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来源:华佗健康网
---------------------------------------------------------------最新资料推荐------------------------------------------------------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当食盐饱和溶液中的水分减少时, 食盐就析出来了。 如果学生们一直收集、 保存着前几节课使用后的浓盐水,他们也许该发现新的问题了, 随着水分的蒸发, 少量食盐析出并沉在杯底。

这些食盐是从盐水里分离出来的吗? 食盐能从盐水里分离出来吗? 这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目 标】 科学概念: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知道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如: 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研究活动动, 能运用烧杯、 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 经历观察比较、 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 5

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 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难点】 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

饱和盐水、 清水、 食盐、 玻璃棒、 筷子、 放大镜、三脚架、 石棉网、 酒精灯、 蒸发皿等蒸发器材。 有关海水晒盐的资料与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 请学生观察后提问: 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 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 (增加水量) 2.按照学生的说法演示实验: 我们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 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 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水蒸发, 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 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 (学生思考) 3.继续思考:

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 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 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

(学生做解释) 二、 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判断是否食盐。

---------------------------------------------------------------最新资料推荐------------------------------------------------------

1.讲解:

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 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 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 2.出示实验装置, 介绍各部分名称。

(蒸发皿、 石棉网、 酒精灯、 三脚架) 3.教师演示实验操作, 学生观察。 4.强调实验要点:

酒精灯的构造、 酒精灯的点火方法、 酒精灯的灭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全。

5.分组观察:

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 颜色、 颗粒大小。 6.集体探讨:

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 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 它们是食盐吗? 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 说明什么?(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 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 ) 7.小结:

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三、 拓展 出示课件, 了解海水里的盐。 师:

3 / 5

盐, 它在我们生活中可真不能少。

你们知道生活中的盐从哪里来的吗? 对呀, 说起海水中的盐, 老师还要告诉同学们一个惊人的数字, 你们想听吗? 师: 关于盐, 还有很多奥秘等着同学们去发现、 去探索。 如果我们能够一如既往像今天一样, 坚持用科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 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问题, 你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蒸发 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 注重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 利用多媒体使探究活动更加顺利地进行。

让学生研究盐和水分离的方法, 让学生体验分离的过程, 从这一个过程中来观察体验实验现象, 研究实验结果, 发现规律。 而在探究过程中利用课件创设适当的情境, 并通过课件给学生补充一些必须的知识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坚持启发式, 讨论式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中坚持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引导学生自行探究、 讨论。

在讨论中,学生思维特别活跃, 有利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鼓励学生多想些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 提出了用太阳能、 过滤装置等设想, 在不断的讨论、思考中,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最新资料推荐------------------------------------------------------

在实验活动中, 采取分组制定学习任务, 分组实验和调查, 讨论, 争论和意见等合作学习方式。

小组式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事物的不同侧面, 吸收和学习别人的观点, 并对自 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质疑。

从而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得到发展。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