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健康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行为

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行为

来源:华佗健康网
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行为

作者:秦 霞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4年第11期

秦 霞

【摘要】

幼儿园教学其实是相当值得重视的教育,对于幼儿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区域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是促进教学提升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行为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幼儿 区域活动 教师 指导行为

在幼儿教育当中,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同时也是深受幼儿喜爱的,在区域活动中能够充分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在活动中展现自身的能力,在活动中进行自我筛选,通过不断的开展幼儿区域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说在活动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自主的进行活动,但是教师适时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现代教育改革的推进,对幼儿教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成为了重点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提升幼儿活动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升教学的质量是目前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话题。

1.给幼儿充分的空间,明确自身的指导地位

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指导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充分的空间,让幼儿能够自主的进行活动,教师在这样的教学中除了是活动的组织者同时还是指导者。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够自主的活动,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教师要给幼儿时间和空间自主的开展活动,适时的做出指导,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区域活动的作用。在目前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是明确自身的指导位置的,只需要开展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能力。比如:幼儿一般情况下动手能力都不是很好,但是动手操作是带动智力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一些手工制作的游戏,制作一些小玩具,通过动手剪纸、折叠等操作能够在制作的过程中开发幼儿的智力,在动手活动中,幼儿通过不断的尝试和调整才能够对自身的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干预,先让幼儿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在适当的进行指导,教师采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整个过程中不断的观察,适当的进行引导,只有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才能够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不断提升。

2.采用激励指导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受到年龄的限制,思想和行为方面都是极不成熟的个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其实是更需要鼓励和表扬的群体,激烈指导教学的形式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通过不断的对学生进行鼓励,能够让幼儿在精神上得到鼓舞。在区域活动中如果幼儿表现的比较有创造性并且在活动中有目的性,表现的非常优秀的话,教师就要对幼儿进行适当的鼓励,鼓励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或、一个肯定的点头或者是一个抚摸的动作都能够给孩子带来莫大的鼓励,能够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学习

的自信心。另外对于表现能力比较差的幼儿,也不能批评,这时候激烈指导就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表现能力差的幼儿更加需要教师的肯定,一些微小的进步对于幼儿来说也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得来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们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拥有成功的体验,增强有幼儿的自信心,通过激励指导的形式能够培养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让幼儿能够在教学的活动中进行探索,不断的取得进步。

3.关注个体差异,从整体角度把握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影响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其次,家庭、社会以及幼儿个人能力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在幼儿的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作为不同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接受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区域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这种差异,在指导策略上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开展教学活动,根据幼儿水平的不同要制定不同的活动方案,在活动中教师要观察幼儿的特长,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制定教学活动,根据幼儿基本资料幼儿也可以安排一些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活动,最好在活动安排上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能力的不同有选择的进行游戏活动,比如: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图形认知的练习幼儿,幼儿可以根据自身水平的高低来进行活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对图形的认知进行选择,掌握的多的学生可以进行难度较高的图形的选择,能力稍差的幼儿也可以在游戏中选择一些简单的图形来认识和学习,在这样的幼儿活动中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特长,尊重了幼儿之间的差异,存在差异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在活动中教师要将这种差异考虑到教学活动中,全面客观的去面对这样的差异,通过观察和了解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活动安排和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指导计划,通过在差异教学中的指导,教师能够了解到每个幼儿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能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4.总结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首先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发挥自身的能力,采取适时指导的方式,培养幼儿独立学习的能力。另外激烈指导教学的方式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式,通过对幼儿的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还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够有所进步,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娅敏,邵忠红.探析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策略【J】.家教世界,2013 (11)

【2】杨晓帆.提高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 7)

【3】李新华.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拍导的有效性研究【J】.读与写(下旬),2012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