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经济,不只是“吃吃喝喝”
祈福弘扬传统\"文化活动;福州推出登高赏月、 古厝赏月、露营赏月等12条赏月主题旅游线路、20
余场文旅节庆活动;在武汉、西安、重庆、厦门、 成都等城市,夜幕下的商圈、景点纷纷变身网红打
卡地...
随着夜间经济的发力,近来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文旅消费成为\"夜宵\"以外新的风口。“月光消费”需求井喷9月130,正值中秋节,在广东佛山市的一家
建筑企业从事设计工作的王永明,因为加班无法回 河北老家。正愁下班后不知道该干啥,手机里一个
学习平台APP首页推荐的一篇文章吸引了他。这篇文章题为《夜宿图书馆你试过吗?广东佛 山文旅产业探索\"夜间模式\"》,介绍了佛山顺德
图书馆推出的夜间活动\"奇妙夜之中秋十二时 辰\"。看完文章后,王永明决定和朋友去一探究 竟。\"以前下班或放假,除了和朋友们喝酒吃饭、
K歌外,几乎很少有其他活动。时间久了,也觉得
没意思,再说晚上吃多了也不健康。\"王永明说, 领略了顺德区图书馆的夜间文化节目后,他感到耳
目一新。和王永明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城市
夜间消费的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
来,夜间文化旅游成为丰富游客消费体验、促进消 费稳定增长的重要抓手,消费者的群体规模、消费 产值、用户画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良辰文旅公
司市场品牌负责人何海涛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
采访时表示。近期发布的《201 9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
显示,夜间是消费的\"黄金档\"。报告称,21时〜
22时是淘宝成交最高峰,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比例
超过36%。23时到次日凌晨3时,数万人在天猫\"熬最晚的夜,买最贵的眼霜\"。19时到次日早晨
6时,在传统信用机构的休息时段,网商银行的小
微借贷占比高达26%。此外,还有不少机构的报告显示,在互联网经
济带动下,夜间餐饮消费增长迅速,同时,观影、
观演等文化消费正成为夜间消费的新内容。多地出台政策助力夜间文旅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
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鼓励有 条件的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开 展夜间游览服务。根据《意见》,到2022年,全国将建设200个 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同时,各地将丰 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
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连日来,有关夜间经济的制度设计正不断转化
为现实。日前,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发布
消息,该部门收到了文化和旅游部复函,允许海南 在重点旅游区内设置通宵营业的娱乐演艺场所。随
后,海南多个景区接连推出海岛露营、夜间演出、 乘船夜游等多种形式的夜间旅游产品,以延长游客
驻留时间、提高过夜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底,陕西、辽宁、甘
肃、山东等多地为推动旅游\"夜经济\"密集出台各 种措施。其中,陕西西安趁《长安十二时辰》热播
October. 2019 CHINA GLOBAL BUSINESS 23CONOMIC VIEW丨经济视点之际,延长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白鹿原影视城、西 安秦岭野生动物园等多家景区的开放时间,开设夜 场活动,增加多个夜间旅游消费项目。\"从政策层面看,近期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
密集出台的鼓励夜间旅游发展相关政策,正在汇聚 成为夜游行业发展的强大动能。\"何海涛认为,夜
间经济席卷市场,文旅将成为其中的重头戏。有业内人士表示,伴随消费升级和进入大众旅
游时代,游客更渴望深度体验当地文化,相较于白 天走马观花式的观光体验,夜晚更有休闲情调,更 符合休闲需求。随着消费群体日益年轻化,我国夜 游产品业态将更加多元。\"夜间文化旅游的井喷已经蓄势待发,夜游产
业将成为驱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空载体,成为撬动 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何海涛表示。需打造综合性夜游产品随着夜游经济走热,各地不断推出新的激励政 策,各路资本也抢滩涌入,夜间文旅市场一片火
热。在故宫今年举行灯光秀后,不少游客发现,灯 光秀、夜间演出、夜市等几乎成为各旅游城市的
\"标配\",但内容形式却呈现出同质化。在各大旅游APP上,不少游客在打卡当红商圈 或景点后发问,为何白天逛的景点五花八门,但一
到晚上,商品和服务却大同小异?—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不少地方的
夜间文旅业态存在明显的同质化,无论是景区线 路、城市灯光设计,还是深夜食堂的打造,包括文 化演出的内容,都给人感觉差不多,缺乏新意。\"24《中国经贸》丨2019年10月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
院副教授吴丽云认为,目前,市场上还缺少对于目 的地城市综合性夜游产品的打造,并且夜间旅游产 品仍较为单一,开发深度不足。只有合理布局,避 免千城一面,才能充分发挥出旅游之于夜经济的引
擎作用。此外,夜间经济的保障与配套问题也受到各界 的关注。在政府部门大力提倡、企业与资本蜂拥入
场、消费者积极参与的同时,夜晚的公共交通、基 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否及时跟上,或将成为影响夜 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何海涛表示:\"一方面为夜游消费提供安全、 舒适、温馨的环境保障,另一方面要及时防范噪 音、油烟污染等新的治理问题,这都考验着城市治 理、产业发展、行业监管的智慧。\"(来源:工人日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