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黄豆宝宝变魔术

来源:华佗健康网
WORD格式

hoing.net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黄豆宝宝变魔术

一、活动背景:

最近, 幼儿园开场喝豆浆了,但经常有小朋友不爱喝,针对这种现象, 我就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

二、过程实录:

〔一〕 . 活动目标:

1. 知道黄豆可以制作豆浆、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

2. 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3.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二〕. 活动准备:

1. 每人一筐干黄豆,一盆湿黄豆,一杯豆浆、一盆豆制品〔用牙签插好的XX豆腐干 和卤汁豆腐干〕 ,一块毛巾。

2. 电视机、录象机、豆浆机、电火锅、一大玻璃杯水,一只空玻璃杯,一锅事先煮好的豆浆,抹布、录音机、磁带。

3. 黄豆宝宝胸饰一只,豆腐、素鸡、百叶、油豆腐、豆腐干实物各一盆。

4. 小朋友隔天浸泡黄豆。

5. 参观菜场上的豆制品。

〔三〕 . 活动过程:

1. 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 1〕 师:〔教师头戴黄豆头饰〕小朋友,我是黄豆宝宝,我还把我的好朋友都请来了。今天,大家就来和他们一起玩。让我们先来看看黄豆宝宝长什么样子。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筐里的黄豆宝宝,等会告诉大家。

( 2〕 师:“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

( 3〕 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评析:在组织幼儿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对黄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幼儿十分感 兴趣,有的说,黄豆宝宝是黄色的,有的说我摸上去黄豆宝宝是圆圆的。〕

2. 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hoing.net

师:我们的本领可大了,会变许多魔术,小朋友每天喝的豆浆也是我们变出来的。

( 1〕 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开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① 师:“做豆浆前首先得把‘我’放在水里泡上一天,所以,小朋友昨天也在自然角把 ‘我’泡一天,请小朋友每人拿一盒,看看、比比,泡过的‘我’和没泡过的‘我’有什么不一样?你可以把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②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③师:“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有的幼儿说: “泡过的黄豆大,没泡过的黄豆小。 〞有的幼儿说: “泡过的黄豆的颜色有点淡,没泡过的黄豆的颜色有点深。 〞有的幼儿说:“我摸摸泡过的黄豆是软的,没泡过的黄豆是硬的。 〞〕

④师:小结 :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 2〕 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①请小朋友睁大眼睛, 看看黄豆宝宝是怎么变成豆浆的? 〔教师操作, 幼儿一起说:“变变变。〞〕

②师:倒出豆浆后提问: “黄豆宝宝呢?它没有了, 变成什么了?豆浆是什么颜色的?〞 ③师:“豆浆是生的,还不能吃,应该怎么?〞 ④师:煮豆浆。

〔评析: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比较、观察,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开展了幼儿的观

察力, 提高了幼儿的感知事物的能力。其次, 运用变魔术的口吻, 请幼儿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幼儿身临其境,具有极大的兴趣,幼儿恨不得马上吃到“变出来〞的豆浆,有的幼儿看

到教师做出来的豆浆就说: “教师,豆浆能不能吃了呢?〞还有的幼儿说: “什么时候能吃豆

浆呀?〞可见,将幼儿爱吃豆浆的兴致调动起来了。〕

3. 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录象,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①师:“我们黄豆宝宝本领可大了,除了能做豆浆,还能做许多东西呢,现在请小朋友

看录象, 录象里的东西都是用黄豆宝宝做的,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睁大眼睛看仔细,等会

告诉大家。〞〔看录象〕

②师“录象里的东西都是黄豆宝宝做成的,今天它们也来了,哪些东西你是吃过的〞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hoing.net

〔幼儿边讲,边指。 〕

③师:小结:豆腐、百叶、素鸡、豆腐干、油豆腐、都是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

〔评析:通过电化手段-- 看录象,进一步唤起幼儿的回忆,丰富幼儿的认知,知道黄豆

还能做出各种豆制品。 〕

4. 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 1〕 师:“什么东西这么香?〞

〔 2〕 请小朋友一起品尝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东西。并教育幼儿它们不光味道好,

还很有营养,是我们的好朋友。

而且

( 3〕 听优美的音乐,幼儿吃豆浆、豆腐干、卤汁豆腐干。并提醒幼儿吃好豆腐干后,牙签放在盆子里,擦干净嘴巴。

〔四〕 .活动延伸:

去自然角观察黄豆宝宝的又一个魔术〔黄豆发芽〕。

三、 活动评价:

豆浆、 豆制品, 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 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用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一点都没有说教的痕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师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使幼儿在认知、 能力和情感

方面都得到开展。如:在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时,教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较和观

察,使幼儿了解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开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

力;又运用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 最后,通过品尝豆制品, 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专业资料整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