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复述课文大意,知道它遇到什么危险,后来又如何脱险。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乡下的田野里去走一走,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 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大家知道“稻秧”是什么意思?“脱险”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呢?学生提出疑问(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 (设计说明:在导入时可以找些稻秧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
借助课后的拼音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 2、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词语,能把这些词语读准确吗?
拼命 蛮不讲理 喷雾器 纷纷 一拥而上 气势汹汹
大夫 收拾 争吵 除草剂 (2)自己读 (3)指名读,齐读
需要注意的字音:“汹”、“涌”都是厚鼻音,“拼”是前鼻音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要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书,可以结合生字卡片,也可以设计一些小题目,让学生掌握牢固) 三、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把文章的句子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难读的句子
(1)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2)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 3、指名读,齐读,分男女同学读 4、分自然段朗读 5、点评 6、出示词语
蛮不讲理 气势汹汹 倒霉 不由分说 喘气 7、相机点拨:
蛮不讲理:粗野,凶恶,不讲道理。 气势汹汹:形容盛怒时很凶的样子。 倒霉:遭遇不好。 喘气:呼吸急促。 8、分角色朗读
(设计说明:第一课时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一步一步地熟悉文章,也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打下了基础。) 四、指导写字
1、同学们,这课的生字中有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 你们觉得在写时应提醒其他同学注意些什么呢?
注意:“显”“谁”“拼”“吵”等字是左窄又宽,“欺”左边的“其” 最后一横露出右边的部分要收缩一点。 2、学生写字
《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理解重点词句。 2、能进行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3、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感悟、理解重点词句,能进行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教学方法:
1、 紧扣词句,诵读感悟。 2、 小组合作,角色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稻秧、杂草、喷雾器大夫贴图,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一、谈话导入。
1、师:生活中谁与谁之间能够对话? 2、师:说说你读过的相关的故事。 生交流读过的故事。
师总结:这就是童话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小稻秧脱险记》。
3、板书课题:小稻秧脱险记
4、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
1、学习“遇险”部分。
(1)自读课文1、2自然段,画出你认为重要或者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词语。
(3)请大家再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想这些词语哪些是描写杂草的,哪些是写小稻秧的?
(4)指名读文,读中感悟词语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5)齐读课文1、2自然段。 2、学习“脱险”部分。
过渡:小稻秧病倒了,那么接下来他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1) 小组合作学习3到5小节,练习朗读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
A、 组内一人读喷雾器的话,一人读旁白,其他人读杂草的话。
B、 请你当小导演,提示组内小演员们表演时注意那些词。
(2) 指名小组分角色朗读,
(3) 全班交流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
A、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说:“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警觉”:警觉是什么意思,你们理解吗?
这个词语的意思很难说清楚,谁能把警觉的意思表演出来?(表演这节第1、第2句话)
B、“收拾 :收拾是什么意思?如果不会,读读课文的最后两节后回答。 你怎么懂得?
C、指导朗读有气无力说的话。理解省略号在这儿的作用,你能不能在杂草有气无力说的话中间再加上一个省略号,并读出语气来呢?(在“我们”后也可加省略号)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不一会儿,杂草纷纷倒了下去。
D、 “纷纷”:纷纷倒下理解了吗?请懂得的同学站起来,老师读课文,你们做动作。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三、总结延伸。
1、小稻秧为什么会脱险呢?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小稻秧,你最想说点什么? 引导学生要互相帮助,怀有感恩之心。
2、孩子们,小稻秧之所以能脱险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人类发明了喷雾器和除草剂,人类为了改善生存环境一直在思索着、创造着,希望大家都可以成为小小的发明家,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四、作业设计。
看图仿照课文也编一个童话故事,题目为:“小老鼠脱险记” 板书设计:
18、小稻秧脱险记
小稻秧(图)
遇险 脱险
杂草 (图) 喷雾器大夫(图)
收拾
教学反思: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很适合儿童阅读和欣赏。整篇课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在教学时第一段时,我首先让孩子们自己读书,再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等这些词语都是学生画出的不理解的词语,这也是本课需要理解的重点,这些词语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在教学时,我没有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词语的意思,也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字典上的解释,而是和学生一起表演,共同创设教学情景,借助情境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通过生动表演,轻易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这些词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