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河望谟县河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生态防洪堤设计
河南科技
JournalofHenanScienceandTechnology
矿业与水利
望谟河望谟县河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生态防洪堤设计
杨再松刘前科
(贵州鼎弘源工程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针对望谟河望谟县河段河道分段治理,未形成完整封闭防洪体系等问题,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经防洪堤堤型对比分析,优选沿河岸布置生态防洪堤的综合治理方案。通过生态防洪堤的建设,治理河段可形成封闭防洪体系,能较好地发挥抵御洪水的功能,改善望谟河水环境及城区生态绿化。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防洪堤;重力堤;望谟河中图分类号:TV851;TV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1)07-0054-03
TheDesignofEcologicalFloodProtectionEmbankmentinWangmoSectionRegulationProjectofWangmoRiver
(GuizhouDinghongyuanEngineeringCo.,Ltd.,GuiyangGuizhou550002)
YANGZaisongLIUQianke
Abstract:Inviewoftheproblemsofsegmentedregulationwhichcausedtheclosedfloodcontrolsystemhasn’tbeen
formedattheWangmosectionofWangmoriver,throughthetypecomparativeanalysisofcontroldikes,thecompre⁃hensivetreatmentschemewithecologicalfloodcontrolandbankprotectionalongtheriverbankwasoptimizedde⁃signedaccordingtothe20-yearfloodcontrolstandard.Aftertheecologicalfloodcontrolembankmentconstruction,vironmentofWangmoriverandturbanarea.
theclosedfloodcontrolsystemcanbeformed,whichcanplayabetterfunctionofresistingflood,andimprovetheen⁃Keywords:riverregulation;ecologicalfloodcontrolembankment;gravitydike;WangmoRiver望谟河在望谟县城市总体规划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实现望谟县中心城区“一带、多节点”的绿化格局的核心。望谟县望谟河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总长19.13km,工程建成后防洪能力将达到20年一遇洪水标准,远期通过上游修建的纳坝水库和新屯水库防洪调蓄后,望谟河中心城区段的防洪能力将达到50年一遇洪水标准。同时,沿河两岸将建成滨水生态绿化带,进一步提升河流周边旅游价值,为河流周边居民提供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望谟县的城市形象。
1
河道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护。随着望谟县城市扩容的建设,新城区的防洪安全存在问题。河道内生活垃圾随处可见,为提升望谟河城市形象及保证望谟河水质,建议对河道内排污口进行排查及修复,同时加强城市卫生管理,严治影响望谟河美观与水质的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等堆放河道内的现象。
2
治理河段防洪堤设计
望谟河是北盘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治理河段总长19.13km。为减少开挖量和对原始山体以及河道的生态破坏,遇山体一岸的堤线主要是依托原山体走向布置,其余部分堤线尽量沿原河岸布置;在农田段和居民区稀少河段,将堤线后移,还地于河,并在河道两岸布置生态绿化,保持原河道的生态多样性,并修复改善河道水环境[1]。堤线布置后,新建防洪堤11.724km,其中,新屯段6.670km,平绕段2.790km,集中安置区段2.264km。
2.1
望谟河综合治理长度为19.13km,设计水面宽度为
堤型比选
望谟河蜿蜒绕望谟县城而过,是望谟县的母亲河。经实地踏勘,工程区内已有部分河段进行过治理,但由于治理时受各种因素制约,整条河道被分割成许多治理段,各段建设时间跨度较大,经济条件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各段河道治理标准不一,形式各异,流域内的河段未能形成完整的封闭体系。此外,还有部分河段无防洪堤保
收稿日期:2021-02-07
作者简介:杨再松(1984—),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科研与设计咨询。
第7期
望谟河望谟县河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生态防洪堤设计
·55·
50~150m。根据经济适用、就地取材、便于施工、便于管理的原则[2],结合治理河段地形地质条件、防洪能力及望广泛的重力式防洪堤与生态式防洪堤两种堤型、两种堤高(堤高5m和堤高7m)进行比选。望谟河河道治理后新屯段常年水位为0.4m,河水流态为缓流。设计新屯段基础护脚采用浆砌石砌筑,浆砌石护脚高1.4m,河床以上部分高0.6m,河床以下部分高0.8m。基础常年浸泡在水下,水位较低,不需要设置反滤。河道治理后平绕段和集中安置区段因设置有拦河坝的缘故,常年水位为0.4~4.0m,河水流态为缓流。设计平绕段和集中安置区河床以上部分高3.5~4.5m,河床以下部分高1.2m。因拦河坝根据洪水需要启闭,基础浸泡水位起落较为频繁,需要考虑在浆砌石墙后设置排水孔,并设置反滤层,及时排除墙后地下水。
方案一:生态式防洪堤。生态式防洪堤可构建滨河绿化带,美化河岸环境,便于滨河生态绿化的布置,给人们带来良好的亲水空间,打造健康的水域生态环境。大多数应用在土地资源宽裕且生态绿化要求较高的生态住宅区、生态旅游区及现代农业休闲区等。生态式防洪堤占用土地面积较大,抗冲能力相对较弱
[3-4]
2.2
谟县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美化的要求,选取了目前应用用于上游新屯段,未提高河道水面的两岸堤防工程,因
2.2.1
生态防洪堤设计
生态式标准断面A型(堤高5m)。该类断面
此,其适用于新屯段防洪堤。标准剖面堤高5.0m,防洪堤基础开挖至建基面后,将其清平,基础护脚采用浆砌石砌筑,浆砌石护脚高1.4m,河床以上部分高0.6m,河床以下部分高0.8m,浆砌石护脚底宽1.3m,顶宽0.8m,护脚底部浇筑C15混凝土垫层,厚度为0.2m。生态式河堤分为两个平台,分别是慢行步道平台和堤顶平台。浆砌石护脚与慢行步道平台间采用C15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坡比为1∶1.5,垂直高度为2.8m,C15混凝土预制块厚0.2m,采用边长为0.3m的正六边形,预制块中部设置孔径为0.02m的排水孔。慢行步道平台宽2.5m,步道两侧采用C20混凝土菱形框格草皮护坡,护坡坡比为1∶1.5,菱形网C15混凝土浇筑边墙。慢行步道平台与堤顶平台间采用格的边长为2.0m,网格采用0.3m×0.3m的C20混凝土浇筑。堤顶宽2.5m兼做防汛及景观步道,步道两侧采用在碎石垫层上浇筑10cm厚的C15混凝土,路面采用透水C15混凝土浇筑边墙,路面底层为10cm厚的碎石垫层,砖进行铺设。生态堤每隔10m设置沉降缝,缝宽30mm,缝内采用沥青砂浆填筑。A型生态式防洪堤标准断面如图1所示。
2.2.2
生态式标准断面B型(堤高7m)。该类断面
段基础护脚采用浆砌石砌筑,浆砌石护脚高4.5~5.5m,
。
方案二:重力式防洪堤。重力式防洪堤可节省占地,防洪堤堤身坚固耐冲,是解决洪水淘刷岸坡的有效防护措施。大多数应用在建筑物密集和防洪要求较高、土地资源宝贵的中心城区。但是,重力式防洪堤破坏了河、岸间正常的水分及物质交换,生态效果较差。
根据生态式防洪堤和重力式防洪堤结构,选取100m长度的河堤进行投资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堤高5m和堤高7m的生态式防洪堤均比重力式防洪堤投资小,且防洪堤两岸从新屯段18栋(河道桩号5+620)至河道末段甘来村的土地,政府已全部征收,新建防洪堤征地费用较少,因此,生态式防洪堤虽然占地较大,但征地费用总体较少。此外,新建防洪堤
[5]
用于新建拦河坝后,对需要提高河道水面的两岸堤防工程,生态式标准断面B型适用于平绕段以及集中安置区段。标准剖面堤高7.0m,因在河道内新建拦河坝后,河道常年水位在3~4m,故需要将堤脚加固,抵御常年水位浸泡。防洪堤基础开挖至建基面后,将其清平,基础护脚采用浆砌石砌筑,浆砌石护脚高4.5~5.5m,河床以上部分高3.5~4.5m,河床以下部分高1.2m。浆砌石护脚顶宽1.2m,迎水面坡比1∶0.2,护脚底宽3.1~3.3m,浆砌石设外径110mm的PVC排水管,呈梅花形布置,孔距2.5m,排水孔进口设反滤包。河堤分为两个平台,分别是慢行步道平台和堤顶平台。浆砌石护脚顶部即为慢行步道平台,采用C15混凝土浇筑,厚度为0.2m。慢行步道平台与堤顶平台间采用C20混凝土菱形框格草皮护坡,护坡坡比为1∶1.5,菱形网格的边长为2.0m,网格采用0.3m×0.3m的C20混凝土浇筑。堤顶宽3.0m兼做防汛及景观
河段为新屯段、平绕段和集中安置区段,考虑到新建河堤段沿线主要为原生态自然风光,因此,新建防洪堤以保留河道的原始生态为主,故推荐采用生态式防洪堤。
表1防洪堤投资对比表(100m长)
项目堤型1(堤高5m)堤型2(堤高7m)
堤型生态式防洪堤重力式防洪堤生态式防洪堤重力式防洪堤
投资/万元47.51149.77182.1483.69差额/万元36.1832.37
备注生态式较优生态式较优
·56·
望谟河望谟县河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生态防洪堤设计
3001900300330030019003003300
800
第7期
原地面线
堤顶
高程C15砼1∶1.15透水砖铺设C15砼垫层碎石垫层
草皮护坡回填耕植土(厚0.3m)
治理后水面线646.42P=2%
1∶1.5600土石分界线
M7.5浆砌石
1300
图1A型生态式防洪堤标准剖面图
3000
地面线
3500
30001047
河道宽度
3000
3500
3000
1∶0.2土石分界线
C15砼压顶(厚0.2m)
碎石垫层(厚0.2m)
堤顶高程治理后水面线
P=2%
C15砼框格草皮护坡
新建C15砼(厚0.2m)1∶1.5新建亲水平台
平台高程景观水面线
碾压回填
1∶1原地面线设计河床线
M7.5浆砌石
设计河底堤底高程
1∶10
C15砼压顶(厚0.2m)
碎石垫层(厚0.2m)
1∶堤顶高程
治理后水面线P=2%1地面线
C15砼框格草皮护坡C15砼(厚0.2m)
新建5新建亲水平台1.∶平台高程1景观水面线碾压回填1土石分界线
1∶1∶11∶0.2清淤线
M7.5浆砌石设计河底
堤底高程
1∶10
图2B型生态式防洪堤标准剖面图
步道,步道路面底层采用10cm厚的碎石垫层,在碎石垫层上浇筑10cm厚的C15混凝土。生态堤每隔10m设置沉降缝,缝宽30mm,缝内采用沥青砂浆填筑。B型生态式防洪堤标准断面如图2所示。
生态式防洪堤在地形适应、生态绿化修复建设、工程投资及业主意愿等方面均较优。结合项目情况,望谟河综合治理工程涉及治理河道共19.13km,治理范围广,空间跨度大,河道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地质条件各不相同,城市功能分区差异明显。在建筑物密集、防洪要求较高、土地资源宝贵的老县城段已建有重力式防洪堤,无须新增防洪堤。新建河堤位于县城段上、下游。
新建河堤段的河道沿线为原生态自然风光,因此该段河道的治理以保留河道的原始生态为主,要求防洪堤的建设应与当地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新建防洪堤采用生态式防洪堤为宜。老县城段已建防洪堤,能满足要求,无须新建。新建河堤段为城市与乡村的连接过渡带,功能定位为生态居住区及旅游开发区。新建河堤段沿线为原生态自然风光,因此,该段河道的治理以保留河道的原始生态为主,要求防洪堤的建设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为了增加生态绿化效果,将防洪堤有机融入当地自然风光中,打造宜居、生态、环保、绿色的居住及休闲环境。因
此,新建防洪堤采用生态式防洪堤。
3
结语
为与望谟河及望谟县封闭防洪体系和城市生态文化景观规划建设相匹配,通过沿河岸布置生态堤防洪堤进行综合治理,将上、下游分段已治理防洪堤连接起来形成封闭的防洪体系,确保县城防洪安全,并打造沿河生态绿化带,以改善望谟河水环境和城区生态绿化,有力地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中.生态防洪堤的研究与探讨[J].河北水利,2020(10):40-41.
[2]陈瑞椿.木兰溪白塘段生态护坡防洪堤设计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3):70-72.
[3]杨长春,谭剑波.湄江河湄潭县政府新区河段防洪堤设计[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10):49-51.
[4]付国栋,石敏香.印江县团龙至合水防洪整治工程设计[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8(3):75-77.
[5]卢凤丽.柔性防护技术在河道生态防洪堤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20(5):213-216.
600C15砼
平台高程
C15混凝土预制块
原地面线碾压回填
800设计河床线
1∶1.5设计河底
60011∶C15砼
透水砖铺设C15砼垫层
原地面线碎石垫层
C15砼堤顶高程草皮护坡
回填耕植土(厚0.3m)
.2511∶C15砼
平台高程
C15混凝土预制块
1.5∶碾压回填1设计河床线800
.5设计河底∶1土石分界线11∶1C15砼1300M7.5浆砌石
6008003300300190030033003001900300
0.2∶11∶0.20.2∶10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