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基础知识:法的一般原理
1、单选(江南博哥)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答案:B
解析: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必须紧抓统治阶级意志性、物质制约性两方面。根据马克思关于法的两方面社会作用的关系之观点,法既执行政治职能即阶级统治的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即社会公务职能。A项不符合法的统治阶级意志性;CD两项不符合法的物质制约性。
2、多选 任何一个法律规范都由()构成。 A.假定条件 B.行为模式 C.法律后果 D.法律规则 E.法律条文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任何一个法律规范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
3、单选 对前庭神经元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突发眩晕
B.伴自发性眼震、恶心、呕吐 C.但无耳鸣、耳聋
D.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E.有反复发作特征 答案:E 解析:前庭神经元炎的主要症状包括突发眩晕,伴自发性眼震、恶心、呕吐,但无耳鸣、耳聋,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无反复发作特征。
4、单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是一个()规则。 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权义复合规则
D.禁止性规则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 5、单选 ()反映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 A.法的阶级性 B.法的国家意志性 C.法的物质制约性 D.法的普遍约束性 答案:A
解析:法的阶级性反映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参见教材P174
6、单选 审判解释与检察解释有原则性分歧时,应报请()解释或决定。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协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解释。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有原则性分歧时,应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7、单选 立法工作的核心阶段是()。 A.立法的准备 B.法的确立 C.法的完备 D.法的编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制定。法的形成或法的确立阶段是立法工作的核心阶段。
8、单选 法的内容是()。 A.阶级意志 B.统治阶级 C.权利义务
D.物质生活条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概念。法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参见教材P174 9、单选 《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该规则属于()。
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准用性规则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规定人们应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
10、多选 行为模式即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的部分,包括()。 A.假定条件 B.可为模式 C.法律后果 D.应为模式 E.勿为模式 答案:B,D,E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行为模式包括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法律规范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组成,所以不选AC。
11、单选 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对相互之间该如何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将会产生的法律后果形成预期。法的这种规范作用称为()。 A.指引作用 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 D.预测作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作用。题干所述体现了法的预测作用。参见教材177页
12、单选 根据解释主体不同,法律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在我国,有权作立法解释的机构是()。 A.中共中央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立法解释。在我国,立法解释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参见教材176页。
13、单选 在法律解释的效力上,()的效力最高。 A.司法解释
B.行政解释 C.部门解释 D.立法解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解释。立法解释是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基础,在法律解释的效力上,立法解释的效力最高。
14、单选 根据我国法律,法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D.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答案:D
解析:根据我国法律,法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15、单选 正常情况下,二氧化碳脱除系统返回循环气系统的循环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A、≤12% B、≤9% C、≤2% D、0 答案:C
16、多选 法的效力可以分为()。 A.对人效力 B.空间效力 C.时间效力 D.对物效力 E.强制效力 答案:A,B,C
解析:法的效力可以分为对人效力、时间效力和空间效力,其中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何时生效、何时终止效力,以及法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力;法的空间效力是指法适用的地域范围;法对人的效力是指法可以适用于哪些人。
17、单选 将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的分类标准是()。 A.按照规则的内容不同
B.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
C.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 D.按照人们的行为习惯不同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法律规则分类是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型程度不同进行的划分,答案选B
18、单选 关于法对人的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我国法律,法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B.根据我国法律,法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属人主义 C.在中国境外的中国公民不受中国法律保护
D.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不适用中国法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对人的效力。近代以来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采用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所以B错误;C项违背了属人主义原则;D项违背了属地主义原则。
19、多选 法的特征是指法与上层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相比较而体现的特殊性,下列()属于法的特征。 A.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 D.法律规则通过法律体现 E.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答案:A,B,C,E
解析:法律通过法律规则体现,所以D错误。
20、单选 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后的法律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安排。这体现了法的()。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强制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预测作用。法的预测作用体现在,根据法律的规定,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他们之间将如何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21、单选 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是()。 A.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C.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基本特征。法律的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这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
22、单选 干散货船运输市场,从短期市场来看,属于()。 A.完全自由竞争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 C.垄断性竞争市场 D.寡头垄断市场口. 答案:A
23、单选 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 A.正式性 B.物质制约性 C.阶级性 D.强制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本质。法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意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物质关系的反映。因此法最终决定于构成物质关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物质制约性 24、单选 ()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A.民法 B.宪法 C.行政法 D.刑法 答案:B
解析: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其他部门法必须依照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无效。 25、多选 法对人的效力原则有()。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D.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E.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法对人的效力原则。法对人的效力原则包括:属人主义;属地主义;保护主义;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共四种。
26、多选 任何一个法律规范均由()构成。 A.假定条件
B.法律动机 C.行为模式 D.法律处罚 E.法律后果 答案:A,C,E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参见教材175页。 27、多选 按照规则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法律规则包括()。 A.强行性规则 B.委任性规则 C.任意性规则 D.授权性规则 E.义务性规则 答案:D,E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法律规则按规则的内容不同分:授权性规则、义务规则;按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分: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准用性规则;按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分:强行性规则、任意性规则。参见教材175页。 28、多选 下列关于法的溯及力的陈述正确的有()。 A.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
B.法的溯及力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C.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适用,就具有溯及力 D.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E.法的溯及力属于法的空间效力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溯及力。E项错误,法的溯及力属于法的时间效力。
29、单选 法的国家意志性表现为()。 A.统治阶级的所有意志
B.统治阶级意志中通过合法的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意志
C.统治阶级的部分意志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法的国家意志性是指,统治阶级意志中通过合法的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意志,因此正确答案选B 30、单选 下列各法律中,不属于经济法的是()。 A.《反不正当竞争法》 B.《产品质量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国家赔偿法》 答案:D
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属于经济法。
31、单选 ()保证法律的实施。 A.道德力量 B.社会舆论 C.国家强制力 D.风土人情 答案:C
解析:法律强制是一种国家强制,是以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国家暴力机构为后盾的强制。
32、多选 我国的基本法律部门包括()。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宪法、民商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 C.婚姻法、仲裁法、律师法、资源环境保护法
D.经济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序法 E.宪法、法理、法制史、经济法 答案:B,D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6个法律部门:宪法和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序法。
33、多选 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中,关于法对人的效力先后采用过()原则。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从新原则 D.保护主义
E.以属地主义为主,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 答案:A,B,D,E
解析:C项属于法的时间效力原则。
34、多选 关于法的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A.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具有普遍性,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 C.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D.法主要依靠公民的自觉遵守
E.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 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特征。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所以本题不选D。法的特征为: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具有普遍性;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法是具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参见教材174页。 35、单选 我国法的渊源不包括()。 A.宪法 B.法律 C.道德
D.国际惯例 答案:C
解析:在我国,法的渊源主要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特别行政区法律、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36、多选 关于法的可诉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法的可诉性是指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在法律规定的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加以运用以维护自身权利的可能性
B.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体现了法的可诉性
C.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根据法的可诉性特征,只能向人民法院寻求救济
D.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了法的可诉性
E.法的可诉性是指社会成员认为法的规定不合法的,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修改该规定 答案:A,B
解析:法的可诉性是指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包括公民和法人)在法律规定的机构(尤其是法院和仲裁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特别是诉讼程序)加以运用以维护自身权利的可能性。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既可以向人民法院寻求救济,也可以向仲裁机构或者其他机关寻求救济。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法的普遍性特征。法的可诉性是指依据法律向国家机关申请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以法律为起诉对象向人民法院起诉。 37、单选 在我国,有权作司法解释的是()。 A.中共中央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解释。司法解释分为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和这两个机关联合做出的解释。
38、单选 根据解释主体不同,法律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在我国,有权做立法解释的机构是()。 A.中共中央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立法解释。在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39、多选 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 A.立法解释 B.行政解释 C.国家解释 D.地方解释 E.司法解释 答案:A,B,E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解释。参见教材176页。
40、单选 下列关于当代中国法律解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多层次的立法体制
B.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有原则性分歧时,应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C.立法解释与行政解释、司法解释具有同等效力 D.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解释。立法解释是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基础。在法律解释的效力上,立法解释的效力最高,其他国家机关对法律的解释效力低于立法解释。
41、单选 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来行为,必须予以服从的一种法律之力称为()。 A.法的效力 B.法的强制力 C.法的本质 D.法的可诉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效力的含义。
42、单选 在法律对人的效力问题上,我国采取的做法是()。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D.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法的效力
43、单选 我国公民甲在美国杀人后逃回国内,中国法院依法对其进行了审判,这是基于()管辖。 A.属地主义 B.属人主义 C.保护主义
D.普遍管辖主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效力。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使身在该国领域内也不适用。 44、单选 关于法的溯及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后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B.法律生效以后,如果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适用的话,就具有溯及力
C.法律都具有溯及力
D.法律生效以后,如果对其生效以后的事件和行为适用的话,就具有溯及力 答案:B
解析: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据此,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具有溯及力。
45、单选 法的生效时间不包括()。 A.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B.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
C.规定法律公布后到达一定时间时生效 D.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生效时间。法律的生效时间主要有三种:第一,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第二,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第三,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
46、多选 关于法律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的空间效力即法对人的效力
B.不同法律规范的溯及力不同 C.法律终止生效即法律被废止 D.我国法律采取属地主义原则
E.法律废止一般分为明示的废止和默示的废止两类 答案:B,C,E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效力。法对人的效力是法律的对象效力,所以A项错误;我国法律采取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所以D项错误。
47、单选 我国的《公司法》规定,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公司股票可以到境外上市,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作出特别规定。该规则属于()。 A.义务性规则 B.准用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 D.委任性规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
48、单选 法是由()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A.民间组织 B.法律机构 C.社会团体 D.国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基本特征。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49、多选 甲某是某大学学生,在校重伤乙某后,深知自己触犯法律,于是潜逃回家,其父得知情况后,对其错误进行训斥,并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令其到公安机关自首。甲自首后,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6年。此事反映了法的()。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强制作用 E.预测作用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作用。指引作用体现在\"深知已触犯法律\",故A当选。评价作用体现在\"对其错误进行训斥\",故B当选。强制作用体现在\"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6年\",故D项当选。 50、多选 法的本质是指()。 A.法的正式性 B.法的阶级性 C.法的物质制约性 D.法的经济性 E.法的强制性 答案:A,B,C 解析:法的本质,首先表现为法的正式性。其次,反映为法的阶级性。最终体现为法的物质制约性。
51、多选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规则,下列地点中,属于我国法律适用范围的是()。
A.停靠在中国港口的外国货轮 B.降落在外国机场的中国飞机 C.中国驻外使馆 D.外国驻华使馆
E.在公海航行中的中国客轮 答案:B,C,E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空间效力规则。一般来说,一国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和领空,根据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一国的法律也可以适用于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飞机。参见教材177页。
52、多选 立法阶段的准备包括()。 A.立法预测
B.法律草案的提出 C.立法规划的制定 D.法律草案的论证 E.法律草案的审议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制定。立法的准备阶段包括立法预测、立法规划的制定、法律草案的拟定和论证以及其他一切立法的准备工作。 53、单选 法是以()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人民民主专制 C.权利和义务 D.政治协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基本特征。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54、多选 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 A.授权性规则 B.确定性规则 C.强行性规则 D.委任性规则 E.准用性规则 答案:B,D,E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准用性规则。 55、多选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可以概括为()。 A.法的强制性 B.法的国家意志性 C.法的物质制约性 D.法的阶级性 E.法的集权性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参见教材174页。 56、单选 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 A.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 B.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 C.强行性规则、任意性规则 D.委任性规则、准用性规则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法的一般原理 1、单选 法的生效时间不包括()。 A.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B.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
C.规定法律公布后到达一定时间时生效 D.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生效时间。法律的生效时间主要有三种:第一,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第二,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第三,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
2、单选 立法工作的核心阶段是()。 A.立法的准备 B.法的确立 C.法的完备 D.法的编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制定。法的形成或法的确立阶段是立法工作的核心阶段。
3、多选 甲某是某大学学生,在校重伤乙某后,深知自己触犯法律,于是潜逃回家,其父得知情况后,对其错误进行训斥,并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令其到公安机关自首。甲自首后,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6年。此事反映了法的()。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强制作用 E.预测作用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作用。指引作用体现在\"深知已触犯法律\",故A当选。评价作用体现在\"对其错误进行训斥\",故B当选。强制作用体现在\"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6年\",故D项当选。 4、多选 法对人的效力原则有()。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D.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E.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法对人的效力原则。法对人的效力原则包括:属人主义;属地主义;保护主义;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共四种。
5、单选 关于法的溯及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后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B.法律生效以后,如果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适用的话,就具有溯及力
C.法律都具有溯及力
D.法律生效以后,如果对其生效以后的事件和行为适用的话,就具有溯及力
答案:B
解析: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据此,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具有溯及力。
6、单选 在法律解释的效力上,()的效力最高。 A.司法解释 B.行政解释 C.部门解释 D.立法解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解释。立法解释是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基础,在法律解释的效力上,立法解释的效力最高。 7、多选 关于法律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的空间效力即法对人的效力 B.不同法律规范的溯及力不同 C.法律终止生效即法律被废止 D.我国法律采取属地主义原则
E.法律废止一般分为明示的废止和默示的废止两类 答案:B,C,E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效力。法对人的效力是法律的对象效力,所以A项错误;我国法律采取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所以D项错误。
8、多选 立法阶段的准备包括()。 A.立法预测
B.法律草案的提出 C.立法规划的制定 D.法律草案的论证 E.法律草案的审议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制定。立法的准备阶段包括立法预测、立法规划的制定、法律草案的拟定和论证以及其他一切立法的准备工作。 9、多选 任何一个法律规范都由()构成。 A.假定条件 B.行为模式 C.法律后果 D.法律规则 E.法律条文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任何一个法律规范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
10、多选 下列关于法的溯及力的陈述正确的有()。 A.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
B.法的溯及力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C.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适用,就具有溯及力 D.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E.法的溯及力属于法的空间效力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溯及力。E项错误,法的溯及力属于法的时间效力。
11、多选 法的本质是指()。 A.法的正式性 B.法的阶级性 C.法的物质制约性 D.法的经济性 E.法的强制性 答案:A,B,C 解析:法的本质,首先表现为法的正式性。其次,反映为法的阶级性。最终体现为法的物质制约性。
12、单选 ()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A.民法 B.宪法 C.行政法 D.刑法 答案:B
解析: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其他部门法必须依照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无效。 13、单选 ()保证法律的实施。 A.道德力量 B.社会舆论 C.国家强制力 D.风土人情 答案:C
解析:法律强制是一种国家强制,是以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国家暴力机构为后盾的强制。
14、单选 下列关于当代中国法律解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多层次的立法体制
B.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有原则性分歧时,应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C.立法解释与行政解释、司法解释具有同等效力 D.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解释。立法解释是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基础。在法律解释的效力上,立法解释的效力最高,其他国家机关对法律的解释效力低于立法解释。
15、多选 我国的基本法律部门包括()。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宪法、民商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 C.婚姻法、仲裁法、律师法、资源环境保护法
D.经济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序法 E.宪法、法理、法制史、经济法 答案:B,D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6个法律部门:宪法和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序法。 16、单选 ()反映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 A.法的阶级性 B.法的国家意志性 C.法的物质制约性 D.法的普遍约束性 答案:A
解析:法的阶级性反映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参见教材P174
17、单选 对前庭神经元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突发眩晕
B.伴自发性眼震、恶心、呕吐 C.但无耳鸣、耳聋
D.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E.有反复发作特征 答案:E 解析:前庭神经元炎的主要症状包括突发眩晕,伴自发性眼震、恶心、呕吐,但无耳鸣、耳聋,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无反复发作特征。
18、单选 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 A.正式性 B.物质制约性
C.阶级性 D.强制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本质。法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意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物质关系的反映。因此法最终决定于构成物质关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物质制约性 19、单选 我国法的渊源不包括()。 A.宪法 B.法律 C.道德
D.国际惯例 答案:C
解析:在我国,法的渊源主要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特别行政区法律、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20、单选 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来行为,必须予以服从的一种法律之力称为()。 A.法的效力 B.法的强制力 C.法的本质 D.法的可诉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效力的含义。
21、单选 正常情况下,二氧化碳脱除系统返回循环气系统的循环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A、≤12% B、≤9% C、≤2% D、0 答案:C
22、单选 在我国,有权作司法解释的是()。 A.中共中央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解释。司法解释分为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和这两个机关联合做出的解释。 23、多选 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 A.授权性规则 B.确定性规则 C.强行性规则 D.委任性规则 E.准用性规则 答案:B,D,E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准用性规则。
24、单选 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答案:B
解析: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必须紧抓统治阶级意志性、物质制约性两方面。根据马克思关于法的两方面社会作用的关系之观点,法既执行政治职能即阶级统治的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即社会公务职能。A项不符合法的统治阶级意志性;CD两项不符合法的物质制约性。
25、单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是一个()规则。 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权义复合规则 D.禁止性规则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 26、单选 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是()。 A.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C.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基本特征。法律的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这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
27、多选 法的特征是指法与上层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相比较而体现的特殊性,下列()属于法的特征。 A.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 D.法律规则通过法律体现 E.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答案:A,B,C,E
解析:法律通过法律规则体现,所以D错误。
28、单选 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后的法律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安排。这体现了法的()。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强制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预测作用。法的预测作用体现在,根据法律的规定,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他们之间将如何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29、多选 任何一个法律规范均由()构成。 A.假定条件 B.法律动机 C.行为模式 D.法律处罚 E.法律后果 答案:A,C,E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参见教材175页。
30、多选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规则,下列地点中,属于我国法律适用范围的是()。
A.停靠在中国港口的外国货轮 B.降落在外国机场的中国飞机 C.中国驻外使馆 D.外国驻华使馆
E.在公海航行中的中国客轮 答案:B,C,E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空间效力规则。一般来说,一国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和领空,根据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一国的法律也可以适用于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飞机。参见教材177页。
31、单选 根据解释主体不同,法律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在我国,有权做立法解释的机构是()。 A.中共中央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立法解释。在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32、多选 行为模式即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的部分,包括()。 A.假定条件 B.可为模式 C.法律后果 D.应为模式 E.勿为模式 答案:B,D,E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行为模式包括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法律规范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组成,所以不选AC。
33、单选 法是以()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人民民主专制 C.权利和义务 D.政治协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基本特征。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34、单选 法是由()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A.民间组织 B.法律机构 C.社会团体 D.国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基本特征。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35、单选 根据解释主体不同,法律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在我国,有权作立法解释的机构是()。 A.中共中央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立法解释。在我国,立法解释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参见教材176页。
36、单选 根据我国法律,法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D.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答案:D
解析:根据我国法律,法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37、单选 干散货船运输市场,从短期市场来看,属于()。 A.完全自由竞争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 C.垄断性竞争市场 D.寡头垄断市场口. 答案:A
38、单选 法的内容是()。 A.阶级意志 B.统治阶级 C.权利义务
D.物质生活条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概念。法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参见教材P174 39、单选 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对相互之间该如何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将会产生的法律后果形成预期。法的这种规范作用称为()。 A.指引作用 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 D.预测作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作用。题干所述体现了法的预测作用。参见教材177页
40、单选 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 A.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 B.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 C.强行性规则、任意性规则 D.委任性规则、准用性规则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41、单选 我国公民甲在美国杀人后逃回国内,中国法院依法对其进行了审判,这是基于()管辖。 A.属地主义 B.属人主义 C.保护主义
D.普遍管辖主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效力。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使身在该国领域内也不适用。 42、单选 下列各法律中,不属于经济法的是()。 A.《反不正当竞争法》 B.《产品质量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国家赔偿法》 答案:D
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属于经济法。
43、多选 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 A.立法解释 B.行政解释 C.国家解释 D.地方解释 E.司法解释 答案:A,B,E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解释。参见教材176页。 44、多选 关于法的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A.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具有普遍性,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 C.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D.法主要依靠公民的自觉遵守
E.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 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特征。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所以本题不选D。法的特征为: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具有普遍性;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法是具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参见教材174页。 45、单选 关于法对人的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我国法律,法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B.根据我国法律,法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属人主义 C.在中国境外的中国公民不受中国法律保护
D.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不适用中国法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对人的效力。近代以来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采用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所以B错误;C项违背了属人主义原则;D项违背了属地主义原则。 46、多选 法的效力可以分为()。 A.对人效力 B.空间效力 C.时间效力 D.对物效力 E.强制效力 答案:A,B,C
解析:法的效力可以分为对人效力、时间效力和空间效力,其中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何时生效、何时终止效力,以及法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力;法的空间效力是指法适用的地域范围;法对人的效力是指法可以适用于哪些人。
47、单选 在法律对人的效力问题上,我国采取的做法是()。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D.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法的效力
48、单选 审判解释与检察解释有原则性分歧时,应报请()解释或决定。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协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解释。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有原则性分歧时,应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49、单选 我国的《公司法》规定,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公司股票可以到境外上市,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作出特别规定。该规则属于()。 A.义务性规则 B.准用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 D.委任性规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
50、单选 将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的分类标准是()。 A.按照规则的内容不同
B.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
C.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 D.按照人们的行为习惯不同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法律规则分类是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型程度不同进行的划分,答案选B
51、多选 按照规则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法律规则包括()。 A.强行性规则 B.委任性规则 C.任意性规则 D.授权性规则 E.义务性规则 答案:D,E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法律规则按规则的内容不同分:授权性规则、义务规则;按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分:确定性规则、委
任性规则、准用性规则;按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分:强行性规则、任意性规则。参见教材175页。
52、多选 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中,关于法对人的效力先后采用过()原则。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从新原则 D.保护主义
E.以属地主义为主,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 答案:A,B,D,E
解析:C项属于法的时间效力原则。 53、单选 法的国家意志性表现为()。 A.统治阶级的所有意志
B.统治阶级意志中通过合法的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意志
C.统治阶级的部分意志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法的国家意志性是指,统治阶级意志中通过合法的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意志,因此正确答案选B
54、多选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可以概括为()。 A.法的强制性 B.法的国家意志性 C.法的物质制约性 D.法的阶级性 E.法的集权性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参见教材174页。 55、多选 关于法的可诉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法的可诉性是指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在法律规定的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加以运用以维护自身权利的可能性
B.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体现了法的可诉性
C.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根据法的可诉性特征,只能向人民法院寻求救济
D.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了法的可诉性
E.法的可诉性是指社会成员认为法的规定不合法的,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修改该规定 答案:A,B
解析:法的可诉性是指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包括公民和法人)在法律规定的机构(尤其是法院和仲裁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特别是诉讼程序)加以运用以维护自身权利的可能性。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既可以向人民法院寻求救济,也可以向仲裁机构或者其他机关寻求救济。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法的普遍性特征。法的可诉性是指依据法律向国家机关申请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以法律为起诉对象向人民法院起诉。
56、单选 《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该规则属于()。 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准用性规则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规定人们应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