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家校沟通
孩子开始上小学了,作为小学生的家长,我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家长,如何进行家校沟通,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首先,做一个称职的家长,就要学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关注孩子积极的一面,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能及时和学校老师做好沟通!老师和家长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和角色,作为老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的孩子;作为家长,了解的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家长更应该积极主动的找老师沟通,促进了解,更好引导孩子在校在家的良性发展。
我的朋友也是一位小学老师,我也曾非常认真的咨询过她一个问题: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因为一般的家长都会认为,老师的关注,特别是低年级老师的关注,会对刚入学的孩子有很大的帮助!增强自信、养成良好习惯等等!朋友回答:要记住,孩子是自己的,首先家长要付出百分百努力,特别是在入学初期,孩子的行为习惯还不太稳定的时候,更应该付出时间、心力,多与老师交流,以便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阶段!
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作为家长该做些什么?以我为例,我到学校见到老师会有哪些问题或想说的话呢?我会问:孩子在学校如何?学习状态怎样?在家里又有什么样的情况?当听到老师说孩子不错,禁不住的满心喜悦;当听到老师说孩子的某些不足,禁不住的满心郁闷!我想,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深切体会!
在咨询过一位心理专家之后,得到一个结论。家长见老师时不要一味诉说孩子的短处,应该多说一说孩子的长处。一般人认为,好像缺点应该放大,好引起重视、警惕,进而改正,所以一般人都十分清楚自己的弱点。而人们却往往不知道,优点更应该放大,好让自己从黎明前的黑暗中看到一丝曙光,因为一个人只能从自己的优势而不是自己的劣势上获得成功。在沟通中,家长往往会发现,老师难免会看到孩子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而作为家长,再添一把火,痛诉孩子在家的这般不好,那般不行,无形中就给了老师一种心理暗示:这个孩子在校、在家毛病都很多呀!而这样就会在以后面对孩子的时候,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心情!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状态!但假如每次家长都在交流中放大孩子的缺点,那么肯定对老师会有负面的影响!
而其实家长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吗?肯定不是!爱之深,责之切!家长只不过是想借助于老师的权威来让孩子得到进步!但是显而易见,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做家长的,一定要学会放大自己孩子的优点,孩子在爸爸妈妈眼里是个好孩子,在老师眼里也会是个好孩子。好孩子是好家长和好老师共同培养的!放大自己孩子的优点,就等于给了家长老师一种良性的循环,我们看着孩子很优秀,孩子会在老师家长欣赏的目光中越来越好!
当然,一味认为孩子优秀而忽视一些已经存在并影响本身进步的缺点,也是不行的!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该本着缺点不容忽视,放大孩子优点的想法,共同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2010年11月3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