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完美版)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2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完美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生活中,有很多平时叫鱼的动物都不是真正的鱼类动物,下列各组动物中,都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 A.比目鱼、带鱼、章鱼 B.鲳鱼、娃娃鱼、章鱼 C.鲫鱼、金鱼、草鱼

D.青鱼、鳙鱼、鳄鱼

2、下列结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①细胞核;②基因;③染色体;④DNA;⑤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③②④

C.⑤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⑤

3、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4、下列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

A.

B.

C.

D.

5、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锌、氮、钾

B.钙、氮、磷

C.硼、磷、钾

D.氮、磷、钾

6、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B.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 C.蝌蚪是由雌蛙将受精卵产在水中发育而来 D.鸡卵中的卵黄将发育成雏鸡

7、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

物影响 环境的是( ) 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

D.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

8、下列几组物质中,即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 A.糖类、脂肪、维生素 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蛋白质、水、无机盐

9、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 ) A.打“呵欠”会传染 B.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同学想睡觉

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10、如下图,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①→③→④→② B.①→⑤→③→④→② C.⑤→①→④→③→②

D.①→⑤→④→③→②

11、如图为菜豆种子结构和种子萌发后的幼苗形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6

1

A.图甲中②③④⑤组成种子的胚 B.图甲中的①发育成图乙中的⑧ C.种子萌发过程中结构⑦逐渐变小 D.结构⑧的生长只与分生区有关 12、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 A.d

B.b

C.q

D.p

13、长期不吃水果和蔬菜,导致牙龈出血,可能是因为体内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4、“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15、下面关于输血和ABO血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才会出现头晕、心跳和出冷汗等症状 B.人在大量输血时,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血、A型血和B型血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少量输入AB型血 D.血小板较少的病人只需要输入血小板,不必要输入全血

16、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的范围比较大,应调节( ) A.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镜臂

17、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 )

A.收缩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舒张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舒张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收缩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18、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

D.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

19、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20、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的成活率低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

21、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温暖气体

B.湿润气体

C.清洁气体

D.交换气体

22、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 B.汗液的排出 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

D.粪便的排出

23、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 ) A.分生组织

B.营养组织

C.保护组织

D.输导组织

24、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健康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25、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下列不属于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的是( ) A.身高突增 B.大脑发育最快,内心世界逐渐复杂 C.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D.大脑、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2 / 6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________内,________与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4、染色体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近视患者的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__方。近视眼可以配戴_________透镜矫正。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图甲是生物兴趣小组绘制的大豆结构层次图,图乙是绘制的人体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的根毛细胞相较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叶绿体 ⑦线粒体 (2)甲图与乙图的细胞分裂时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B→C过程与甲图中的c过程相同,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甲、乙图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组织分别是____(填序号),成熟的植物体内,分生组织是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的细胞群,其构成的细胞特点是____。

(4)甲图中结构层次h与乙图中的________相同(填序号)。 (5)用箭头和名称写出人体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

(6)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细胞是生物体的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7)图乙中由A到B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

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洋葱的叶出现了管状和鳞片状两种形态,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2)与鳞片叶相比,管状叶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

(3)乙图是甲图________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参与叶片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

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号)运输的。

(4)若要改变显微镜下丙图的亮度,可以通过调节反光镜和________来完成。 3、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

样对待生态环境……”图甲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3 / 6

(1)图甲中的B、D分别代表________。

(2)图甲中过程③中的碳以________形式进行传递。

(3)请写出图乙中,理论上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4)图乙中猫头鹰占有的营养级有________个。

(5)外来因素干扰严重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6)“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为保护美丽地球家园,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一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三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__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_____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一中[]_____的效率.

(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_____(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将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中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一所示),置于阳光析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_作用。 (3)图二是对叶片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_,图中标号____代表的是酒精。 (4)脱色过程中,盛有叶片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成_____,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

是_____。

(5)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图一中_____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含有_____。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某蔬菜基地的大棚里,有一种“神奇”的植物,植物上边长西红柿,而根部生长的是士豆,这种植物真是“一株双收”,节约了土地,提高了产量。

材料2:据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了最新一批“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

4 / 6

(1)种植土豆番茄植株的大棚,要适时进行通风以增加_____浓度,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在土豆番茄植株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作物吸收水分的部位是根尖______。

(2)海水稻发育的起点是____,稻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这样的植物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_植物。

(3)而海水稻能从盐碱地有选择地吸收无机盐并富集某些化学元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的功能。

5 /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C 3、D 4、B 5、D 6、B 7、D 8、C 9、B 10、C 11、C 12、D 13、C 14、C 15、D 16、C 17、D 18、B 19、B 20、A 21、D 22、D 23、A 24、B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地域 生物 环境 森林生态系统 2、森林

3、观察法 实验法

4、蛋白质 DNA DNA 5、前 凹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①⑤ 甲要形成新的细胞壁 d、K 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 D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复制

2、适应 叶绿体 管状叶 ③ 光圈

3、生产者、分解者 二氧化碳 草→食草鸟→猫头鹰 四 自我调节 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等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导管 B 蒸腾作用; 水循环 A 光合作用 N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①→④→③ 让叶片内淀粉运走耗尽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

2、通过呼吸作用将叶片中的有机物消耗掉(或消耗掉有机物) 对照 乙 2 绿色 黄白色 未遮光 淀粉 光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二氧化碳 成熟区 受精卵 被子植物 控制物质进出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