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教学随笔docx
四(10)班 沈薇薇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带“0”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计算中,不是把积末尾的零少写,就是在积的末尾多添零,怎样才能不让学生出错呢?
经过思考,我想到了在大数的认识教学中的分级方法。把因数末尾的“0”也按分级的方法那样用虚线分开,这样在计算时就会与乘积末尾的“0”分开,学生出错的就少了。 例如: 18 0 × 5 0 =90 00 我把这种方法交给了学生,并且要求学生在竖式上把因数末尾的“0”,用虚线分开,这样积的末尾到底写几个“0”,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在实际的计算中这种失误就少了很多。
还有一种只有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算式列竖式,部分孩子对于简便竖式方法总是不熟练,如340×56,列竖式时0也和6对齐,于是我就用儿童化语言告诉他们,0可厉害了,谁碰它谁就什么都没有,所以为了避开它我们就把0放在旁边,把0前面的数对齐就行了。这样学生很容易明白,计算就简便多了。
对课前五分钟小练的思考
每节数学课讲授新课之前,我都会对学生进行五分钟的听算练习,听算内容可以是口算练习,也可以是竖式计算等,其练习要求少而精;完成后老师报答案同桌交换批改,对满分的学生进行奖励。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分钟,但效果较好。
首先,达到了每课必练的要求。数学教学十分注重练习,尤其是
计算方面的,每课练习一点,日积月累学生的练习量就非常多,其计算正确率自然而然提升了。
其次,于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在五分钟的小练中,如果你稍有走神就可能漏断听算题或计算失误,那就拿不到满分,得不到奖励。无形中训练了他们的计算速度,同时是为口算心算速算比赛做基础练习。
做任何事只有坚持才会胜利。同然,课前小练也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有效果,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可遗漏更不可忽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