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近代以来各阶级探索救亡图存道路中的政治纲领

来源:华佗健康网
中国近代以来各阶级探索救亡政治纲领名称发布出处发布时间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平分土地《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1853年冬《资政新篇》太平天国1859年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一系列改革《中国同盟会成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20日宣言》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孙中山1905年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共二大1922年党的最高纲领即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新三民主义孙中山1924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扩大了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口号救亡图存道路中的政治纲领积极意义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适应当时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局限性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天朝田亩制度》并未真正实行过实行阶级农民阶级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先进农民阶级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民族主义较为狭隘,没有提出具体实行措施它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注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无产阶级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对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体现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统治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