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张扬学生个性论文
让写作张扬学生的个性
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有意无意地束缚学生的手脚,给学生设置了若干条条框框,如限定写作的内容、材料,怎样安排思路等等。学生不能自己做主,没有机会自由地感悟、思索和写作。结果是或无病呻吟,或千篇一律,实在难以卒读。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个性?高考“话题作文”给了我们启示。我们都知道,“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是内容和体裁的开放性。内容上,作文只是规定写作范围而不规定题目,考生写什么内容,表现什么思想意义,不受任何限制,只要符合话题就行。其次,所有体裁对考生开放,考生可以根据写作内容的需要,自由选择最拿手的体裁。话题作文的写作旨趣是追求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要求大胆想象,灵活发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命题方式是对束缚考生手脚的写作教条的大解放。从实践来看,话题作文确实解放了考生的思维,引发出了多样化的表达,涌现出了若干佳构妙作。所以,这种命题方式一出现,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由此我们得到感悟:“开放”才能“搞活”。于是,我们在高一、高二年级作文教学中,提出了一种构想:干干脆脆让学生自由地写作。
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命题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他们凭主观想象,信手拈来一个题目;或照
搬课后练习题;或照抄报刊上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则一改这传统做法,对写作内容不再作硬性规定,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本来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生活是千差万别的,由此产生的感受、情感也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千差万别决定了写作内容的丰富性。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强行规定学生必须写一样内容,抒同样的情,论一样的理呢?当然,让学生自由选择内容写作,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感悟、品味生活,并从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抓自己或感受深刻,或影响深远,或别有见地的人、物、事、情、理写下来。 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要传授“写作之道”:碰到记叙文,“六要素”一个不能少;碰到议论文,“引——提——议——联——结”是惯用的口诀……全是一套有纲有据的“通用方法”。在课堂上,教师明明白白地提醒学生:“高考作文时,你们不能随意推陈出新,就按一般的常规方法写。”于是学生谨遵师道,不敢“越雷池半步”。殊不知,这种填鸭式的写作,不仅束缚住了学生心灵的翅膀,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不能真实生动地反映生活。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才可能让学生解开绳索,挣脱茧壳,让思想的小鸟到思维的空间里无忧无虑地翱翔。况且,写文章,本来就是“大体须有,定体则无”,写法多种多样,怎么能套用一种写法?
让学生想写什么体裁就写什么体裁。我们都知道,学生的气质、性格、爱好等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往往影响着学生对不同体裁的好
恶。有的学生善于编述故事,喜欢记叙文;有的学生善于抒发感情,喜欢散文或诗歌;有的学生善于论辩演讲,喜爱议论文。另一方面,不同的体裁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内容要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如写人记事要用记叙文,表达见解要用议论文,抒发感情要用散文或诗歌等。基于以上两个因素,在学生写作中,我们教师就大可不必规定写作体裁了,让学生自己选择最拿手的体裁吧。 让学生想写多少文字就写多少文字。在我们看来,只要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精练有味,就是一篇好作文。虽然作文的字数或多或少地表明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它绝对不是构成好作文的因素。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不少中学生作文存在的毛病之一,是语言啰嗦,拖泥带水,不精练干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恐怕与片面追求篇幅有关吧。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首先要让学生写出好作文,然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渐加大篇幅。
让学生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从不规定学生一定要在两节课内完成,或者要求学生在当天晚上或第二天上午交上作文本。写作,不是那么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生认真地审题、立意、选材,认真地安排结构、组织语言,认真地修改等等,甚或需要灵感的到来。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作文,这不是在为难学生吗?即使写出来了,也是仓促之作,好不到哪儿去。教师倒不如在时间的要求上宽松些,让学生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去写作,避免仓促应战。当然,时间
上的宽松,不等于没有时间上的要求。我们一般是要求学生一个星期内完成作文。一个星期的时间应该说是充裕的,学生完全能够在这时间内写出代表其水平的作文。
对于写作而言,学生无疑是主体。在强调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今天,作文教学无疑也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决不能削弱、包办甚至取代学生的写作主体地位,而必须充分尊重和启发、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才是搞好作文教学的前提所在。我们以为,让学生自由地写作,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
实践表明,让学生自由地写作,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近两年,有若干篇学生习作在《作文报》《中学语文报》《语文教学周报》《扬州日报》等报刊相继发表,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