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途径的研究
作者:朱冬泳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7年第06期
[摘 要] “一体化教师”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发展起来的创新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师”的提出是新时代教学的必然要求,它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实践环节,还可以有效提高技工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当今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工作落实和推进势在必行。 [关 键 词] 技工院校;一体化;培养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8-0161-01
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技工院校的教学实践改革,其总体发展目标是不断推进技工院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力度,以培养更多的优秀技能人才[1]。技工院校教学改革需从多方面入手,将职业活动作为发展导向,基于校企合作前提下培养职工综合职业能力,将顶岗与实训、理论与实践等工作教学融为一体,是实现“一体化教师”的有力保障[2]。当前,在各大技工院校教学中“一体化”工作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在教学理念、师资力量、教学评估等表现领域的问题更为突显,为了更好地落实和开展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培养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是目前教学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一、“一体化教师”建设中的存在问题分析 (一)宏观把握不到位,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
虽然“一体化”教学课程改革已经推广,但是大部分技工院校对学校建设规模、发展等认识仍存在诸多不足,如对师资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对教师技能培养、技能训练等重视度不够、资金投入缺乏等,继而影响总体“一体化”教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导致技工教育发展无法适应新的时代教育要求。此外,在学历证书、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等认证上缺乏统一规范标准,许多技工院校不按教学要求随意选用教师,在教学规范方面没有统一、明确、具体的规范化要求,也是导致“一体化教师”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二)教师自我思想不上进,缺乏成长动力
技工院校通常采取理论与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格局容易分散教师的教学精力。教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消极的思想情绪,更易让教师产生负面的教学心理,这样的教学氛围严重影响了“一体化教师”的培养。 (三)教学配套政策不完善,缺乏科学教学体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传统的技工院校中,存在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现象,这样的教学局面不是短期形成的,而是长期的教学配套政策不完善造成的结果。若想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需要长期努力,而最根本的教学体制入手抓起。但是技工院校教学体制普遍存在衔接不合理、评估不科学等现象,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师教育的参与性。 二、“一体化教师”培养途径探讨
(一)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实践经验水平
“一体化”可以理解为多样化、综合性的全面融合,“一体化教师”与传统中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有所区别,技工院校所强调的“一体化教师”其要求性更高,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中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以及专业素质,还需要具有高级技师所要求把握的专业技能素质以及实践经验,因此对技工院校教师而言,“一体化教师”更赋予挑战性,其教学难度也更高。技工院校注重理论讲授,更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进行课堂知识讲解,还需带领学生到生产车间上进行实践理论操作。 (二)统一规范标准,建立健全教师考核体系
技工院校与常规高等院校相同均为教育机构,其培养目标、管理模式、教学内容等与普通院校相近,因此,技工院校也应统一规范标准,建立健全教师考核体系,让教师在规范化的教学体系下认真履行义务和责任,使其应有的教学利益得到良好的保护,进而让其安心工作,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教学水平。因此,在“一体化教师”培养中,首先应建立完善考核、培训、评价机制,建立规范化、统一化的教师标准体系,使教师队伍朝“一体化”标准发展。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考核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教师的当前教学水平,进而让教师根据自我缺陷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我学术、技能水平,提高自我教学能力。同时,还需建立“一体化”激励体制,采取评先、选优、进修、晋升、奖金分配等方法提高教师的积极参与性,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去。
(三)加强校企合作,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学生单纯掌握课本知识理论已经无法适应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而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更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发展,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更好地接受考验,教师应充分了解社会实际状况,进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而在教学中加强校企合作,是有效提高教师“一体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建立“一体化”教师培训基地,让教师深入实践培训基地,到相关企业的生产服务线中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以便教师在企业相关岗位中认识和把握企业生产流程、操作规范、管理要求等,最终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 随着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推进,“一体化教师”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体化教师”的实现将会有效提高技工院校的师资力量,进而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通过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实践经验水平,统一规范标准,建立健全教师考核体系,可以更好地吸收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留住优秀人才;而加强校企合作,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则可以从整体上实现“一体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锐忠.浅议技工院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J].职业,2015(9). [2]李胜.浅谈如何做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师[J].职业技术,201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