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机物化学性质总结

来源:华佗健康网
有机物化学性质总结

一、

烷烃

光1、在光照条件下,可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

CnH2n2X2CnH2n1XHX

2、在空气或氧气中点燃,发生氧化反应。烷烃燃烧通式为: ....

CnH2n23n12O2nCO点燃2(n1)H2O

二、 烯烃

21、氧化反应

a. 乙烯易燃烧,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CHCH23O22CO点燃22H2O

※ 注意:①点燃前需验纯。 ②当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时,乙烯燃烧前后的气体体积不变。

b.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CH4和C2H4,但不能用KMnO4溶液除去乙烯,因为与其反应时有CO2生成。 2、加成反应

乙烯能跟溴水、卤素单质(X2)、氢气、水、卤化氢、氰化氢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常温下使溴水褪色)

因此可用溴水鉴别CH4和C2H4。(用溴水可除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3、加聚反应

三、苯

1、取代反应

a. 与Br2反应

在FeBr3催化作用下,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说明苯具有烷烃的性质。溴苯的密度比谁大,化学方程式为 。 b.与HNO3反应(硝化反应)。.

在浓H2SO4作用下,苯在50℃—60℃时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反应在水浴中进行。 c.磺化反应:

2、加成反应(苯又能与H2或Cl2分别在催化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苯具有烯烃的性质)。

3、氧化反应

①苯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带有浓烟的火焰。2C6H615O212CO26H2O

②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苯能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由此可知苯在化学性质上与烯烃有很大差别。

点燃四、苯的同系物

1、都能燃烧,燃烧时发出明亮的带浓烟的火焰,其燃烧通式为:CnH2n-6+..2、都能与卤素单质(X2)、硝酸、硫酸等发生取代反应 ....3、都能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 ....

4、苯的同系物与苯在化学性质上的不同之处:

a.由于侧链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的同系物的苯环上氢原子的活性增强,发生的取代反应有所不同。 如:

3n32nCO2+(n-3)H2O O2点燃又如:

b.由于苯环对侧链的影响,使苯的同系物的侧链易被氧化。在苯的同系物中,如果侧链烃基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它就能被热的酸性KMnO4溶液氧化,侧链烃基通常被氧化为羧基(—COOH)。

五、卤代烃

1、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注意: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的实质是取代反应。NaOH的作用是中和掉反应中生成的HBr,从而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卤代烃的利用率。

2、消去反应

注意: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主要是卤素原子与相邻碳原子上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的氢一起结合而成卤化氢脱去。如果相邻碳原子上无氢原子,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若与卤素原子相连的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都有氢原子,则可能有多种消去方式。如:

在发生消去反应时,生成物可能为:

3、多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类似一卤代烃 如:

六、醇

1、 消去反应

规律:醇分子中,连有—OH的碳原子的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

若醇分子中与—OH相连的碳原子无碳原子或碳原子上无氢原子[如CH3OH、(CH3)3CCH2OH],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取代反应

此外醇与钠、羧酸的反应也都属于取代反应。如:

3、氧化反应

a.大多数醇能燃烧生成CO2和H2O:

b.在Cu作催化剂时醇能被氧气氧化成为醛或酮 ①形如RCH2OH的醇,被催化氧化生成醛或酸 ②形如

③形如的醇,一般不能被氧化

c.醇还能被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K2Cr2O7溶液氧化,其氧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4、醇的酯化反应 规律:酸脱羟基,醇脱氢

的醇,被催化氧化生成酮。

七、酚

1、苯酚具有弱酸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俗称石炭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注意:苯酚、H2CO3、HCO3的酸性强弱顺序为:

因此苯酚能与Na2CO3发生反应,且苯酚与CO2、H2O反应时,无论CO2是否过量,均生成NaHCO3,而不能生成Na2CO3。

-

2、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

苯酚与钠反应比醇与钠反应更容易,表明苯环对酚羟基上氢原子的影响大于乙基对醇羟基上氢原子的影响,使酚羟基上氢原子比醇羟基上的氢原子更活泼。

3、取代反应 苯酚可与卤素单质、硝酸、硫酸等发生取代反应。

苯酚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2,4,6—三溴苯酚),此反应很灵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4、显色反应 苯酚的稀溶液遇FeCl3溶液时立即变成紫色。本反应也可用于鉴定酚的存在。

5、缩聚反应 八、醛

㈠乙醛

1、乙醛的氧化反应

2CH3COOH。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制取乙酸。 ①催化氧化:2 CH3CHO+ O2催化剂、加热4CO2+4H2O ②燃烧:2CH3CHO+5O2点燃③银镜反应:(常用来检验醛基)

化学方程式:CH3CHO+2Ag(NH3)2OH(1mol—CHO反应可生成2mol CH3COONH4+2Ag↓+3NH3↑+H2OAg)

-+

离子方程式: CH3CHO+2[Ag(NH3)2]++2OH-CH3COO+ NH4+2Ag↓+3NH3↑+H2O

2、乙醛的加成反应

+H2催化剂、加热CH3CH2OH

㈡甲醛

⑴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最终产物为碳酸,碳酸分解产生CO2气体或生成碳酸盐。

(NH4)2CO3+4Ag↓+6NH3+2H2O HCHO+4Ag(NH3)2OH5H2O+CO2+2Cu2O↓ HCHO+4Cu(OH)2※注意甲醛反应的HCHO~4 Ag(NH3)2OH~4 Ag,HCHO~4Cu(OH)2~2Cu2O的关系 ⑵能发生缩聚反应:

①制酚醛树脂;②甲醛能使蛋白质凝固,具有杀菌和防腐能力。福尔马林可以用来保存动植物标本和尸体,用作消毒剂;③醛类中只有甲醛为气态(常温下)

九、羧酸

1、 弱酸性

酸性:HCOOH>C6H5COOH>CH3COOH>H2CO3>C6H5OH

注意:①在同类别的羧酸中,烃基越大,酸性越弱。如HCOOH> CH3COOH>CH3CH2COOH>C3H7COOH ②当碳原子数相同时,羧基个数越多酸性越强。如CH3COOH①本质:羧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氢 ②同位素示踪法

③无机含氧酸与醇作用也能生成酯,如C2H5OH+HONO2→C2H5—O—NO2+H2O

④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一般规律 a.一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b.一元羧酸与多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c.多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d.多元羧酸与多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此时反应有三种情形)

e .羟基酸自身的酯化反应(此时反应有三种情形)

3、还原反应

由于羟基的影响,羧基中的羰基比醛、酮分子中的羰基较难发生加成反应,但在特殊试剂(如LiAlH4)的

4RCH2OH 作用下,可将羧基还原为醇羟基。RCOOHLiAlH十、酯

1、酯的水解

在有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醇。

在酸存

在下酯的水解是可逆反应;在碱存在下酯的水解趋于完全,是不可逆反应。

2、酯的醇解(醇的醇解又称酯交换反应) 在酸或醇钠催化下,醇还可以发生醇解反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