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习题与答案
1.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有哪些? 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包括:(1)统一性。这是指世界市场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世界市场并不因为各种社会制度和经济集团并存甚至是对立而被割裂。(2)竞争性。世界市场为各国经济提供了全球性的竞争舞台。这种竞争性主要表现为商品国际交换中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3)扩展性。除了战争或危机的年代,世界市场的范围、规模及容量都在不断扩大,在科技革命浪潮所引发的工业高涨期间则更具飞跃的势头。
世界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1)国际价格机制;(2)关税率机制;(3)资本收益率机制;(4)汇率机制;(5)资源配置机制;(6)传导机制。
2.世界经济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 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萌芽期。这一时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前后经历了近300年的时间。(2)初步形成期。这一时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工业社会在欧美国家的建立,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经历了大约100年的时间。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主要标志的。(3)最终形成期。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巨大进展,以及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了。
3.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增长受到重创,世界贸易的缓慢发展,资本国际化步履蹒跚,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国际金融秩序不稳定,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二,国际金融动荡与金本位制度瓦解。金本位制度崩溃为各国通货膨胀打开了方便之门,导致各国汇率的剧烈波动,促使若干个相互对抗的货币集团出现。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的无序状态,使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受到了更多的阻碍和困扰。货币集团的相互对抗愈演愈烈,货币战、汇率战此起彼伏。
第三,在1929~1933年大危机的冲击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衰退,自由放任经济体制的终结,国际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第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新霸主,并主导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及其“两极”格局的形成。
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大战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二)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新霸主 (三)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
(四)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及其“两极”格局的形成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连接点
5.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和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各国产业结构得到提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发展迅速,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使国际货币金融秩序受到严重冲击,石油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滞胀”困境,债务危机也使部分发展中国家深陷经济困境,而“冷战”的结束,使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散,经济全球化时代真正到来。但是,随着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危机不断频发,这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着愈来愈大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