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福建省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来源:华佗健康网
现代教育技术在福建省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摘要:对福建省部分小学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数据,指出不足,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在校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现状提供帮助,也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现状 调查研究 20世纪末,教育部启动了21世纪人才教育工程,福建省也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全员培训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反映培训教育的成绩,我们组织了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课题小组,对福建省部分小学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目的在于获得本项目的调查结果,为在校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现状提供帮助,同时也为小学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一些决策参考。

1 调查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选取福建省福州、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7个地区,分别对这些地区的市、县级实验小学,市、县城区周边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和村级完小四个层次的52所小学进行调查。

(2)调查程序:以小组成员为主,分组到各地学校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校长问卷52份,收回37份,回收率71.2%,发放教师问卷1500份,回收988份,回收率65.86%。发放学生问卷1500份,回收1179份,回

收率78.6%。

(3)调查时间:2010年1月~2010年4月。

2 现状与分析 2.1 设备状况

本文所指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所应用的设备(设施),包括在小学教育中较流行的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等。根据表1的统计数据,目前福建省小学所拥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中,多媒体教室、电视机、三用机

等这几种设备比较普及。在市县一级的实验小学等多媒体教室的拥有比例达到100%,村级完小多媒体教室也达到了57.1%。在表1的数据统计,我们还可以看出几乎每种设备的拥有比例都是从市县一级小学到村级完小呈逐步递减的趋势,只有极个别情况除外。从表中还可以看出电视机、三用机在四个层次学校的拥有量都比较高。

2.2 使用情况

我们将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心态、动机与次数定位为使用情况,将通过表2、表3以及表4来反映。

表2数据表明,在小学教师中,喜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有55.43%以上,在市县一级小学教师中这一比例更大。但在村级完小中,不喜欢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也占了19.43%,原因是大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不熟悉,同时也没有相应的设备进行教学。

表3数据可看出60%以上的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都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节课堂气氛以及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使教学内容更直观这一动机所占的比例最大。但也有一部分教师是在学校的要求下才被迫使用的,并非完全主动。这一现象在村级完小中最为普遍,占了80.57%。

表4的数据统计,我们还可以看出小学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频率不高,一学期使用五次以内占了多数,一周两次以上的使

用人数较少,最高的地区也只有27.32%。在村级完小从不使用的比例占了28.86%。

从分析回收的问卷和数据的整理以及现场的访谈与观摩可以发现,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学的运用情况中,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从设备、教师使用的心态、动机和次数,市县一级的学校都要优于乡镇小学和村级完小。但对于语言实验室、视听阅览室这些比较先进且对资金投入要求比较高的设备,在我省小学教学中的使用还是相对较少的。即使是市县一级实验小学,语言实验室所占比例也才50%,视听阅览室就更少了,仅仅只有12.5%而已,而在乡镇中心小学和村级完小这两种设备分别为5.5%和0。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些小学硬件设备非常的差,使用起来故障百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教师使用的积极性。另外,在村级完小中还存在教师平均年龄偏大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师队伍里面,绝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一方面他们早已习惯了黑板、粉笔的组合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他们也限于自身的能力、年龄等因素,无法在短期内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再有就是学校教师在年龄和水平上都相差不大,失去了竞争的动力,进一步学习的激情。

2.3 在教学中的呈现方式与教学手段

我们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何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定义为呈

现方式。表5和表6,反映我省小学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主要呈现方式和常用教学手段。从表5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媒体是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最常使用的呈现方式。不管是乡村完小还是市(县)级的实验小学,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它的呈现方式都达到了80%以上。

从表6又可以看出,小学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还是传统的板书。不管是村级完小还是市(县)级的实验小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中传统的板书还是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的,尤其是在村级完小这一比例竟然达到了72.29%。造成这一现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学校设备(设施)条件的限制,(比如大多数教室没有安装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时只能到公共教室去,申请使用非常的麻烦)以及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影响。教师虽然有接受过最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但没有进行长期系统的培训,所学的技能根本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2.4 改善教学效果存在的困难

我们将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中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定义为改善教学效果存在的困难。从表7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知道,小学教师认为改善教学效果存在的困难主要是硬件设备不足、计算机技术匮乏、教师经验不足以及缺乏横向交流,尤其是硬件设备不足和计算机技术匮乏所占的比例最大。这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育的应用中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2.5 学生喜欢的情况比较

在越靠近农村的小学,(比如乡镇小学和村级完小这样一些基层小

学)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就越落后,教师的使用积极性也越低。但这些地区的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这一种授课方式却是非常的喜欢,期望值也相当的高。这主要是因为当地相对比较闭塞,学生对于电脑、多媒体这些东西比较陌生,教师把这些设备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大大的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再有,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来创设教学情境,拓宽知识面的这一方法对原本信息来源比较闭塞的他们来说是非常高兴的,这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所以他们迫切希望教师能够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教学。相比之下,电脑这一类东西在城市家庭中已经非常普及了,城市的孩子对于这一类设备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所以他们对教师是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教学没有太多的要求。这一点我们将通过表8来反映。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成喜忧参半之势。喜的是小学或多或少都拥有一些较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并且都有用于课堂教学,虽然有些学校的设备比较落后,使用频率较低,但是,各小学都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让现代教育走进课堂。忧的是在很大一部分小学特别是一些基层小学,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极为落后,而且教师的技能不足,不能熟练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急需解决基层小学的设备问题以及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快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我省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设备状况。我省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相对匮乏,在这些设备中,多媒体教室,比较普遍。但还存在着用电视机代替投影仪,使用效果较差之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投入不足,许多学校的经费只能维持正常的教学工作,对好设备的添置无能为力,或只能用成本较低的设备来代替。

(2)教学情况。让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大部分教师是乐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和交流。由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需要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增加了学习使用的负担和劳动成本,再加上学校硬件设备的不足,使很多教师的使用积极性受阻。

(3)存在的障碍。教师技能不足,部分教师还未真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虽有经过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但也只是一些最基本的速成培训,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培训,而且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4)学生的期望。农村小学的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的期望要比城市小学的学生高得多。这些学生迫切需要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这一方法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长见识,而城市小学的学生则是见怪不怪,对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这一做法更没有迫切要求的期望。

3.2 建议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要明确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向信息化过度的一个重要阶段,正面临着教育大变革。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学校教育必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也促进教学观念与教学形式的变革,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的改革,从而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等教学整体改革,做到学校教育与时代发展并进。教师个体也应练好教学基本功,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自觉性。

(2)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利用经费。各地政府要在改善校舍环境硬件的同时,应增加教育投资,着力改进软环境的投资与建设,在资金的投入上,还要适当的向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基层小学倾斜。学校在对设备的管理方面也应作一些改革,以便教师合理使用。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水平。要重视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培养,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改变教师的观念。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对最基本技能的速成培养上,要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培训体制。并且要针对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的更新进行及时的培训,做到长期培训与系统培训相结合。

(4)调整师资队伍,增强竞争意识。学校教师的年龄应多元化,在教师队伍中加入年轻富有活力的年轻教师,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学习激情。在现有教师队伍中即使有些年龄大但有潜力的教师还是应该参

加交流培训学习,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水平。还可以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在人员、时间、工作地点和工作能力形成一种规定,通过这一方法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

(5)增加设备来源渠道,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计算机更新的速度很快。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有相当部分的电脑在不断的更新中,这些退役的电脑对部分基层小学教师用于文字处理、学习扩展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可以发挥作用的。由于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流通渠道,无法将这些闲置的设备利用起来,政府有关部门,甚至是慈善机构,可以定期地在这方面牵线搭桥,提高资源利用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