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营业杠杆利益与风险的衡量

来源:华佗健康网
一、营业杠杆利益与风险的衡量

杠杆本是物理学名词,是一种省力的工具。杠杆在财务学中借用,表示一种因素的变化引起其他因素更大程度的变化的效应。

(一)营业杠杆原理

1.营业杠杆的概念: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营业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利用,即公司销售额(量)的变化,引起公司利润更大程度的变化的效应。

产生营业杠杆效应的原因:固定成本的不变性。下图可以形象说明这一现象:

固定成本 支点 中点 利润变销售 动 变动

如图所示,由于支点较为靠近利润一端,较小销售变动可带动较大的利润变动。杠杆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固定成本的大小,固定成本越大,则支点越靠近利润一端,杠杆现象越明显。固定成本产生营业杠杆现象原因分析:随着销售的变动,单位销售额(量)负担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反方向变动,从而销售利润率同方向变动。这样,企业的利润不仅随销售量(额)同比例变动,而且还随销售利润率的变动进一步变动,结果其变动的程度大于销售变动的程度。如下所示:

销售量(额) 单位产品固定成本 销售利润率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 )/ 单价 销售利润 = 销售量(额) × 销售利润率 营业杠杆效应包括营业杠杆利益和营业杠杆风险两个方面。

2.营业杠杆利益:在公司营业收入增加的条件下,公司利润以更大幅度增加。

1.财务杠杆:公司在筹资活动中对资本成本固定的债务的利用,即在资本与负债结构保持不变时,息税前利润的变化引起所有者权益收益率更大幅度变化的效应。

产生财务杠杆效应的原因:负债利息的固定性。如下图所示: 负债利息

支点 中点 所有者权益 利润 收益率变动 变动

当采用普通股筹资时,N较大,从而相应直线较平坦。而负债或优先股筹资相应的直

线较陡峭。这些不同直线的交点即为无差别点。其原理如右优先股筹资 EPS 负债筹资 图所示。

无差别点 普通股筹资 如果EBIT>EBIT,则

采用负债或优先股筹资方式有利;反之,则采用普通股筹资方式有利。据此将预计的息税前利润同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对比,可以确定最有利的追加筹资方式。

参见课本P206例7-27。P209例7-28

• 无差别点 0 EBI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