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LG井固井候凝期间发生溢流原因探索

来源:华佗健康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LG**井固井候凝期间发生溢流原因探索

作者:刘振通等

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3年第09期

摘 要:LG**井地质结构复杂,油气活跃,井漏和油气层压稳矛盾突出,地层承压能力不能满足压稳油气层要求,固井施工漏失,导致环空液柱结构发生改变,水泥浆候凝失重过程中,井下压力失衡发生气侵溢流。本文对固井候凝期间溢流原因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井身结构;分级固井;水泥浆;压力平衡;

LG**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东部斜坡,目的层位为奥陶系。设计井深6110m。二开中完井深5905 m,裸眼段长4402m,穿越多套不同压力体系地层,钻井液ρ1.51 g/cm3,气侵严重;ρ1.52 g/cm3发生井漏。地层承压能力不满足压稳气层要求,下入Ф200.03 mm套管双级固井。一级施工因井漏环空压力体系改变,导致候凝期间发生溢流,节流压井,泥浆密度1.60 g/cm3,建立压力平衡,实施了双级固井作业。 1 井况简介

二开穿越新近、古近、白垩、侏罗、三叠、石炭及奥陶系良里塔格组七套地层。一级封固白垩系以下多套砂砾岩,煤层,粗砂岩及灰岩地层。

油气层及钻井液密度:侏罗系煤层气1套,厚度2m;三叠系气层3套,累厚15m;石炭系气层3套,累厚7m;奥陶系气层3套,累厚15m。钻井中泥浆密度:古近系ρ1.15 g/cm3;白垩系ρ1.26 g/cm3;侏罗系1.30 g/cm3;三叠系1.45 g/cm3;石炭、奥陶系ρ1.51 g/cm3,气侵严重,上窜速度104.8 m/h。密度提至1.52 g/cm3发生井漏,累计漏失量224.59m3。

1.3 井身结构:¢273.05mm表套下深1503m;二开¢241.3mm井眼钻至奥陶系良里塔格组5905m,下入¢200.03mm套管分级固井。分级箍深度3002.13m;三开钻穿奥陶系一间房组主油气层裸眼完成。

2 固井施工难点:封固多套不同压力体系地层,地层承压能力低,防漏、防窜、压稳是主要技术难点。施工井漏导致环空液柱压力失衡,气窜及井控风险。 3 主要技术措施

采用双级固井,阶梯密度多凝水泥浆体系,平衡压力固井,水泥浆失重状态下,气层压稳系数Fb≥1;优化施工参数,施工最大动液柱压力不大于地层漏失压力。

优选水泥浆体系,控制水泥浆低失水和良好的防窜性能,直角稠化,缩短稠化失重期,防窜系数SPN≤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施工前注入, 相容性良好的低黏切先导泥浆20m3,充分置换不规则大井径段含油高黏切钻井液;ρ1.55g/cm3的黏性加重隔离液,隔离段长500m,提高顶替隔离效率。 4 浆体设计

4.1 一级水泥浆配方及性能,配方如下,性能见表1

领浆Ⅰ:“G”级水泥+漂珠+微硅(100:10:10)+4.0%LANDY-806L降失水剂

+2.0%LANDY-606L缓凝剂+0.5%LANDY-906L分散剂+0.2%LANDY-19L消泡剂;领浆Ⅱ以领浆Ⅰ为基液,降低液固比;尾浆Ⅰ:“G” 级水泥+硅粉(100:35)+4.2%LANDY-806L +0.8%LANDY-606L+0.5%LANDY-906L+0.2%LANDY- 19L;尾浆Ⅱ:阿G+硅粉(100:35)+4.0%LANDY-806L+0.7% LANDY-606L+0.5% LANDY-906L+0.2% LANDY-19L。 4.2 一级固井环空液柱结构及平衡压力设计

隔离液ρ1.56 g/cm3,占环空段长500m;水泥领浆Ⅰρ1.60g/cm3,封固3500~4880m;领浆Ⅱρ1.64g/cm3,封固4880~5050m;水泥尾浆Ⅰρ1.85 g/cm3,封固5050~5450m;尾浆Ⅱρ1.90 g/cm3,封固5450m以下井段。

水泥浆失重当量ρ1.07g/cm3;地层压力系数Fd以钻进泥浆密度为当量;各段水泥浆分别失重时,对应气层压稳系数Fb>1.0, 计算公式Fb=Ph/Pd 4.3 防气窜性能及压稳系数评价 水泥浆防气窜系数SPN=

B为水泥浆API失水量,t30BC、t100BC分别为30BC和100BC的稠化时间。

评价标准:SPN值≤3为防气窜性能好;SPN值4~6防气窜性能中等;SPN值≥6防气窜性能差。从表1可以看出每段水泥浆均有较好的防气窜能力。 当Fb

Fb=1,水泥液失重时,环空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平衡,防气窜能力取决于水泥浆性能系数SPN;

Fb>1且SPN值≤3状态下,防气窜效果最理想。综合以上因素,一级水泥浆防窜性能较好,液柱压力平衡,防气窜效果较为理想。 5 施工作业工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级固井注低黏切先导泥浆20 m3,ρ1.51 g/cm3;注隔离液10.6 m3;水泥领浆Ⅰ31m3;领浆Ⅱ5.5 m3;水泥尾浆Ⅰ9 m3;尾浆Ⅱ10.5 m3;注压塞液2.2 m3,ρ1.03 g/cm3;顶替液143 m3,ρ1.51 g/cm3,一级作业结束,施工漏失量59.7 m3;投分级箍开孔塞,打压9Mpa开孔;循环泥浆至领浆稠化60 min后,改为间断循环,候凝16 h时,井口发现似溢流,关井观察,立压4MPa,套压4.5MPa;节流压井并分离排气点火,压井液密度由ρ1.51 提至1.60 g/cm3,建立压力平衡;控制井口环空回压3 MPa完成二级施工,作业漏失量92.02 m3。 6 固井质量检测及分析

二级水泥返高1534m,两级封固段衔接,质量合格。分析为:主要漏层在三叠及石炭系,二级控制回压施工,水泥浆沿一级封固段气窜通道进入漏层,对气窜封固段进行了二次封堵补救。

7 固井候凝期间溢流原因分析

井身结构设计不合理,井深5905m,只下表套1503m,二开裸眼段长4402多米,钻越多套不同压力体系地层。井漏与压稳矛盾不可调和,是导致井下复杂的根本原因。

地层承压能力低,不具备压稳油气层条件,井漏无法根本解决。下套管前虽进行了堵漏,但承压能力未满足下套管固井需要,井漏导致固井后平衡压力体系破坏,压力失衡是油气上窜的主要因素。

固井前循环泥浆,入口密度1.51 g/cm3,出口密度1.50 g/cm3,未实现压力平衡;油气上窜速度不满足

分级箍开孔后循环泥浆时间,虽然大于水泥浆稠化时间,理论上已渡过胶凝失重期。但由于井漏、水泥浆污染等诸多因素影响,水泥浆性能发生改变,稠化时间延长,水泥强度未达到阻止气窜能力。环空循环流阻附加压力解除,也是气窜因素之一。 8 教训和认识

合理的井身结构设计,是完成复杂地质条件下钻井和固井的基础,是预防井下复杂和实现压力平衡的先决条件。封堵漏层,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压稳油气层,建立井下压力平衡,是固井成功的基础。

水泥浆稠化是一个水化、胶凝过程,强度发展受井下诸多因素影响,其真实性能,远远达不到室内试验数据。固井后关井候凝,可有效预防溢流发生。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张兴国,杜成良,李跃明等. 环空窜流的类型及成因[J].西部探矿工程,2006,126(10)

[2] 刘崇建,谢应权,郭小阳等. 水泥浆凝结过程的气窜问题[J ]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8 ,20 (4) :47-52.

作者简介:刘振通(1961-),男,河北任丘,工程师,从事固井技术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