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4学年高二语文单课训练:专题二 第11课 应用体验之旅(苏教版必修5) Word版含答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踪影(zōnɡ) .B.恬淡(tián) .C.耘耕(yún) .D.初晤(wù)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跋涉 喝采 谩骂 鞠躬尽瘁 B.辽阔

揣摩 山峦 犹豫不决

折断(zhē) .

强劲(jìn) .省悟(xǐnɡ) .分泌(bì) .

风驰电掣(chè) .嬉皮笑脸(xī) .

首尾俱全(jù) .啼饥号寒(háo) .

解析:A项,“折”应读zhé;B项,“劲”应读jìnɡ;D项,“泌”应读mì。

C.山坡 采摘 内函 神采飞扬 D.重洋 漫步 游荡 首尾具全 解析:A.喝彩,C.内涵,D.首尾俱全。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1)为了________美丽的延命菊,我们俩在山坡______。

(2)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________! (3)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________我精神的抚慰。 A.采摘 徘徊 踪迹 给以 B.采撷

徘徊 踪迹 给予

C.采摘 游荡 踪影 给予 D.采撷 游荡 踪影 给以

解析:“采撷”多用于书面语,“采摘”使用范围较广;“徘徊”强调犹豫不决,“游荡”指闲游、闲逛;“踪迹”通常只能与“迹象”有关,往往适用于人或动物,彩霞则留不下痕迹,故选“踪影”;“给予”是及物动词,可带宾语,范围较广,而“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并且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接受的人。

答案:C

4.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初春时节,春风骀荡,草儿泛绿了,叶儿发芽了,真可谓春意阑珊,正适合出外踏青。 ....B.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交织,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之以往更加复杂、更加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这也使社....会公正问题更加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C.朝鲜政府、政党和社会团体5日在平壤发表联合声明,提议无条件地尽快举行朝韩当局会谈,开诚布公地讨论寻找消除误解和不信任的途径。 ....

D.《赵氏孤儿》讲述了一个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历史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奸臣屠岸贾陷害正直的赵氏,必置之死地而后快,赵氏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

解析:A.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了。阑珊:将尽,将衰。语境不合。B.统筹兼顾:统一筹划,全面照顾。C.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D.置之死地而后快: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答案:A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诗歌另有一套属于诗歌王国的语言,那是对日常交际使用的语言加以改造使之变了形的。________。读者也已习惯用超常的眼光去读诗,心理上有了相应的准备。所以在其他文体里不允许出现的句子,却可以成为诗中之佳句。

A.诗歌既遵循语言规范,又自有其超常的语言规范,或者说时时要超出语言规范 B.诗歌既遵循语言规范,又时时超出这规范,或者说自有其超常的规范 C.诗歌虽然时时超出语言规范,但又遵循这一规范,可以说自有其超常的规范 D.诗歌自有其超常的规范,它尽管时时超出语言规范,但又遵循这一规范

解析:首先要“遵循”,然后才是“超出这规范”,“超常的规范”又是对“超出这规范”的解读。

答案:B

二、阅读鉴赏(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8题。(10分)

篱笆那边 狄金森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意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6.(1)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作者选择“草莓”这个意象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两个。一是小孩子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2)“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

7.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上帝”同时也是被禁锢者,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8.如何理解“我”“可以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以爬过”,是因为“我”有追求最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结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9~10题。(10分)

渡 口

席慕蓉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 浮云白日山川庄严温柔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年华从此停顿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摘自《席慕蓉抒情诗合集》)

9.本诗是怎样写“离别”的?请作具体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离别从“轻轻抽出我的手”的那一刻开始,“思念从此生根”“年华从此停顿”,诗人运用平实的语言,细腻地勾画出离别时沉重的气氛。“热泪”不敢流出来,诗人怕添加朋友离别时的痛苦,只能“在心中汇成河流”,苦涩洗涤着自己内心深处的不舍心情。

10.本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握别、温柔、热泪、凝视„„这些伤感的词语描绘了一幅渡口送别图,诗人将“祝福别在襟上”,代替了“相送的花”,送别时痛苦而又惆怅,再次相逢的“明日又隔天涯”,真实地反映了离别时的沉重。

三、表达交流(15分)

11.下面是某校高三(6)班几位同学在毕业时和班主任畅谈友谊时,对“友谊”的不同表

达。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两句运用比喻、结构相似、基本符合人物身份的句子。(6分)

班主任老师说:友谊是一束心灵碰撞出的火花,能照亮生命的每一站航程。 语文课代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课代表说:友谊是一道万能的公式,能化解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化学课代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友谊是一首激情洋溢的诗歌,能让灰暗的心情变得亮丽。 友谊是一种超强的催化剂,能让不可调和的物质融为一体。

12.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内容,使上下文结构相同、内容相关,从而构成一首优美的小诗。(4分)

撷取春光里最美的一朵花捡拾秋风里最红的几片叶 编织成生命的风铃让幸福快乐永远伴随着你

解析:注意画波浪线句中的动词“撷取”、“捡拾”,表示季节的春、秋及代表性的景物“一朵花”、“几片叶”。

答案:(示例)采摘夏夜里最亮的数颗星 掬起冬晨里最纯的半捧雪 13.将下列五个短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5分) (1)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 (2)失去了希望,生命就会枯萎。

(3)人一切都可以失去,惟独不能失去希望。 (4)它是生命的源泉和阳光。

(5)黄金象征财富,但却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要通读各句,找出语段的中心或话题,选定首句,再抓住前后照应的词语。通观五句话,中心话题是财富、希望。(5)总领全段,注意后半句的“但却”的转折,那么,什么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自然(1)回答了这个问题,接着(4)强调了它的重要性,所以(3)说明它不能失去,(2)说明失去它的后果。

答案:(5)(1)(4)(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