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来源:华佗健康网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工程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具体施工要求也复杂繁琐。与传统建筑相比,现代建筑施工的难点和重点更加突出。例如,现代建筑信息量较大,创新设计复杂复杂,对建设工程质量和进度控制要求较高等,因此,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建设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为了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有必要将BIM技术应用于建设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从而促进我国建设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 BIM技术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又称建筑信息模型,主要是对建筑工程中的所有数据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共享平台,使模拟的建筑工程在施工前得以实施。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它不仅具有仿真和可视化的特点,而且具有动态性的优点。现代建筑通常结构比较复杂,建筑中有大量的相关数据。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信息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整合,从而影响到整体规划、建设和运营。另外,在整个项目中,从方案的制定到实际运行维护,都需要利用BIM技术进行信息集成,并传输到三维仿真数据库中。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运维单位均采用BIM技术搭建共享平台,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控制和监控。由于施工安全管理的复杂性,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可视化平台。结合具体施工的实际运行模拟,对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降低了管理难度,防止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了建设项目的效率,保证了建设工程质量。 2 BIM技术的优势 2.1动态化

借助于BIM技术,可以将大量建设项目的真实数据集中起来,将各种信息联系在一起。一旦某个链路的数据信息发生变化,整个关联数据都会受到影响。因此,BIM技术可以在施工安全管理中搭建一个动态的网络平台,方便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动态监控[1]。 2.2可视化

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可以让项目经理更清楚地看到实际施工的各个环节,管理者在三维模型的可视化中对于一个问题可以进行清晰的讨论。此外,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识别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的风险源,并能采取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协调

建筑工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施工过程中不相容问题普遍存在。在不同专业不兼容、缺乏沟通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借助BIM技术,可以构建一个全面的三维模型,所有专业参与者可以在同一个远端进行通信,保证信息发布的同步性,有效避免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3.1管理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BIM技术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对操作技术也有更高的要求[4]。但是现在中国建筑公司的经理们年纪大了,他们的工作要靠自己的经验。他们对BIM技术了解不深。实际管理工作仍按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因此,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应与现场施工相适应,并加以改进。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虽然一些建筑企业意识到了BIM技术的重要性,但对管理者的教育还不够,对BIM技术应用的整体意识不强。 3.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技术装备落后

BIM技术在我国发展较晚。目前,其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还不够成熟,技术装备配套较差。许多企业施工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不重视施工安全资金投入,导致相关安全管理技术和设备落后,导致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不利于建设的顺利开展。此外,一些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虽然有多年的管理经验,但缺乏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此外,公司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不重视,这也导致了BIM技术在我国建筑业中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 BIM技术的应用 4.1 动态布置场地

施工场地平面规划设计在整个建设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筑工程的发展容易受到地形、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新形势下的工程建设更加复杂多变,传统的平面已无法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BIM技术在设计中通过三维模型进行演示,在工程建设的选址、管线敷设、线路布置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BIM技术可以准确地评价临时宿舍、办公室、材料房的施工位置和安全性,保证建设项目的健康运行;BIM技术可以通过三维模型模拟实现物料的卸料和管道的铺设,避免因存放位置错误造成的二次运输成本;BIM技术可以检查脚手架的施工情况,模板BIM技术可以三维模拟电气线路的预期布置,快速调整符合标准和安全规定的布线方案。在施工现场平面规划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提前发现工程漏洞,及时填补,确保工程安全,提高建设工程平面设计水平,实现工程现场的可视化管理,充分利用施工空间,提高整个建设项目的安全系数。 4.2施工人员的培训

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培训,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一直存在,但以往的施工安全培训过于落后、腐朽,忽视了培训人员的感受,很容易造成培训人员的不良心理,大大降低了安全培训的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也开始采用BIM技术。BIM技术可以通过三维模型模拟施工过程,更直观地向施工人员展示施工项目的施工情况,在施工主体面前充分展示工程各环节的缺陷,使施工人员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BIM技术的这种方式提供了一种更新颖有效的培训方式,使安全培训更加生动,提高了培训人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培训效果。 4.3虚拟紧急逃生

通过BIM技术,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在施工过程中,在脚手架倒塌、火灾事故、模板支撑系统倒塌等紧急危险状态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动画指挥虚拟人物进行逃生演练。传统的应急演练是提前制定预案,按照预案进行现场准备、人员培训、演练活动,这种模式在演练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不利于演练活动的开展。BIM的虚拟紧急逃生功能可以避免这一缺点。利用BIM技术的仿真特性,在施工现场搭建应急演练场景,设置疏散人员,设置演练障碍物,将应急预案的文字描述转化为三维动态仿真方案,从而找出工艺钻孔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方案,使钻孔方案更具实用性。 4.4三维安全技术交底

传统的安全技术交底只通过纸质文件向施工人员进行讲解,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交底效果。通过BIM技术的三维动态揭示,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以脚手架的安全技术交底为例,传统的脚手架安全技术交底只能通过CAD图纸标明构件的间距和尺寸。安装人员容易理解力差、记忆模糊,导致现场执行和交底不一致,存在安全隐患。通过BIM技术,施工人员可以感受到立杆的顺序、位置和尺寸要求,效果更加明显。另外,在项目施工前,提前运用BIM可视化技术进行危险源辨识和施工动态模拟,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在施工人员安全技术交底中,可采用BIM可视化技术进行三维动画交底,也可利用BIM技术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动画演示,生成二维码并张贴在作业现场。操作人员只需扫描代码即可实时观察正确的操作过程。这样一来,一方面使得管理人员工作量减少;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5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发展速度加快,呈现出复杂性和规模性。由于其结构复杂、形式多样,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项目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仅仅采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较为复杂的项目管理的需要。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因此,在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中,应采用BIM技术。通过现代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采用统一的标准,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邹然,李松岷,李金元,等.AutoCADCivil3D软件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8,47(S1):1567-1569.

[2]唐小云,孙晓翔.BIM技术在空间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J].城市住宅,2017(8):15-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