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鉴赏
工设1003 蒋依恬 0601100316
湖南省
长沙窑:
在今湖南长沙市铜官镇,又名铜官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兼烧少量的白釉、褐釉、酱釉、绿釉和蓝釉等,是唐代南方的重要青瓷窑。正 长沙古窑址是1956年在湖南省长沙市以北铜官附近的瓦渣坪发现的。其出土釉瓷上某些纪年题记证实此窑盛行于中晚唐时期。虽然此窑在史书中未见记载,但其产品不仅在国内某些商埠而且在国外某些地区陆续出土。这就表明九世纪中长沙瓷在国内外拥有广阔市场并享有盛名。详见注释。根据前此所作四次重点调查,得知长沙古窑既烧青瓷,也烧少量白瓷、黑瓷和褐、绿、红釉瓷,而以釉下彩为主要特征。该窑系龙窑。产品有碗、壶、坛、杯、碟。
岳州窑:
在今湖南湘阴县,唐属岳州,故名,烧瓷于隋唐五代,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大量标本属宋代,釉色以酱黑色为主,青釉次之,还有少量素地白彩和釉下粉彩。胎有灰褐、红褐、青灰几种,胎质坚硬。器物有碗、碟、罐、壶、缸、坛。
湘阴窑:
在今湖南湘阴,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 共发现三处,以县城内遗址为最早,出土遗物都具隋 代作风,器身多有印纹装饰,仅高足盘心纹饰即达三 十种以上,为同时期其他瓷窑所少见。铁罐嘴遗址标 本有唇口及玉璧底碗,属典型唐代式样,为唐代岳州 窑的一部分。乌龙嘴遗址多印花鱼纹碗,碗心饰团菊一朵,有宋代特征。
衡阳窑:
发现于1975年,最早被专家称为衡阳窑,其所在地多以茶山相称。而今民间多以其集中地金甲岭相称。窑址位于衡阳市郊湘江东西两岸,分属衡阳市珠晖区,石鼓区。衡阳窑窑堆较多,堆积层较厚,近年因农业开发、基建等原因被扰乱,加上当地居民私挖滥掘,窑址的破坏也较为严重。但同时也出土了较多的器物,使人们对其有了更多的了解。金甲岭窑的产品以碗、碟、壶居多,与蒋家窑产品相似。因蒋家窑有较系统的发掘,故学者多以蒋家窑作衡阳窑的代表。
江西篇
景德镇:
在今江西景德镇 ,故名.据文献记载始烧于唐玄德年间,但目前考古发现瓷窑遗址,最早为五代,烧青瓷和白瓷。宋代烧制青白瓷。元代青白瓷继续烧制,并创烧青花、釉里红及卵白釉瓷。明代一跃成为全国瓷器生产中心,明清两代烧制青花、彩瓷及单色釉瓷,成就卓著,名闻暇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