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限时小卷(二十九)
限时小卷(二十九)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限时:______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相应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2分)
1.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2.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透露出诗人早春之行的喜悦之情。
4.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面对离别表达出乐观和坚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日计不足,岁计有余”,点滴努力的慢工足能累积起惊人的成绩。②近代学者杨树达就曾将其书斋命名为“积微居”。③在那里,一张张学术资料卡片如百川汇海,最终成一部部的传世佳作。④静心做人、沉潜做事、久久为功,这难道不是最朴素的方法论________(, ?)不是成功的最佳睫径吗? (1)“沉潜”中“潜”的读音是“________”。 (2)④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________”。 (3)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④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5)根据积累,写一句和“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表达意思类似的话(诗歌、谚语、俗语、成语皆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拟人——雨点不住地打着, 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B.比喻、夸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C.反问——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D.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双脚,正像是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7.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说:“我叫到谁,谁进去,没叫到的都老实待着!” B.公交车司机对一个刚上车的老人说:“老头儿,赶紧找个座儿坐下。你摔了,我可不负责啊!”
C.爷爷不会操作智能手机,弟弟于是耳提面命,手把手教爷爷发短信。 D.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8.请你参加以“低碳生活 有你有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 表达见解】探究下面市民看“低碳社会”的调查图,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的见解。(2分)
关于“低碳生活”谁是主体问题的调查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 宣传低碳】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 采访专家】你校王老师在生活中可谓是低碳生活能手,班里派你为代表去采访他,你将提问什么问题?(至少写出两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可据理臆断欤
2.枯藤老树昏鸦
3.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4.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5.(1)qián (2)捷
(3)在那里,一张张学术资料卡片如百川汇海,最终融汇成一部部的传世佳作。 (4)?
(5)积少成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C 【解析】一问一答,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手法。 7.D
8.(1)【活动一 表达见解】示例:“低碳社会”的创造需要从个人做起,个人是主体,同时也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只有三方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实现“低碳社会”。
【解析】由图可知,关于“低碳生活”谁是主体问题的调查,有49%的调查对象认为个人是“低碳生活”的主体,26%的调查对象认为政府是主体,25%的调查对象则认为是企业是主体。这些数据说明,人们能够意识到“低碳生活”与个人息息相关,需要从个人做起,同时,政府和企业的参与也很有重要。据此,围绕“低碳社会”“低碳生活”的中心表达见解即可。
(2)【活动二 宣传低碳】示例:节能是一种美德,环保是一种时尚 用低碳清新城市,用绿色装饰地球
【解析】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低碳生活 有你有我”,宣传标语的内容要紧扣主题,达到号召大家共同参与这一活动的目的。拟写时可使用修辞手法。组织答案时要注意语言应简洁有力,既有号召性又不啰嗦。
(3)【活动三 采访专家】示例:①王老师,您是如何看待低碳生活的?②王老
师,您都从哪些方面践行低碳生活?③王老师,您的低碳生活小窍门有哪些? 【解析】提出采访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明确采访对象,用对称呼“王老师”,从题干可知是学生采访老师,因此提问中必须使用“您”字;二、明确采访主题,此次活动的主题是“低碳生活 有你有我”,采访的对象是低碳生活能手,因此,问题必须围绕低碳生活和对方的观点、做法、经验等来设置;三、题干要求“至少写出两条”,因此答案中至少要给出两种不同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