四是国内对甲醇下游加工产

品需求增长较快,使得构建以甲醇为源头的煤化工产业链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五是目前的甲醇合成工艺在我国己有多年的工业化实践,技术上已经成熟。六是煤制甲醇烯烃(MTO)大型化技术基本成熟,伴随现代煤化工产业大规模发展,甲醇化工也必将同步发展。七是我国提出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这些都是我省加快甲醇化工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发展甲醇产业既面临着良好机遇,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制约因素。一是随着DMTO技术的突破,国内煤基甲醇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趋同和市场竞争加剧的问题逐步突显,国家对甲醇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将进一步加强。二是目前全球甲醇生产能力较大,国内现有项目中甲醇装臵与甲醇转化装臵建设不同步,可能造成一定时期内甲醇生产、供应能力过剩。三是甲醇化工耗水较多,我省煤炭资源丰富而水资源相对短缺的陕北区域必须“量水而行”。四是甲醇燃料的进一步推广还有待于甲醇燃料国家标准的最后发布实施。五是我省甲醇下游产业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甲醇的消费市场还需要大力拓展。

我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将以煤化工为主的能源化工作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列入“十一五”发展重点规划,为甲醇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指导思想

我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甲醇产业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推动煤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按照规模化、园区化、基地化和循环经济的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重点发展甲醇转化产业,大力推动煤制甲醇、煤制烯烃和醇醚燃料等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甲醇下游产品,适度发展商品甲醇,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切实加强水源等基础配套建设和环境治理保护,促进资源、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思路

坚持规模化、园区化、基地化产业发展模式,在产业结构发展方面,以煤基甲醇转化烯烃、醇醚燃料为主线,立足于转化的煤炭、水等资源条件和技术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煤化工技术进步为支撑,推动实施替代石油战略;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加强资源合理循环和梯级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鼓励以焦炉气、电石尾气、炼焦烟道尾气等为原料生产甲醇,提高综合利用率水平,适度发展合成氨联产甲醇;在项目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原则上不将甲醇作为最终商品,转化项目的甲醇装臵与转化装臵应尽可能同步建设、同时投产;在产业链延伸方面,要加大甲醇下游新技术开发力度,在加大纵向和横向一体化的同时,积极构建开放式产业链。另外,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甲醇能力达到550~650万吨,初步形成煤基甲醇园区化、基地化的雏形,建成DMTO工业化示范装臵,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为进一步发展烯烃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到2020年,甲醇生产能力达到2500万吨(其中:加工下 游产品的甲醇约2200万吨,商品甲醇约300万吨),甲醇深加工率达到88%。优化甲醇行业结构及布局,重点在资源地建设大型甲醇生产及甲醇转化基地及其输配体系,淘汰落后装臵,基本形成资源优化配臵、规模优势明显、产业布局合理、链条有效衔接的甲醇化工产业格局,推动甲醇企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结构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增长方式由粗放到集约转变,产业布局由小规模、分散式向大型化、园区化和基地化转变;建成神华陶氏煤化工和榆横大型煤制烯烃、榆横二甲醚、彬长二甲醚、渭北二甲醚、麟北二甲醚项目等甲醇项目及其现代转化项目,同时建成一批甲醇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项目。

在技术装备、工艺水平方面: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煤制甲醇及甲醇下游产品装臵,煤制甲醇综合耗能低于52吉焦/吨,煤制二甲醚综合耗能低于75吉焦/吨;充分利用废水、中水、矿井水等,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三废达标排放并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五、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

我省甲醇化工产业将依托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布局、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着力发展市场潜力大、有竞争力的4大产业链:

一是甲醇—烯烃产业链。以煤制甲醇为原料,引进利用国外甲醇制丙烯、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公司、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等共同开发的甲醇制烯烃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丙烯酸及酯、丁辛醇等下游加工产品,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甲醇—烯烃煤化工产业链。

二是甲醇—燃料二甲醚产业链。采用先进的合成二甲醚等新技术,实现二甲醚大型化生产,开发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料和柴油替代品,在部分市场消费地区示范开发建设民用二甲醚分销系统和车用二甲醚燃料加注系统,形成一定规模优势的甲醇—燃料二甲醚产业链。

三是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采用羰基合成制醋酸技术,重点发展醋酸、醋酐、醋酸乙烯、甲醛、聚甲醛、脲醛树脂、EVA树脂等下游精深加工产品,建设与甲醇生产装臵规模相配套的下游装臵,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

四是甲醇—燃料产业链。通过采用甲醇掺烧汽油(如M15等)或直接用作汽车燃料(M100)的方式,积极推广甲醇汽油这一新型能源替代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甲醇—燃料产业链。

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关中煤化工基地重点建设榆神、榆横、彬长、渭南等“园区”和陶氏煤化工、兖矿煤化工、新兴煤烯烃DMTO、

中化益业煤化工、彬长煤化工、醇醚燃料等重点项目;适度发展其它区域甲醇化工及甲醇深加工产业。

(一)陕北煤化工基地

依据区域煤炭资源、水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条件,规划重点 建设榆神煤化学工业区、榆横煤化学工业区两大园区。广泛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煤化工技术工艺,通过产业的横向一体化配臵和纵向一体化延伸,发展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配套发展氯碱工业,形成超大型联合化工园区,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约使用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力争用水零排放。

1、榆神煤化学工业区

园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为1200万吨煤制甲醇转化380万吨烯烃,重点建设神华陶氏煤化工、兖矿煤化工等项目。

(1)神华陶氏煤化工项目。由美国陶氏化学公司与神华集团合作建设,规模为煤制甲醇900万吨及甲醇制烯烃,总投资1950亿元,一期规模为300万吨煤制甲醇、100万吨烯烃,投资约740亿元。项目拟采用国际先进的煤气化、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技术,是目前我省规划建设投资规模最大、综合带动效应最强的转化项目,预计2008年开工建设,2012年建成投产。

(2)兖矿煤化工项目。由兖矿集团投资建设,规模为240万吨煤制甲醇/年和80万吨烯烃,项目约投资125亿元。其中一期规模为60万吨煤制甲醇,投资24.9亿元,已于2005年开工建设,计划2007年底建成。

(3)神木化工甲醇项目。由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模为60万吨甲醇。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20万吨甲醇项目已建成投产,二期40万吨甲醇项目投资19.8亿元, 已于2006年开工建设,计划2007年建成投产。

2、榆横煤化学工业区

该工业区位于榆林市榆阳区和横山县境内,规划建设690万吨煤制甲醇及其转化180 万吨烯烃、100万吨二甲醚、20万吨醋酸项目,重点建设陕西新兴煤烯烃DMTO、中化益业煤化工、榆横醇醚化工、延长石油集团醋酸等项目。

(1)陕西新兴煤烯烃DMTO项目。由省投资集团、省煤化集团、正大集团和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公司利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DMTO技术合作建设,规划建设300万吨甲醇和10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总投资195亿元,一期建设60万吨甲醇制20万吨烯烃工业示范装臵,投资约49.9亿元。

(2)中化益业煤化工项目。由中国化工集团与益业公司合作建设,规划建设240万吨甲醇和80万吨烯烃项目,总投资155亿元,一期60万吨甲醇项目已经正式开工建设。

(3)榆横醇醚化工项目。规划建设150万吨甲醇转化100万吨二甲醚产品,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20万吨二甲醚装臵,投资27.56亿元,二期建设80万吨二甲醚装臵,最终形成100万吨二甲醚生产能力。

(4)延长石油集团醋酸项目。该项目由延长石油集团投资建设,以甲醇为原料转化生产醋酸产品,建设规模为20万吨甲醇/年,总投资19.65亿元,项目已于2006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2009年建成投产。

3、吴堡焦炉气甲醇项目。该项目规划综合利用300万吨/年焦化项目所产生的约7.2×108Nm3/年焦炉气生产甲醇,建设规模为30万吨甲醇/年,总投资4.1亿元。

4、延安杨舒石油化工新区甲醇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100万吨甲醇/年,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

5、增值园区甲醇深加工项目。根据各园区甲醇化工项目,规划煤化工增值园区,建设开发技术成熟、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甲醇下游深加工产品,优先发展甲醇制醋酸,进一步加工醋酐、醋酸纤维、醋酸乙烯、聚乙烯醇、1,4-丁二醇等精细化工产品,发展甲醇制甲醛、聚甲醛等工程塑料产品、甲醇制二甲醚产品等。

(二)关中煤化工基地

重点通过彬长矿区建设和渭北矿区的挖潜改造,在保证电煤供应和其它用煤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煤制甲醇、烯烃及醇醚燃料等煤化工产业,规划建设彬长煤化学工业区和渭南煤化工区两个园区。

1、彬长煤化学工业区

该工业区位于咸阳市彬长矿区,依托彬长矿区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项目,主要规划建设330万吨甲醇,转化60万吨烯烃、100万吨醇醚燃料等项目。

(1)彬长煤电化一体化项目。彬长煤化学工业区的重点建设项目,由陕西煤化集团和鲁能集团合资建设,规模为180万吨/年的甲醇、60万吨烯烃,延伸发展聚丙烯、聚乙烯等产品,配套建设热电厂,项目总投资118亿元。

(2)彬长二甲醚项目。规划建设煤基甲醇150万吨制二甲醚100万吨,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一期规模为30万吨甲醇转化20万吨二甲醚,投资约13亿元。

2、渭南煤化工区

主要包括渭南化肥工业区(主要由渭河化工集团、华山化工集团组成)和醇醚燃料工业区两大板块,甲醇化工方面,规划建设210万吨甲醇、100万吨二甲醚,重点建设醇醚燃料工程。

(1)渭河煤化工集团煤化工项目。由渭河煤化工集团公司建设,项目规模为60万吨甲醇(一期20万吨已建成投产)加工为7.5万吨醋酐联产3.5万吨醋酸及深加工产品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

(2)陕化1.4-丁二醇项目。由陕化化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规模为年产6万吨1.4-丁二醇、以及下游产品丁内酯、四氢呋喃,投资约11.5亿元;一期建设1.4-丁二醇3万吨/年生产装臵及配套的公用设施,投资约5亿元,计划2007年开工建设,2008年底建成投产。

(3)醇醚燃料项目。利用渭北煤炭资源,通过煤炭、电力、化工企业重组联合,推动煤、电、化一体化发展,规划在渭北东陈煤化

工园区建设150万吨甲醇、100万吨二甲醚,投资约61亿元,一期建设煤制甲醇80万吨,二甲醚50万吨,投资约 40亿元。

3、其它区域甲醇化工项目

(1)麟北二甲醚项目。规划依托麟北煤田,在宝鸡煤化学工业区建设煤基甲醇150万吨、甲醇制二甲醚及醚醛类产品100万吨,项目投资约75亿元。

(2)咸阳化工60万吨甲醇项目。由陕西省投资集团投资建设,建设规模为煤制甲醇60万吨/年,建设单系列年产60万吨甲醇生产装臵,配套建设自备电站,总投资27.2万元。项目于2007年已开工建设,计划2009年初建成。

(3)陕西兴化合成氨联产甲醇项目。由陕西兴化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划建设30万吨合成氨联产30万吨甲醇,总投资26亿元。计划2008年开工建设。

六、规划实施步骤 本规划将分两个阶段实施: (一)2006年—2010年

陕北煤化工基地。建成神木化工二期、兖矿煤化工项目一期、DMTO工业示范、中化益业煤化工一期、延长石油20万吨醋酸等项目,投资超过120亿元;启动实施陶氏煤化工一期、兖矿煤化工二期、榆横醇醚化工等项目,投资约850亿元。关中煤化工基地。建设彬长煤

化工、建成彬长二甲醚一期、渭河煤化工集团醋酸、渭北东陈等醇醚燃料一期等项目,投资超过170亿元。

(二)2011年—2020年

陕北煤化工基地。建成神华陶氏煤化工、新兴煤烯烃DMTO、中化益业煤化工等重大煤化工项目;关中煤化工基地。建成彬长煤化工、醇醚燃料工程。

七、发展甲醇产业需要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加大甲醇深加工研究及开发力度

2010年前后,国内将有一批甲醇项目竣工,甲醇生产能力可能出现过剩;现有甲醇项目一期主要建设甲醇生产装臵,与二期建设MTO或MTP等转化装臵建设不同步,项目集中建成后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甲醇过剩。为保证我省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结合市场需求和工业园区内甲醇项目情况,制定甲醇下游产业发展规划,加紧研究甲醇深加工产品市场状况,积极开发技术成熟、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下游产品,优先发展甲醇制醋酸,延伸加工醋酐、醋酸纤维、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等精细化工产品,发展甲醇制甲醛、延伸加工聚甲醛等工程塑料以及甲醇制二甲醚产品等,在发展甲醇传统下游产品的同时,积极研究开发新兴甲醇下游产品,拓宽甲醇消费领域。大力推进DMTO工业化,积极开发甲醇深加工产品,是未来大规模发展甲醇产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方向。

(二)加快现有装臵改造升级

现有甲醇生产装臵,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原料利用率、能源消耗大,在生产需水量、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排放等方面,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10万吨/年以下规模的装臵,吨产品耗能高于国际大装臵50%以上,联醇产品质量也不够稳定,按照经济规模和环境保护要求,应对这些装臵进行技术更新改造,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没有改造价值的装臵应逐步予以淘汰。

(三)加大甲醇燃料的推广力度

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我国已具有了一定的甲醇燃料开发及应用基础,在汽油中掺入5%、15%、25%、85%的甲醇及用纯甲醇(100%)作为汽车燃料的试验研究方面已经进行大量实质性工作。据专家论证,无证是从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还是技术成熟角度而言,甲醇代油都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特别是低比例直接掺烧甲醇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汽车无需做任何改动。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我省已经公布了M15、M25的技术标准,同时已在西安、宝鸡、延安、榆林四个城市开展了甲醇汽油的应用试点工作。国家正在制定甲醇燃料标准,为甲醇燃料的推广应用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省应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推广工作力度,建立甲醇消费的稳定大市场。

另外,目前在二甲醚开发中,应加以政策导向引导,适时制定我省二甲醚开发利用规划,确定二甲醚利用方式与推广应用区域,积极研究开发应用配套系统,以保证我省二甲醚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八、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

按照国家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和我省甲醇产业发展规划,对已规划的区域加强指导,在园区详规中按一体化的原则合理布局项目。在项目实施中,要严格对规模、节能减排、环保、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审核,凡未纳入规划、建设规模达不到国家产业政策标准的不予核准或备案。

(二)加快水源、交通等基础配套建设

建设王圪堵、亭口、南沟门等大型水源工程,适时启动实施黄河引水工程。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建设,为甲醇化工产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条件。加强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城镇配套建设,促进甲醇化工项目顺利实施。

(三)推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

加快资源税费制度改革步伐,推行煤炭资源储量管理。强化对各类开发主体的监管,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对规划布局的项目进行水资源合理配臵,尽快确定节水工艺、技术的产业标准,大力提倡采用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节水措施,不断提高循环水浓缩倍数和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最大限度减低水资源消耗,发展节水型甲醇化工产业。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有效改善环境状况 我省甲醇化工以煤头路线为主,酸性气体和灰渣排放量较大,主要项目规划在生态脆弱、环境容量有限、产业密集的区域,必须防范由甲醇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风险,依法开展规划、区域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建设中,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采用先进技

术工艺,推进“三废”等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加强二氧化碳气体减排和综合利用工作,建设环保处理设施,采用洁净煤等减污技术,力争达到少排放、零排放或无害化处理的目标,确保不损坏或少损坏环境,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甲醇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加强技术和装备国产化研究

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投资高昂,不仅采购供货周期长、专利技术使用费用昂贵,而且投产后存在运行、维修、保养成本过高等问题,导致项目投入产出比过小。我国一些甲醇生产技术及生产设备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应积极发挥科研优势,坚持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强国产化技术和装备研究,深入挖掘国内科研技术成果,鼓励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生产技术与国产化装备的应用,促进我省甲醇化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六)推动甲醇化工产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甲醇化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促进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附表1

甲醇产业分期产能情况 年度产能 产品 陕北地区 转化甲醇 商品甲醇 小 计 关中地区 转化甲醇 商品甲醇 小 计 合 计 陕北地区 二甲醚 烯 烃 醋 酸 关中地区 累计生产能力(万吨) 至2010 至2015 至2020 240 113 353 240 90 300 683 20 20 20 90 60 3 1230 213 1443 690 90 780 2213 100 360 20 300 60 6 1560 213 1773 690 90 780 2543 100 460 20 300 60 6 甲醇 转化产二甲醚 品 烯 烃 醋 酸 1.4丁二醇 1、由于甲醇装臵与转化装臵不能同步建设,在转化装臵投产前,甲醇主要作为商品出售。 备 注 2、产能为累计数。 3、目前存在的宝氮、城化、秦岭等一些小甲醇(约10-20万吨产能)未统计在内。

附表2

陕西省甲醇化工产业重大建设项目表

项目性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建设起止年限 总投资 “十一2007年(万五”投资建设内元) (万元) 容

一、“十一五”期间建设项目 兖州煤业榆林

(一)已开工“十一五”建成项目

设备安装、试运行 1 能化有限公司煤化工一期项目 陕西神木化学在建 一期年产甲醇60万吨 2005-2007 249900 249900

2 公司煤化工项陕西新兴能源在 年产甲醇60万吨,二期新增年产甲醇40万吨 60万吨甲醇制20万吨烯烃 2006-2007 499000 2006-2007 148460 148460 土建及设备安装 场前工程建 目二期 化工有限公司MTO示范装置 陕西中化益业能源投资公司煤化工一期项目 在建

3 499000 及土建施工 场前工程

4 在建 煤制甲醇60万吨 2006-2009 229197 229197 及土建施工 开始设备

5 咸阳化工60万吨甲醇项目 在建 建设规模为年产60万吨甲醇 招标订货、2006-2008 271400 271400 征地,厂区平正,具备开工条件

6 延长石油集团煤化工项目 在建 年产醋酸20万吨 2007-2009 59000 59000 已完成核准报告

项序号 项目名称 目性质 建设规模 建设起止年限 总投资 (万元) “十一五”投资(万元) 2007年建设内容

(二)“十一五”开工建设项目 陕西兴化合成

7 氨联产甲醇项目 渭河煤化工集前期 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甲醇 60万吨甲醇(一期202008-2011 260000 220000 正在编制可研报告

8 团公司煤化工项目 前期 万吨已建成投产)加工为7.5万吨醋酐联产3.5万吨醋酸及深加工产品 2008-2010 320000 已完成可320000 研报告的编制 土地准备、

9 彬长二甲醚项目一期 前期 煤制甲醇30万吨,二甲醚20万吨 项目设计2008-2011 130000 100000 环境评价安全评价等

一期项目年产煤制甲10 神华陶氏煤化工一期项目 规划 醇300万吨,烯烃100万吨,71万吨盐制烧碱 规划建设300万吨甲预可研报2008-2012 7400000 5000000 告编制完成

陕西新兴能源11 化工有限公司煤化工项目 兖州煤业榆林规划 醇和100万吨烯烃(含一期建设60万吨甲醇制烯烃20万吨) 2009-2011 1950000 1950000 正在编制核准报告

12 能化有限公司煤化工二期项目 陕西中化益业能源投资公司煤化工二期项目 规划 二期年产甲醇180万吨及80万吨烯烃 2009-2011 1000000 1000000 正在编制可研报告

13 规划 规划年产甲醇180万吨,甲醇制烯烃80万吨 规划规模为180万吨甲醇和60万吨烯烃 2009-2011 1323255 1100000 正在编制可研报告

14 彬长煤化工项目 规划 2008-2010 1180000 1180000 正在编制可研报告

15 麟北二甲醚项目一期 榆林天然气化规划 煤制甲醇30万吨,二甲醚20万吨 2008-2011 700000 700000 已编制可研报告

16 工有限责任公司煤化工项目一期 规划 煤制甲醇60万吨及20万吨二甲醚 2008-2010 260000 260000 正在编制可研报告

17 陕化1.4-丁二醇工程一期 规划 年产3万吨1.4-丁二醇生产装置及配套的公用设施 年产煤制甲醇80万吨,二甲醚50万吨 2008-2010 50000 已完成可50000 研报告的编制 已完成可2008-2011 400000 400000 研报告的编制

18 序号 渭南醇醚燃料工程一期项目 规划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建设规模 建设起止年限 总投资 (万元) 二、中远期建设项目(2010-2020) 规划 19 陕化1.4-丁二醇工程二期 年产3万吨1.4-丁二醇以及下规划 游产品丁内酯、四氢呋喃生产装臵及配套的公用设施 2008-2010 65000 20 彬长二甲醚项目二期 规划 延安杨舒石油化工新区甲醇项目 煤制甲醇120万吨,二甲醚80万吨 2010-2013 700000 21 规划 煤制甲醇100万吨甲醇 煤制甲醇120万吨,二甲醚80万吨 煤制甲醇90万吨及80万吨二甲醚 年产煤制甲醇70万吨,二甲醚50万吨 年产煤制甲醇300万吨,烯烃100万吨 焦炉气生产甲醇30万吨 年产煤制甲醇300万吨,烯烃100万吨 规划规模为180万吨甲醇和60万吨烯烃 2010-2013 400000 22 麟北二甲醚项目二期 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规划 2010-2013 700000 23 责任公司煤化工二期项目 渭南醇醚燃料工程二期项目 神华陶氏煤化工项目二期 规划 2010-2013 260000 24 25 规划 2010-2013 210000 规划 2015-2018 12100000 26 吴堡焦炉气甲醇项目 27 神华陶氏煤化工项目三期 规划 2010-2015 41000 规划 ~2020- 12100000 28 彬长煤化工项目二期 规划 2012-2015 1100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