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浮力 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健康网


五 浮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知道浮力概念及其方向; (2)会使用弹簧秤测量浮力大小; (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认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

竖直向上的浮力

(2) 尝试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培养初步

的分析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 难点: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教 法] 观察现象,启发提问、分析归纳和实验探究相结合。 [学 法] 实验法、推理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小桶、乒乓球、弹簧测力计、钩码、溢水杯、圆柱形水筒,金属块、饮料瓶。小石块

[教学课时 ]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感悟浮力:认识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形成浮力概念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简单器材演示的实验,感受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教师选择代表性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从物理角度分析浮在水面物体受到浮力的情况。接着提出问题:正在沉下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呢?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即浮力。

教师 :利用多媒体展示巨轮漂浮在大海上的画面。 问题:是什么力使上万吨的巨轮漂浮在海面上? 学生:描述浮力。引入课题。 [新课教学]

一 浮力的方向和大小

问题 : 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受到那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和施力物体是谁?

教师: 引导学生分析静止在水中物体受力情况。

学生讨论: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知道静止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方向相反: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水。即:F浮=G 物 二 称重法测浮力

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直接从弹簧秤上读出浮力?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弹簧秤演示浮力大小变化规律:浸入水中正在下沉的物体下沉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说明正在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展示多

媒体画面,分析浮力特点,浮力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水,浮力大小也可以用弹簧秤直接称出来:F浮= G – F′。 三 浮力大小影响因素探究 1.

提出问题、猜想:

教师:指导学生将空饮料瓶用手慢慢压入水中,演示浮力大

小变化规律,观察液面升高与浮力大小变化的关系。提出问题: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水的多少有关;可能

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可能与浸入体积大小有关,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探究的问题: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有有关系 还与液体密度有关系。 2.

设计方案: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说明需要的器材,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1) 测量排出水的重力——溢水法。围绕如何收集物体排

开水和称量方法展开讨论, 2) 方案实施:多媒体演示 3) 探究归纳:

①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②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③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四 阿基米德原理

1. 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

体所受的重力。

2. 公式: F浮=G排=m液g=ρ

V排g

3. 物理意义:物体所受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

体积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4. 注意: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多媒体展示例题 : 五 课时小结 1. 2. 3.

浮力概念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计算。

4. 我知道了 :浸在流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

等于物体排开流体受到的重力

六 课后作业

1 练习册60页7、8.

2 分析 浮力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七 板书设计:

(一 )浮力概念

1 定义

2 方向:竖直向上。

a F浮=G物

3 大小 b F浮= G – F′ c F浮=G排 ;

(二) 阿基米德原理: 内容: 物理意义:

F

=ρ

V排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