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服务贸易论文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15-2016学年国际服务贸易结业论文

河南省新兴服务业研究

姓名:杨方 学号:1303415035 班级:133811 任课老师:张永梅

河南省新兴服务贸易研究

摘要:河南的服务业比重居全国最末位。本文分析了河南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服务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服务业整体素质不高,新兴服务业的技术含量不高,产业竞争力弱,关联度较低,严重制约着河南经济的发展。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是河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盛由之路。因此,解放思想,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大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人才培育,为新兴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推进金融创新、大力发展中小服务业 、以旅游业发展为龙头,以引进新型业态为抓手,,以体制改革为手段,以发展中介服务为基础,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及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促进河南省新兴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兴服务贸易 河南 现状研究 问题 对策 一、河南新兴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总量不足,结构偏低。

2004年末河南新兴服务业共有法人单位1 6516个,就业人员69 .37万人,全年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11232.6亿元.分别为服务业总量的9. 3%、1 3 .1%和27 4%.而全国新兴服务业相同指标占服务业的比例分别为11 9%、20 .1%和30.7%,高出河南2 .6%、7 .0%和3 .3%。在河南现代服务业中,除了较传统的金融业主营业务收入占59. 59%居于支配地位,法人单位比重和就业人员比重都高于全国水平外.其他产业部门.特别是在现代服务业中起核心作用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相对薄弱。河南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法人单位数、就业人员数和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现代服务业总量的比重分别是0.9%,1 .3%和0. 97%,分别比全国0. 5%、1. 4%和1 2. 57%。

(二)市场化程度不高。

发展现代服务业.离不开众多充满活力的竞争性企业参与。河南现代服务企业共有10922个,市场化程度66 .1%,比全国78 .6%低11. 5%,在现代服务企业就业人员为69 .37万人,市场化程度为79. 5%,比全国85 .6%低5. 8%。说

明河南有33 9%的现代服务业法人单位是行政事业单位,它们占据法人就业人员的20. 5%.服务业务的计划色彩还比较浓厚。河南现代化服务业中.除了金融业市场化程度略高于全国以外。其他产业部门均低于全国水平。其中,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法人单位市场化程度仅为61. 2%和28 .3%.分别比全国低17 .9%和23. 8%;就业人员市场化程度仅为68.6%和41 .6%,比全国低1 6. 4%和9.8%。

(三)企业盈利能力较弱,经营风险偏大。

总体上看,河南现代服务企业除了所有者权益报酬率6. 47%,略高于全国0.37%外,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销售利润率分别为0. 44%和3. 84%,相当于全国的39. 3%和38 .9%。影响河南现代服务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企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企业的盈利能力低。河南房地产企业的资产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主营业务销售利润率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3 .6%、13 .4%和2. 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企业仅为全国水平的21. 1%、20. 6%和20.0%。河南现代服务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93. 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 1 .7个百分点,经营风险偏大。主要原因是金融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9 97%,高于全国水平4 .49%。

二、河南新兴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比重偏低。

21 世纪初,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由 )100多年前的 20多增长到60%—70%,世界服务业平均比重已经超过 60%,其中中等收入国家的比重也达到 50% 以上。2005 年我国的这一比重为39.9%,而同期河南的比重仅为 30.0%,两者相差了近 10个百分点。其中,全省的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科研综合技术等新兴服务业,2005 年创造的增加值为707.7亿元,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 22.2%,占全省GDP的比重为 6.7%。河南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 的比重偏低,规模较小。

(二)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较低。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河南传统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较高,而新兴服务业的比重偏低。特别是那些代表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比较优势的金融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产业层次亟待提升。2005 年,河南的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5大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总量的比重为48.1%,远远超过新兴服务业的比重。相对应的是全省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金融、保险业的比重只占全省的服务业的5.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 4.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占4.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 )1.0%。

(三) 新兴服务业就业劳动力占全部就业劳动力的比重过低。

2005年 河南服务业就业劳动力占就业劳动力比重为22.5%,中部六省中倒数第一,比中部地区最高的湖北省低了近 1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近9个百分点。

(四) 新兴服务业的技术含量不高,产业竞争力弱,关联度较低。 总体来看,新兴服务业的技术含量仍然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下。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难以与当前全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结构发展方向相匹配。

(五)在市场化改革方面,河南新兴服务业的进展缓慢。

竞争不够充分,生产效率低下,公益性服务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地区差别较大。加上受服务业人才职业化机制不畅的制约,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成本昂贵,这些都导致了全省新兴服务业的竞争力较弱。 三、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新兴服务业不仅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投资环境、强化城市功能的关键领域。新兴服务业的政策还不

够完善、总量还不够大、结构还不够优化、竞争力还不够强。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解放思想,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转变思维观念,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转变“重投资轻消费、重工业轻服务业、服务业只是为工农业服务”的传统思维理念,充分认识服务业的重要作用。金融、保险、法律、咨询信息、物流、会计等服务业的发展作为中部欠发达的农业大省,河南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克农意识和计划体制的束缚,不断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

(二)大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调查数据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质量令人担忧,需加大发展力度,积极支持和引导其与信息化、智能化、知识化等现代化工具深度融合起来,促进传统服务业向新兴服务业转变;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占比较小,对服务业的支撑引领作用不强,需加大政策和资金等支持力度,促进其跨越发展。

(三)加速人才培育,为新兴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业人才,为新兴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制定新兴服务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人才合理流动机制,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积极推进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大力引进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国际贸易、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等管理、科研技术人才,为新兴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积极引导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增设新兴服务业紧缺专业,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本地服务企业联合办学,鼓励服务业企业、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多渠道进行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构筑新兴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

(四)推进金融创新,大力发展中小服务业

推进金融创新,切实解决中小服务业发展融资难问题。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对中小服务业的金融服务,加强对中小服务业融资的政策引导,完善中小服务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推进中小服务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调动金融机构服务中小服务业的积极性。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中小服务业金融产品创新,鼓励商业银行对有担保的中小服务业贷款简化业务流程,并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鼓励银行建立中小服务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开展中小服务业信贷资金需求调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切实解决中小服务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五)以旅游业发展为龙头,优化服务业产业要素环境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着力完善交通道路、电力通信、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业发展硬环境。依托现有旅游产品,加快旅游产品升级改造,完善旅游配套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内涵,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整合和改造力度,培育和发展具有影响力的名优市场和区域性骨干市场,提高市场建设的档次和管理水平,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以大中型批发市场为龙头,各类专业市场为骨干,结构完善、设施先进、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管理规范,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通过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促进、带动新兴服务业产业要素的协调发展,提高新兴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

(六)以引进新型业态为抓手,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积极引入新的经营方式、服务理念和服务产品,确立连锁经营在新兴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建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引导中小服务企业加盟连锁店。加快推进经营产品的多样化,加快形成大型综合性商场、大中小型超市、精品专卖店、特色店、专业店、便民店等多样化、多层次的业态结构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大力发展品牌经营、总经销、总代理、特约经销、租赁业务、信用消费等现代营销方式。依托区域产业经济优势,制定现代物流规划,推进物流配送产业化、社会化进程,支持连锁和配送企业发展配送中心,扩大物流配送范围,开展社会配送,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流通效率。加强物流业行业监管,形成适合行业特点、规范的物流行业监管办法,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物流

业市场体系。同时,鼓励服务企业积极发展网上商店、网上交易,推进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的应用,加快物流的信息化进程。

(七)以发展中介服务为基础,加快服务业产业化进程

要高度重视中介服务机构对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作用,加快中介机构的市场化程度。在现有研发中心的基础上,加快科研服务类中介机构的发展,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促成这类企业研发中心从企业部门中剥离,引导其向独立的中介服务机构转变。通过实行“科研代理”等市场化运作机制,将企业的科技需求推向市场,实现企业科研市场化和产业化,提高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根据服务业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信用评定、会计核算、保险、评估、拍卖等中介服务,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的执业行为,充分发展中介市场主体的服务功能。通过中介服务的市场化来推进房地业、金融、科研、信息、商务等新兴服务业的产业化,促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八)以体制改革为手段,完善教育卫生服务网络体系

积极鼓励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投资发展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基础教育资源整合,强化多元投入,优化学校布局,引导教育资源合理流动;完善教育结构,创新教育管理、评价机制,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卫生服务网络,鼓励民资、外资投资特需和专科医疗服务,逐步形成医疗机构所有制形式多元化格局。同时,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深化卫生运行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九)以信息网络为支撑,着力提升服务业产业档次

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按照建设“高效、快捷”的政府公共服务的要求,加大信息网络等科技在服务业中的运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增加其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依靠信息网络技术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和结构升级。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管理方式的转变及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透明的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桂朵 推动河南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建议[期刊论文] -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3)

2.高博 河南省创新能力与现代服务业配置关系研究[期刊论文] - 科技创业月刊 2010(09)

3.赵凯 河南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互动关系研究[期刊论文] - 经济经纬 2009(02)

4.王然 河南第三产业发展与促进就业问题研究[期刊论文]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03)

5.吴希 河南省第三产业贡献力的区域分析[期刊论文] -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6)

6.陈轶丽 抓住机遇,促进河南服务业快速发展[期刊论文] -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09)

7.徐国祥常宁:现代服务业统计标准的设计,统计研究[J],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