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1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我国东部地区菜城市2015- -2030 年空间布局规划。近年来,随着高铁站建立,该城市实施跨江发展,修建了多条跨江隧道,重点发展河流南岸新区。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促进河流南部和北部地区经济广泛合作的主导因素是( ) A.资金 B.交通 C.劳动力 D.市场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商业综合体中,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布局现代化工业园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芍药为多年生草本花卉,喜光照、耐旱,植株在一年当中随着气候节律的变化而产生阶段性发育变化,主要表现为生长期和休眠期的交替变化。休眠期的春化阶段要求在0°C低温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然后混合芽防可萌动生长。“北种南移”的芍药在杭州园林栽种时出现块根腐烂和开花遥年变差现象。据此完成4~6题。
4.芍药“北种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芍药生长需水少 B.南方花卉种类少C.芍药观赏价值高 D.南方育种水平高 5.芍药在杭州园林栽种时出现生长不良.是因为( ) A.夏季高温造成块根腐烂 B伏早天气降低开花质量
C.冬季温嗳植株休眠缩短 D.光照不足花期时间缩短, 6.要克服芍药“北种南移”的栽种困境,可以( ) A.向南扩大种植范围 B.推广销售鲜切花蕾 C,采用棚内盆栽模式 D.培育低需冷量品种
2020年11月1日,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七人普”)正式开启,和以往相比,普遍存在的“人户分离\"现象仍然为人口普查带来困难(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但这次人口普查有所不同的是,全国700多万名普查员将在这天开始走入千家万户。逐人连项开展普查登记,并全面采用电子化方式开展,直接实时上报数据。通过细致划分普查区域、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等方式,确保普查登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据此完成7~9题。
1
7.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旧城的危房改造 ②经济的快速发展
③严格的户籍管理 ④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8.“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安徽省 B.四川省 C.上海市 D.黑龙江省
9.“七人普”中,通过细致划分普查区域、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等方式,确保普查登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在下列技术中,为细致划分普查区域提供资料的主要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北斗导航系统 D.数据可视化
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山高谷深,地理环境独特。图2为横断山区南段某区域河流的景观。据此完成10~12题。
10.该河段的主要补给方式
A.季节性积雪融水 B.冰川融冰 C.大气降水 D.地下水 11.塑造横断山区地形格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 D.冰川沉积
12.造成图示河段河床宽而浅的主要原因 ①河床岩性坚硬 ②河床坡度平缓
③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④河岸土石疏松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图3示意某地区某日在某天气系统影响下9时近地面(甲)、9时500米高空(乙)、13时近地面(丙)水平面上等温线分布。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2
A.北半球冷锋 B.北半球暖锋 C.南半球冷锋 D.南半球暖锋 14.该时段内M地
A.晴转多云 B.风向不变 C.气压升高 D.气温回升 图4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方向植被类型分布,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山地海拔1000米处植被类型应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寒温带荒漠
C.寒温带草原 D.寒温带针叶林
16.造成该山地南北坡海拔1 500米处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67年,巴西政府批准设立马瑞斯自由贸易区,欧美日等国在此自由贸易区从事工业生产活动多年.1998年.我国某知名空调企业凭借其优良品质,打开巴西市场的大门,2001年在马瑙斯自由贸易区建立第一个海外空调生产基地,实行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企业以巴西籍员工为主,中方员工比例多年来严格控制在5%以内且以管理人员为主,该企业在巴西东南部城市建立了多个安装技术培训中心。图5为巴西人口分布图。
(1)简述该企业严格控制中方员工比例的原因。(6分).
(2)说明该企业在巴西东南部建立多个安装技术培训中心的目的。(6分) (3)简述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对该空调企业的意义。(6 分)
3
18.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咸海和巴尔喀什湖都是封闭型内陆湖泊,在其各自的长期演变中有很多的相似与不同。1989年,咸海分裂为大咸海和小咸海。伊犁河的入湖径流量占巴尔喀什湖总入湖径流量的78%左右,在20世纪80年代,巴尔喀什湖流域出现过生态问题,尤其是1970年卡普恰盖水库蓄水后,破坏了为鸟类和鱼类提供栖息地的巴尔喀什湖湿地。巴尔喀什湖水位波动起起伏,却没有分裂成多个湖泊,图6示意咸海与巴尔喀什湖的位置,图7为1810- - 2006年的咸海与巴尔喀什湖的水位变化
(1)推测1970年之后巴尔喀什湖没有分裂成多个湖泊的原因。(6分) (2)列举巴尔喀什湖可开发的地理研学旅行项目主题。(8分) (3)推测巴尔喀什潮湿地出现生态问题的原因。(10分) 19.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理古城昼夜风向变化显著,夜间降雨日数多。2021年1 月24日上午,小明和几位同学到大理古城游玩,12时左右到达洱海西侧某大学古城校区时,感觉风力稍大,风向稳定,略有寒意。图8为大理古城周边地形,图9为古城校区位置,图10为沿北纬25.7°线经大理古城的地形制面图。
(1)请在图9中用箭头绘出古城校区(黑点处)12时的主导风向,并说明该风向的判断理由。(5分) (2)请在图10三种不同线型上用箭头标注气流运动方向,并简述绘制的理由. (5分)
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B C A C C 6-10 D A C B C 11-16 B B B D C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3小题,共52分)
17.(1)企业管理水平高,需要的管理人员较少; (2分)方便员工之间交流沟通,便于管理; (2分)避免文化冲突。(2分)
(2)提高安装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2分)应对庞大的市场需求; (2分)拓宽巴西东南部的市场。(2分)
(3)提升企业生产能力; (2分)提高国际市场影响力; (2分)促进企业生产“本土化”,更好地服务市场。(2分)
18. (1)巴尔喀什湖湖水深度大; (2分)伊犁河径流量稳定(年际变化较小); (2分)湖区蒸发量与湖水补给量差异小(湖水水位变化小)。(2分)
(2)湖水盐度测定(巴尔喀什湖湖水盐度及东西差异);湖岸风力作用地貌形态研究;入湖水量季节变化的原因探究;湖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研究;巴尔喀什湖湿地生态环境研究等。(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3)全球气候变暖,使中亚气候更为干旱,蒸发加剧,湿地水量减少;受气候影响,巴尔喀什湖水量出现周期性波动,影响湿地生物多样性;卡普恰盖水库蓄水,造成入湖水量减少,湿地水量减少;伊犁河流域农业用水增加,导致湿地供水不足,湿地面积缩小;污水排放造成湿地水体污染,破坏生态环境。(每点2分,共10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19.(1)
(东南或偏东风)(2分)
理由:12时,(古城校区)陆地升温快于洱海(湖泊),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洱海表面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水平方向上近地面气流从洱海向古城校区运动; (2分)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南风(偏东风)。(1分) 向古城校区运动: (2 分)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南风(偏东风)。(1 分) (2)
(3分,3种不同线型箭头标注正确各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理由:大理古城地处周围山地环绕的山谷之中,位于点苍山与洱海之间,受山谷风和湖陆风影响; (1 分)夜间盛行山风和陆风。(1 分)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