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细纱机导纱板升降机构改进
来源:华佗健康网
第45卷第2期 2018年3月 织器 。 Textile Accessories ·81· 【15】 环锭细纱机导纱板升降机构改进 韦金平,侯健 030601)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山西晋中摘要:为了保证环锭纺纱气圈高度恒定,避免张力突变引起纺纱断头,以国产环锭细纱机传统机 械结构为例,分析其主一次轴传动机构的原理及导纱板升降机构在纺纱过程中对气圈高度的影 响,并就主一次轴总体结构不变时以偏心轮机构替代位叉机构,改变变速轮的径向尺寸对两种机 构进行比较。指出:偏心轮机构代替原位叉机构,既可解决环锭细纱机锭数增加引起导纱系统总 质量增加后位叉机构压力增大的问题,又便于调节,受力状态良好,制造成本低。 关键词:环锭细纱机;导纱板;升降运动;位叉机构;偏心轮机构;气圈高度 中图分类号:TS103.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9634(2018)02-0015-02 Improvement of the Lifting Motion of the Yarn Guide of R ing Spinning Frame WEI Jinping,HOU Jian (Jingwei Textile Machinery Co.,Ltd.Yuci Branch,Jinzhong 030601,China) Abstract:To ensure constant balloon length in ring spinning,avoid end breakge due to tension mutations,sampling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domestic spinning frame,analysis is done tO the principle of main shaft of the drive motion and the effect of the yarn guide lifting motion on the balloon length in spinning process.Comparison is done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institutions under the provision that with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shaft unchanged,the eccentric wheel replaces the forking mechanism SO as to change the radial dimension of the wheels.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eccentric wheel mechanism replacing the forking mechanism not on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pressure increase of the fork mechanism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the spindle number of the ring spinning frame,but also facilitates the adj ustment,the force condi— tion is good,and the manufacturing cost is low. Key Words:ring spinning frame;yarn guide;lifting motion;fork mechanism;eccentric wheel mechanism:balloon 1ength 0 引言 在环锭纺纱过程中,若能保证导纱板和钢领板 间距不变,则气圈高度会维持在一个合适的恒定值, 纱线张力就会得到保证,由张力突变引起的纱线断 圈高度是动态变化的,且钢领板与导纱板的不等速 升降是由“主~次轴传动机构”实现的。 1主一次轴传动机构 1.1 主一次轴传动机构原理 头也会减少,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事实上,受能 效、成本、环境、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纺纱过程中气 图1为主一次轴传动机构示意。 如图1所示,主轴、次轴和位叉分别由支座装在 墙板上,钢领板轮与主轴固联,导纱板轮和2个导纱 收稿日期:2017—07—08 板动力轮三轮一体,活套于主轴且可绕主轴转动。 主轴转动带动钢领板轮转动,钢领板轮上的牵引带 作者简介:韦金平(1983一),男,河南南阳人,助理工程 师,主要从事环锭纺细纱机的设计工作。 织器 Textile Accessories VOI.45 NO 2 Mar 2018 1一主轴;2一钢领板轮;3一导纱板轮; 4一导纱板动力轮;5,7,1O~变速轮; 6,11一牵引带;8一偏心轮;9一次轴;12一位叉。 图1主一次轴传动机构 带动钢领板作上下运动,完成管纱成形;主轴还通过 牵引带带动次轴转动,牵引导纱板动力轮,使导纱板 也做上下运动,调节气圈高度。在始纺位时,位叉撑 着固定在牵引带上的销轴,与竖直面的夹角最大。 随着纺纱过程的进行,次轴转动并卷绕牵引带,使位 叉夹角逐渐缩小,当销轴不再与位叉接触时,位叉不 再干涉导纱板的升降。在二者接触的这段时间内, 位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导纱板的升程n]。 1.2位叉机构运动定量分析 位叉机构运动原理见图2。 图2位叉机构原理 图2依据现用零件的相关尺寸和安装位置绘制 而成,R 轮代表导纱板动力轮,R 轮为次轴上的变 速轮10,O。C 为位叉,R。对应的弧线为位叉运动 轨迹。在管纱始纺位时,位叉与竖直面的夹角( + )最大,牵引带11处于“A 一C 一B ”位置,随着R。 的转动,牵引带上的销轴在位叉影响下沿弧线向c。 点移动,位叉的存在减少了R 轮的旋转角度,当位 叉从C 到达Cz后,牵引带与两轮的公切线重合, 即A z、cz和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销轴与位叉脱 离,之后两轮的转角比为其半径的反比。在位叉增 量角 的影响下,R。轮和R 轮的转角比符合一定 的数学关系,限于篇幅,略去推导过程及公式运算。 图3为当钢领板升程为205 mm时,根据计算结果 用图表形式定量显示各件间的对应转角关系(为方 便描述,只考虑升程)『2]。 图3主轴、次轴、导纱板轮、位叉转角关系 图3中-z轴代表主轴的转角增量,各曲线分别 代表不同旋转件对应于主轴的转角,其中曲线n为 次轴转角,曲线厂为位叉转角,曲线 为导纱板轮 转角;如果没有位叉的存在,导纱板轮的转角将会是 曲线g-。从图3可以看出,在钢领板升程为205 mm 时,即当主轴的转角从0增到0.492 ,导致位又增量 角0(见图2)从0.136n降为0时,导纱板动力轮的 转角从0增到O.07n。在始纺位置时,要求气圈高度 至少要大于纱管高度,超过了纺纱工艺中理想的高 度值,如果此阶段不对导纱板的升程加以抑制,纺纱 条件将更加恶化。 位叉机构是一种相对稳定可靠的机械结构,在 数代环锭细纱机上均有应用,但是随着长车、超长车 锭数增加,导纱系统总质量增加,牵引带上的销轴施 加在位叉上的压力也在增加,而销轴与位叉的接触 面积有限,从力学角度分析,这不是一种理想的受力 结构。 2偏心轮机构 在主一次轴总体结构不变条件下,取消位叉机 构,通过其它机构改变次轴转速,以实现原位叉机构 的功能,并使相关零件受力情况得到改善。在图2 中,0 C 的长度变化符合偏心轮半径的变化,分析 认为可用偏心轮代替位叉。 图1中,如果去掉位叉机构,将次轴变速轮7更 换成偏心轮8,原理如图4所示。随着主轴顺时针 转动,拉动偏心轮绕0 点顺时针转动,公切线切点 从最大半径B。点移动到B 点,依靠偏心半径的变 化,改变主轴与次轴的转速比。 (下转第26页) 织器l=}。 【26】 ·92·Textile Accessories VOI.45 No.2 Mar.2Ol8 2.8生产实践 伸倍数、较大粗纱捻系数”的工艺原则;细纱工序采 用大细纱后区隔距,小细纱自由区隔距,钢丝圈偏重 经原料选配及对纺纱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优化 配置后,成纱质量指标见表8。 表8纺CJ 7.29 tex纱成纱质量指标 掌握,摇架压力应与胶辊硬度相匹配,大捻系数,强 化设备管理,保持清洁,加强巡回检查及维修保养; 络筒工序络纱张力偏小掌握为宜,适当增加络筒车 间的温、湿度,有利于减少毛羽。 3.3通过合理配置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加强设备 3 结语 3.1原料选配前须充分了解成纱的品质要求及其 与原料性能的关系,并考虑原料的加工性能,确保能 正常稳定地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的维护保养及操作管理,是提升集聚纺产品质量的 有效途径。工艺流程中严格对半成品、成品纱的条 干、棉结和短绒进行控制,可使纺纱质量达到较好的 水平,赢得用户好评。 3.2开清棉工序应采用“多包抓取、精细抓棉、多仓 混和、增加自由打击、减少握持打击、梳打结合、以梳 为主”的工艺原则;梳棉工序坚持“梳理转移适度,结 杂短绒兼顾”的设计原则;精梳准备工序采用小牵伸 倍数;精梳工序采用略大定量、后退式给棉、大顶梳 高低隔距、小顶梳进出隔距以及大落棉隔距的工艺 参考文献: Eli郁崇文.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纺织 出版社,2005. [2]张圣忠,刘必英.长绒棉含量与成纱质量的关系[J].棉纺 织技术,2002,30(6):38 39. [3]郭梅,杨雯静.特细号纱纺纱质量控制EJ].棉纺织技术, 20O5,33(5):27—29. 原则;并条工序采用头并小牵伸,末并大牵伸的顺牵 伸工艺;粗纱工序要遵循“轻定量、低速度、小后区牵 [4]陶文,崔智辉,张雄.提高cJ 7.3 tex成纱质量的生产实 践[J].棉纺织技术,2002,30(3):42—43. (上接第16页) 心轮机构可以很好地实现原位叉机构的功能,同时便 于调节,且与牵引带接触面积更大,受力效果好。 3 结语 ,{t f 国产环锭细纱机用位叉机构,调节导纱板升降 已有很长时间。随着环锭细纱机整体技术的进步, l、 || |t/ 、~: ‘、l 单台总锭数地不断增加,导纱板升降控制技术根据 需要也出现多样化,改位叉机构为偏心轮机构就是 其中之一。生产实践证明,改进后无论是机构受力 状态,还是制造成本,均得到改善。 图4偏心轮机构 参考文献: [1]陈人哲.纺织机械设计原理:上[M].2版.北京:中国纺 织出版社,1996:239—298. 在R。和偏心距H作用下,图3中曲线6为次 轴转角,曲线d代表导纱板轮转角;而图1如果没 有位叉的存在,次轴和导纱板轮的转角关系是二者 半径的反比,根据需要可更改变速轮1o的径向尺 寸,以进一步调节二者的转角比。数据分析表明,偏 [2]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FA506型环锭 细纱机产品说明书Ez].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