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语文试卷

来源:华佗健康网
 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 2014年3月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多彩的童年令人流连:可以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聆听常妈妈讲美女蛇被飞蜈蚣吸去脑suǐ( )的惊险故事,可以去贾平凹的《月迹》坐在沙滩上jū( )着沙儿欣赏中秋的一轮明月,可以去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因为第一天上幼儿园而哭声liáo( )乙文: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1)甲乙两文分别出自名著《 》和《 》。(2分) (2)甲文中的“他”指 ,乙文中的“石猴”指 。(2分) (3)“他”和“石猴”的共同特点是都富有正义感,请各简要叙述一个能体现其富有正义感的情节。(2分)

亮却并无伤感,同样也可以去宋学孟的《柳叶儿》以爬上高树来chěng( )能。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嫦娥。”奶奶说。

B. 一个不读书的人,他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C.央视今年315的主题是《让消费更有尊严》。

D. “真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他微微一笑,露出白亮亮的牙齿,忽然又叹息一声:“哎,谁又不是这样呢?”

3.下列各句中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们兴化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政府在政务微博上所发布的信息是否准确,是保证政府公信力不受伤害的关键。 C.经济的高速度,带来环境的高风险,这是不争的事实。

D. 苏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4、默写。(8分)

① ,可笑不自量。 ②及次日临政, 。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 。

④他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 ,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⑤唐代诗人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中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两句诗是:“ , 。”

⑥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自然理趣,暗示时光流逝的两句诗是:“ , 。” 5.名著阅读。(6分)

甲文:他脸色黝黑,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只见他上身穿件黑色绒布紧身衣,下身是条宽大短裤,脚蹬肥大长统靴,还背着大红肩带,腰带上挂着马枪,身边还别了把用损了的短剑。那顶垂边的帽子上飘着翎毛,黑旗迎风招展,上面交叉着骷髅头和白骨。

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8分)

在《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两个小孩为太阳究竟是早上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的问题各执一词,面对这一问题孔子也无法决断,于是遭到了两个小孩的嘲笑。

⑴其实,孔子这样处理问题一点也不可笑,相反却反应了孔子身上所具有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请说说孔子身上具有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可以用《论语》里面孔子孔子教育其弟子的一句话来回答,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2分) (2)假如你在现场,你该如何劝止两个小孩嘲笑孔子?(3分)

(3)假如你是孔子东游的随行记者,目睹了孔子在“两小儿辩日”事件中“不能决”的表现,觉得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新闻,准备采访孔子,请问你想提什么问题?(3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常建(唐)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第7题。(6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展现的环境特点是( )(2分) A.凄清 B.清幽 C.神秘 D.荒僻

(2)很多人认为,这首诗的尾联与南朝梁王籍的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说说支撑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2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第1页

(二)阅读《陨星①》,完成8—11题。(14分) (4)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据统计,大约80%的感染者此前较近时间内有禽类接触史。H7N9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可导致感染,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可被杀死。

(5)值得庆幸的是,尽管从理论上来说,随着病毒的变异,H7N9病毒可能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但目前只发现经家禽传染给人的病例,还没有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我们治平元年,常州日禺②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篱笆)皆为所焚。

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③为之传甚祥。

①选自沈括《梦溪笔谈》;②日禺:日落;③王无咎:人名。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加点字(4分)

①乃.一大星 ( ) ②是.

时火息 ( ) ③游人到则发.视 ( ) ④至今匣.藏 ( )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例句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重亦如之

A.州守郑伸得之(《陨星》) B.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C.至之市(《郑人买履》) D.又久之(《陨星》) E.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王 无 咎 为 之 传 甚 祥 10.翻译句子。(4分)

①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

②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1.文中描写陨石,依次概括介绍了陨石的声音、大小、 、 和重量。(2分) (三)阅读《H7N9禽流感》,完成12—14题。(10分)

(1)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报,自2013年4月首次发现H7N9型禽流感起,截至2014年3月7日,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总计384例,其中死亡100例。病例分布于浙江、广东、上海、江苏、福建等15个省级行政区。

(2)H7N9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会因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而死亡。H7N9禽流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乃至引发恐慌情绪,深入认识H7N9禽流感疾病,预防H7N9禽流感,成为当务之急。

(3)常见易感动物为鸡、鸭、鹅等,且多为隐性感染,其他如孔雀、鹌鹑、鸽等也较容易感染。水禽与旱禽同场混养可造成交叉感染,野生与养殖水禽可通过使用共同水体传播,另外禽流感还可能感染猪等家畜。

坚信,随着相应医疗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预防疫苗研制的稳步推进,这一传染性疾病将得到根本性控制。

(6)当然,我们也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

12.第(1)自然段中带下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3.第(4)自然段中 “主要”一词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14.第(6)自然段中省略号部分省略了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具体措施,请结合全文及你自己的理解,写出两项具体、有效、易操作的预防措施。(4分)

(四)阅读《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完成15—17题。(10分)

(1)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2)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3)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例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证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4)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5)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如,十六、七岁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

第2页

(6)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7)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3分)

16.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女孩准备离开了。注定买不下它。不如早点儿走开好。 女孩刚走开,中年人已摘下黄纱巾,并追上女孩。 孩子,送给你吧,收下。你围上它肯定好看。

女孩一愣。

不,我不能白收人家的东西。女孩毫不犹豫地说。 收下,是我愿意送的。我自愿的。

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 女孩跑开了。

17.第(7)段中的“草地”和“瘦马”分别比喻什么?(4分)

(五)阅读《黄纱巾》,完成18—22题。(20分)

女孩放学要经过一个小小的服装市场。 女孩看见并喜欢上了一条黄纱巾。 女孩停住不走了,呆呆地看。 卖货的是一个中年人。

买下吧,孩子。就剩这一条了,只卖10元钱。 女孩无奈地摇摇头。钱,女孩没有。

可以向家里要嘛,我给你留着。看得出你很喜欢它。 女孩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整个晚上,女孩都下定向家里要钱的决心。

最终,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 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

女孩再走过小市场时,老远就看见黄纱巾还在那儿飘舞着,像一只黄蝴蝶。女孩远远看了一会儿,才慢慢走近。 带钱来了吧? 女孩摇摇头。

中年人抚摸着这条黄纱巾又看看女孩,并想象了一下。觉得女孩与黄纱巾搭配在一起是很绝巧的组合,就很替女孩惋惜。

你喜欢它,没错? 嗯。女孩认真地点点头。

女孩又回头说,反正站在楼上也能看见它。能看见它。就很好了。 中年人立在那儿。

从此,女孩不再从那里经过。注定买不下它,绕开它不是更好吗?女孩写作业累了就往楼下看看,看看那条在微风中舞动的黄纱巾。

许多天过去了,那条黄纱巾仍旧挂在那里。它为什么一直挂在那儿没人买?那条黄纱,装饰了女孩的梦。

其实很简单,中年人挂了个标签在旁边。标签上写着:永不出售。 18.贯穿这篇微型小说的线索是什么?(2分)

19.补充故事情节。(6分)

①【女孩: 】——②女孩:买不起黄纱巾——③中年人:为女孩买不起黄纱巾而惋惜——④【中年人: 】——⑤女孩:拒绝接收黄纱巾——⑥【中年人: 】

20.“ 女孩停住不走了,呆呆地看”一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1.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22.有人认为这篇微型小说的主人公是女孩,也有人认为是中年人。你认为主人公是谁?有何依据?(4分)

第3页

三、作文(60分)

请以“有一种爱,叫牵肠挂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写记叙文,写出事情的来龙去脉,要有细节描写,写出真实感受。

⑵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⑶书写工整规范。(4分)

600 第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