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师德师风学习感悟 教师的基本素养爱岗敬业

来源:华佗健康网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 教师的根本素养—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崇高而伟大的奉献。

作为一名承当着教书育人责任的教师,更应遵守和实践这一精神,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爱岗要求我们热爱教育事业。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正如教育家魏书生所说:“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老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耕耘、播种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所以当我们从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那一刻起,便抱定了甘于奉献和甘于寂寞的决心。这一决心不会因为自己一时的潦倒和挫折而动摇,尽管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成长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爱岗要求我们热爱学校。学校是教育的沃壤,每一次的耕耘播种、每一次的浇水施肥、每一次的修枝剪叶,都在告知着我们明天的桃李满园。爱校如家,只有学校不断开展,教师和学生才能不断进步。

爱岗要求我们热爱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热爱学生,那就最好让他离开教育岗位。〞只有对学生倾注诚恳的爱,才能精心地去培养学生,教好学生。对学生冷漠,缺少热情,不关怀不保护,绝不是一位好教师。爱是教育的根底,是师德的本质,教育植根于爱之中,无爱之心,不能生情。不能有感,不能躬行,心中有爱,是永恒的教师道德素养。

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我国古代(礼记﹒学记)中就以“敬业乐群〞明确提了出来。关于敬业,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事其业〞。敬业是爱岗的进一步升华。

提高业务水平,恪守教师本职,是敬业的根本要求。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应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认真备好每节课,上好每

节课,保证每节课的有效教学。其它,教师还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改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的最优化。

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开展和全面开展才是真正的敬业。以学生为本是一种教育理念,归根到底也是为完成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效劳的。说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我认为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格的健全。偏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出来的学生只会是高分低能,这样,即使再勤恳辛劳的教师也算不得真正的敬业。

敬业还要求教师始终保持一颗学习的心。只有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才能始终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的更新,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永远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上审时度势,时刻地打算着。而学习的有效途径便是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假设不读书,假设没有在书海中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他的教育技能都失去意义了。

总而言之,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标准,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标准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养的人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作为强化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挑起的关乎祖国与民族未来兴替的担,岂止千斤重?以后的日子,走在教育的路上,不管开怀还是失落,不妨想想雷锋的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