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学习笔记内容
时间:2012.4.23 地点:二楼会议室
主要内容: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参加人员:辽阳中北班子成员及中层领导干部 主持人:孟辉
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辽阳中北公司内部学习资料之一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中指出,要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使广大党员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管理者如何把这一要求落到实处,树立良好的风气和形象,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讲大局,始终从政治的高度思考处理问题。大局就是全局,就是大势、就是整体。讲大局是一种基本素质和政治素质,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需要,需要有一种大胸怀、大视野、大智慧、大气魄,管理层次越高,将大局要求越高。在讲大局这个问题上,管理者要始终把握这样三点:
(一)考虑问题要始终着眼大局。古人讲,不得全局者不是以谋一域,不得万事者不是以谋一时。管理者必须有很强的全局观念,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大局出发,自觉在大局下行动。要站得更高一些,跳出本部室的小圈子,坚持从政治上、全局上分析思考问题,做到心里始终装着全局,眼睛始终看着全局,脑中始终想着全局,应是全局筹划工作,围绕全局完成任务。同时要确保各项工作的高起点,要想的更全一些。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通盘考虑,深思熟虑,不能就工作抓工作,就问题抓问题,要放在全局的大背景、“大棋盘”中分析
1
利弊,权衡得失,想到问题背后的问题,看到牵连影响的问题,把各种情况和因素都考虑到,防止出现失误,留下遗憾,造成不良影响。要考虑的更远一些,凡事要多想几步,多看几年,不能拘混于眼前的利害得失;要增强工作的遇见性和前瞻性,对于领导安排涉及本部室的工作,要科学规划、细心谋划;对容易引发矛盾的敏感问题,要慎重对待、见微知著、把握分寸,决不能让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一般性问题演变成热点问题,苗头问题演变成干扰全局、影响稳定的政治性问题。
(二)一切工作要服从大局。全局由局部组成,局部要为全局服务。抓工作要围绕全局展开,服从服务全局,要坚决按照领导要求开展工作,对党政下的决定,要按照领导意图坚决贯彻,并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落实;对安排的一切任务,交办的事项,要不讲价钱、不打折扣,想方设法完成,不能推诿脱拉,防止局部工作不落实造成全局被动。要坚决围绕中心开展工作,强化中心意识,把关心全局、领导特别关注、涉及辟重切身利益,影响安全稳定的工作突出点摆到中心位置,大事大抓,并确保工作质量。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考虑整体利益,从全局需要出发,自觉做到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当利益发生冲突,出现矛盾的时候,要用于牺牲奉献,无条件地服从大局,以实际行动为大局作出贡献。
(三)人人都要自觉顾全大局。顾全大局不是抽象的,必须落实到实处。辽阳中北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同志都是这个大家庭的
2
一员,这个大家庭的建设、发展、荣辱乃至形象与每个同志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这个大家庭建设、发展好是每个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大家要把公司当成家来看待,当成家来建议,当成家来维护,为这个家添砖加瓦,增光添彩,干好每一项工作,办好每一件事情,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奉献自己的才智,做到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做不给公司抹黑的事,时时刻刻维护公司整体的良好形象,能否做到这一点,体现了一个员工的政治素质和讲政治的具体能力。
二、讲纪律,进一步增强遵规守据的自觉性。纪律是一种法律约束、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一个集体,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做保证,就会各引其事,一盘散沙,最终一事无成。作为一个集体的管理者,必须带头遵守党的纪律,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落实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始终做到这样三个方面:
(一)依法办事。现在,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度都比较健全,关键是否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以人待事,要就事论事,不亲此疏彼,要一碗水端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县共工作有序运转,协调发展。我们作为管理者,要真正把按照法规制度办事当做一种信仰,当作一种能力,当成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牢固树立依法办事是开展工作基本方式的观念,制度落实好了就是政绩的观念,切实养成按法规办事的良好习惯,做到有制度按制度办,有政策按政策办,既没有制度也没有政策要按领导要求办,不能擅自做主,凭主观意愿办事。
(二)坚持原则。作为管理者,工作做政策性和纪律性都重要,同时更要具备灵活性,这就决定了管理者必须要有很强的觉悟观念。
3
严格按原则办事,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名合格称职的管理者,首先是一名觉悟原则性都很强的干部。否则,工作中随意改变、打折扣,上级的决策指示就不可能很好地贯彻下去,就会在执行的过程中变型转样,不断影响工作的落实,还会制造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引发矛盾,影响稳定。各级管理者虽然分管的业务不同,但却有一定的权利,做每项工作,干每种事情,都要把坚持原则放在第一位,以党性原则处理事务,认真遵守法规制度,加强请示报告,严格程序规定,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到严于律己不放松,秉公用权不出轨,违反原则的话不说,违反原则的事不做。
(三)严守规矩。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社会运转,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元素。衡量一个人的品质,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他守不守规矩。我们在座的都是规矩的制定者,更是规矩的执行者,必须自觉维护,率先垂范,树立良好的形象。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时刻铭记政治上的高压线,道德上的耻辱线,法规上的警戒线,不以“别人不和”而放松自己,不以“小节无碍”而原谅自己,不以“下不为例”而开脱自己,要时刻谨言慎引,什么时间办什么事,什么场合说什么话,都要注意分寸,未经核实的情况不能乱讲,未公开的领导意见不能在背后乱说,没有依据的意见不能乱提,不能把正在议论中的和没有形成的事情泄露出去,不能打着领导的旗号去办理事情,不能犯自由主义和乱传小道消息,不能人云亦云,迎合一些消极情绪,避免造成思想混乱和工作上的波动。要强化自我约束,净化“生活圈”,纯洁“娱乐圈”、把握“交友圈”,严格要求自己,不为爱好所迷,不
4
被兴趣所累,守住防线,抗住诱惑,洁身自好,做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办 的事情不办,不该交往的人不交,防止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要讲团结,积极营造和谐共事的浓厚氛围。团结是个大本领,是一个人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团结对单位来讲,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也是一种福气;对个人来讲,是一种觉悟、一种品格、也是一种能力。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人才。建设团结和谐的团队应重点做到三条:
(一)诚实守信,本分做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一种正直的品格,也是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素养。做到诚实守信,最基本的就是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就是将真话交实底,有什么说什么,实实在在,表里如一,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能讲口是心非的话,更不能将与事实不符的话。办老实事,就是态度端正,作风扎实,老实本分,办事让领导放心、群众信任。比如,起草文件,立论的依据和文件引用的材料,无比认真核实,保证真实可靠,不能主观臆断;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全面准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夸大或缩小,不能添枝加叶,不能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做老实人,就是襟怀坦白,心地纯正,光明磊落,清澈透明,踏踏实实做人,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讲的与做的一个样,领导面前和群众面前一个样,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一个样,不耍心眼,不玩手腕,不搞小动作,让上级有信任感、同事有安全感、下级有依赖感。
(二)宽容阔达,心胸开阔。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优良品行的一
5
个具体展现。古人讲:“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小平同志曾经告诫过我们:“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所有管理者应该具备这种宽容大度、善待他人的气度和美德。要有包容心,真正有容人容事的雅量、吃得起亏的气量、搁得住事的度量,多看他人长处,多记他人好事,多讲别人成绩,多想他人难处,多表达对别人的尊重之意,做到真诚相待,坦诚相处,大事讲原则,小时讲风格,相互信任,相互宽容,不求全责备。要有善良心,当同志有了成绩时,应该发自内心地高兴,不能心生嫉妒,更不能“鸡蛋里挑骨头”,做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事;刚同志有了缺点时,应当坦诚指出,善意地帮助改正,不能乘机恶意中伤;当同志有什么事情处理不妥当的时,要互相拉拉袖子,及时提个醒,不能袖手旁观看笑话,不能背后嘀咕、到处乱说;当同志有了提升、晋职的机会时,应发自内心为其祝福,不能使绊子、拆台子。
(三)密切协作,互相尊重。一个公司工作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协作性,加强情感交流,搞好协作配合,尤为重要。要支持配合,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做到生活上要多关心,急他人所急,解他人所忧,碰到别人又难处,主动关心帮助;工作上要多支持,有一种甘为人梯、成就他人的精神,下级要尽心尽力为上级分忧担压,上级要主动为下级排忧解难,每个同志要有补台意识,当看到同事忙不过来时,应当在完成好分内工作的前提下靠上去帮一把;当有了临时性工作时,应当积极靠前,争任务、抢着干;当遇到“结合部”的工作挂空挡时,应当不分你我,积极上前补位,确保不
6
出任何纰漏。要加强沟通,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应加强思想交流和沟通协调,有事无事常来往,大事小事多商量,做到学习上相互勉励,工作上密切配合,生活上互相关心。领导要定期与部属交心谈心,在生病住院、家庭遇有困难和出项重大变故时,应及时登门看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以体现组织和领导的关怀,达到增进感情、沟通思想、加强团结、鼓舞干劲的目的。要珍重友谊,大家一起工作非常不容易,应当把他当成是一种缘分来对待,很好地去珍重,做到相见以诚、肝胆相照,强化“进了一个门,就是一家人,共事虽一时,友谊留一世”的思想,真正把共事相处的过程变成加深感情、增进友谊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齐心协力把上级交给的任务完成好,才能心情舒畅,工作顺利。
四、要讲责任,切实履行好肩负的职责使命。责任是一种人品修养、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是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责任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重于泰山,重于生命。管理者如何进一步履行好肩负的责任,应做到:
(一)有事业心。事业心是做人之本、成就之基,也是成才之道、为官之德。许多事实说明,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有了事业心,能力强的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能力相对弱的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把工作越做越好。反之,缺乏事业心,学识再广、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不甚大用;即使小用,也令人担心。一句话,没有事业心、责任感,一切都无从谈起。强烈的事业心表现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和任务时,有一种时不我待,寝食不安的积极状态,有一种
7
勤奋敬业、勇于拼搏的工作劲头,有一种勇于吃苦、甘愿奉献的思想境界,做到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能做到思想不放松、干劲不减、经受住考验;要有主人翁精神,强化以我为主、尽心尽力完成任务的思想,把单位当作家来建,把工作当作事业干,积极当参谋、出主意,建言献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在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要把心思和经历集中在抓工作、搞建设上,专心致志地干好每一项工作,办好每一件事情,不能心有旁骛、心浮气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交给什么任务都能完成好,学习就要学出成效,办事情就要办扎实,写材料就要写出样子来。
(二)尽好责任。“从其位谋其政、尽其力”,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每个同志都要搞清职责是什么,履职干什么,自己是不是称职?只有这样,指导开展工作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努力方向。履好职尽好责,就是要强化职责意识,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干好一级的事,一级尽好一级的责;就是要树立“岗位就是战位”的思想,常思岗位之责,常想尽职之策,把分内的工作做好,把负责的任务完成好;就是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有效性,工作想在前、谋在先,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善于把上级精神与单位实际融为一体,创造性地做好工作,防止工作拖拉应付、不讲质量效益;就是要以扎实的作风落实,做到雷厉风行、迅速反应,一丝不苟、严谨细致,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精益求精、讲究质量,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三)敢于负责。组织上把我们安排在这个岗位上,担任一定的
8
职务,我们就要对组织负责、对领导负责、对所属人员负责,这是职责所系。每个同志都要有责任重如山的思想境界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遇到艰巨任务时,要挺身而出、主动承担,千方百计地抓好落实;在碰到难题时,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想法设法加以克服,不能遇到矛盾绕道走,看到困难往后躲;在是非面前,要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表明态度,不能怕得罪人,不能当老好人;在出现问题时,要主动负起责任,积极稳妥地解决,妥善处理内部矛盾和遗留问题,不能回避问题,不能上交矛盾,不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更不能干那些有了成绩表功卖好、有了矛盾问题诿过于人的事,这是一个关系职业道德、风气形象的大问题。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