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换向中转平台[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华佗健康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417675 U(45)授权公告日 2018.05.29

(21)申请号 201721235593.5(22)申请日 2017.09.25

(73)专利权人 浙江凯乐士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亚太路

705号3FA03-06-64(72)发明人 沈鹭 谷春光 杨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胡彬(51)Int.Cl.

B65G 1/0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换向中转平台(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向中转平台,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辊筒输送线,且机架上设置有若干块用于配合穿梭车存取货物的承载板,单块承载板位于辊筒输送线的相邻辊筒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承载板能上下移动,且承载板能沿辊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承载板移动的平移升降机构。所述一种换向中转平台采用辊筒输送线,并在辊筒输送线的相邻辊筒的间隙中布置承载板,承载板能够升降,进而可方便的与用于取送货物的穿梭车对接,且承载板能够平移,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货物在进入或运出时与换向中转平台产生的摩擦,有效避免货物损坏,并可延长货箱的使用寿命,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CN 207417675 UCN 20741767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换向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辊筒输送线,且机架上设置有若干块用于配合穿梭车存取货物的承载板,单块承载板位于辊筒输送线的相邻辊筒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承载板能上下移动,且承载板能沿辊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承载板移动的平移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升降机构包括承载架、电机、主动轴、从动轴,所述电机通过同步带、同步轮组件与主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通过摇杆组件与承载板连接,所述从动轴通过摇杆组件与承载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向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组件包括摇臂,所述摇臂的一端固定于主动轴/从动轴,其另一端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上安装有传动轴承,所述传动轴承与承载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位于辊筒输送线的侧端设置有第一挡板,且机架上位于辊筒输送线的输送端端头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沿辊筒的径向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挡板沿辊筒的轴向方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有无货物的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支撑地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输送线包括若干个主动辊筒及若干个从动辊筒,所述主动辊筒、从动辊筒交替布置。

2

CN 207417675 U

说 明 书一种换向中转平台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向中转平台。

背景技术

[0002]仓储物流,就是利用自建或租赁库房、场地,储存、保管、装卸搬运、配送货物。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现有仓库通常采用多层货架垂直存储,进而不可避免利用提升机构、穿梭车及换向中转平台实现货物进入与运出。然而,现有货物在进出换向中转平台时,易与换向中转平台之间发生摩擦,进而对货物表面有一定的磨损,尤其是重复使用的货箱,经多次重复磨损后需要定期更换,造成了成本上的浪费,由此,急需解决。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换向中转平台,以解决现有货物在进出换向中转平台时,易与换向中转平台发生摩擦,进而对货物表面造成一定磨损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5]一种换向中转平台,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辊筒输送线,且机架上设置有若干块用于配合穿梭车存取货物的承载板,单块承载板位于辊筒输送线的相邻辊筒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承载板能上下移动,且承载板能沿辊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承载板移动的平移升降机构。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移升降机构包括承载架、电机、主动轴、从动轴,所述电机通过同步带、同步轮组件与主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通过摇杆组件与承载板连接,所述从动轴通过摇杆组件与承载板连接。[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摇杆组件包括摇臂,所述摇臂的一端固定于主动轴/从动轴,其另一端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上安装有传动轴承,所述传动轴承与承载板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位于辊筒输送线的侧端设置有第一挡板,且机架上位于辊筒输送线的输送端端头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沿辊筒的径向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挡板沿辊筒的轴向方向布置。[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有无货物的传感器。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支撑地脚;进而可调节换向中转平台的高度实现与其他机构的对接。[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辊筒输送线包括若干个主动辊筒及若干个从动辊筒,所述主动辊筒、从动辊筒交替布置。[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换向中转平台采用辊筒输送线,并在辊筒输送线的相邻辊筒的间隙中布置承载板,承载板能够升降,进而可方便的与用于取送货物的

3

CN 207417675 U

说 明 书

2/3页

穿梭车对接,且承载板能够平移,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货物在进入或运出时与换向中转平台产生的摩擦,有效避免货物损坏,并可延长货箱的使用寿命,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向中转平台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移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0016]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换向中转平台,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支撑地脚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辊筒输送线3,且机架1上位于辊筒输送线3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挡板15,且机架1上位于辊筒输送线3的前端端头设置有第二挡板16,所述第一挡板15沿辊筒的径向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挡板16沿辊筒的轴向方向布置,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有无货物的光电传感器4,且机架1上设置有4块用于配合穿梭车存取货物的承载板5,单块承载板5位于辊筒输送线3的相邻辊筒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承载板5能上下移动,且承载板5能沿辊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承载板5移动的平移升降机构,所述平移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机架1上的承载架6,所述承载架6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7、从动轴13,且承载架6内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同步轮9,所述主动轴7上连接有从动同步轮10,所述主动同步轮9通过同步带11与从动同步轮10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7通过摇杆组件与承载板5连接,所述从动轴13通过摇杆组件与承载板连接,所述摇杆组件包括摇臂14,所述摇臂14的下端固定于主动轴7/从动轴13,其上端连接有销轴12,所述销轴12上安装有传动轴承,所述传动轴承的内圈与销轴12相连,且传动轴承的外圈与承载板5固定连接。[0017]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承载板5设置为4块,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承载板5的数量根据货物的规格而定,相应的,主动轴7上摇杆组件的数量与承载板5数量相对应,从动轴13上摇杆组件的数量与承载板5数量相对应。[0018]本实施例中,主动轴7、从动轴13配合承载板6、摇臂14形成四连杆机构,具有传动稳定、可靠的特点,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0019]本实施例中,辊筒输送线3包括若干个主动辊筒及若干个从动辊筒,所述主动辊筒、从动辊筒交替布置,且承载板5设置于主动辊筒、从动辊筒之间的间隙中,承载板5下降后的高度不高于主动辊筒的高度,同样的,承载板5下降后的高度不高于从动辊筒的高度,进而使得货物能够轻松进入换向中转平台,与此同时,承载板5上升后的高度能与穿梭车齐平,实现对接,且承载板5上升后的高度高于主动辊筒的高度,并高于从动辊筒的高度,从而使得货物能够轻松脱离换向中转平台。[0020]工作时,电机8带动主动同步轮9旋转,主动同步轮9通过同步带11带动从动同步轮10旋转,进而带动主动轴7转动,主动轴7的转动带动其上的摇臂14转动,由于摇臂14的上端与销轴12相连,销轴12与传动轴承的内圈相连,传动轴承的外圈与承载板5相连,因此,摇臂14的转动使得承载板5在升降的同时实现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可有效避免货物的滑

4

CN 207417675 U

说 明 书

3/3页

移对货物表面的摩擦,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0021]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

5

CN 20741767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6

CN 207417675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