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来源:华佗健康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作者:郑敏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1年第01期

内容摘要: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文学性,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三重境界,即趣、达、雅。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境界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对很多学生来说,语文课,恰似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然而,作为基础文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还担负着培养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重要使命。著名作家沈石溪曾说:“语文水平是一个人社交生活的底色、底气和底蕴。”这底色、底气、底蕴的基点,就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我们的语文教学呢?禅宗认为人生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有三境界,即趣、达、雅。

一.拥有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所谓“趣”,就是要有效激发并长久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孔子曾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也曾强调“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可见,兴趣乃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语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初级境界。 今天的语文教学,早已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粉笔、黑板、讲台等传统方式,教师有了更多的选择。君不见,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精彩纷呈;君不见,课堂上讨论、表演热闹非凡;……然而,很多时候,一旦下课铃声响过,你方唱罢我登台的美伦美奂,随即成了过眼云烟。 如此看来,要有效地激发并长久地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能仅仅依赖这些现代化的声、色、光、电,更需要依赖我们语文教师自身具有的教学魅力和文学魅力来吸引学生。教学魅力是教师吸引学生的首要因素。首先,语文教师要具有情感魅力,在课堂教学中用激情去点燃学生的兴趣。其次,语文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展现。苏霍姆林斯基就曾告诫我们教师:“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的。”他强调:“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要做到规范、明确,便于学生接受、理解相关知识,更需要生动、流畅、优美,使学生有如坐春风之感,享受语文之美,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言表达的良好熏陶。这样的课堂语言,怎会不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如果说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是外在因素的话,那么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文学素养则是语文教师吸引学生的内在因素。作为语文教师,阅读是基础,思考是深化。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以自身的文学魅力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并长久保持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使他们树立健康、高雅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表达通达,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所谓“达”,就是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体现。语文教学,涉及到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通过我们的语文教学,使学生会听、会读、会说、会写,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能正确、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具有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也就是我们追求的“达”的境界。

身处21世纪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学生需要掌握摄取有效信息以及准确表达信息的能力。听和读,也就是对信息的摄取;而说和写,则是对信息的表达。

落实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我们教师需要以文本为范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略读、速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掌握书信、便条、单据等常用应用文的写作;另一方面,我们教师可以结合新课程改革,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如应聘中的沟通技巧、电话交谈的注意点等,也可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践加强对学生的情境训练。双管齐下,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当然,语文教学要达到“达”这一境界,必然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能说会写,具备出色的表达能力。首先,语文教师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与人交往中,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善于沟通,使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如果语言风趣、有幽默感,则更受学生欢迎,也能大大增强语文学科的魅力。其次,语文教师也要有出色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实事求是,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文采、言之有条理。 三.学会鉴赏,是语文教学的升华

所谓“雅”,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学会享受文学之美、文化之美。

语文学科是兼具工具性与文学性的一门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学生持有学习兴趣,并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具有一定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文学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鉴赏能力,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可以说,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即“雅”也。

当然,这对我们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所有的学科当中,语文学科是知识最丰富的,而且与生活的联系特别密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而且也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有了丰富的源头,才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从而才能滋润学生的心灵,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有高雅的审美品位。文学作品往往是是文质兼美的典范,而汉语知识也流溢着汉文化的华光异彩。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和品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审美感知力,善于发现美,并能用优美的语言展示生动的审美对象,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敏锐感知;而且要有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挖掘其本质,在审美的同时感悟人生,追求真理;还要有审美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 四.结语

语文教学,“趣”是起步,也是前提;“达”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目标;而“雅”则是个人素养、文化品位的提升。

郑敏,浙江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