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研究
广研究
摘要:新时代,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不仅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而且,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增加了农村的宜居性、实现了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型。较好的化解了“三农”问题,使亿万农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选取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研究作为题目,分别从新思维、新技术、新经验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生产联合体、实施多元培训、建立技术品牌等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畜牧养殖;技术推广
乡村振兴是我国政府在顶层设计创建的新理论、新战略。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一方面,为农村畜牧养殖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将传统农村畜牧养殖中的初级养殖,通过技术手段,转型升级到产品深加工领域。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了农业产业化与数字化技术融合发展的新方向,借助数字化技术与近年来改革积累的新经验,有利于通过在线方式与线下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实施多元化的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并且借助基层畜牧养殖技术的实践应用总结与技术传导,逐渐建立以农民口碑为路径的畜牧养殖技术品牌。
1、引入新思维,推进畜牧养殖生产联合体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思维,在农村畜牧养殖技术推广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产业化思维,将农村畜牧养殖技术,与整个农村畜牧养殖业关联起来,从而推进畜牧养殖业向着新方向发展。
首先,应该以农村畜牧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为前提,结合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在畜牧、养殖、产品研发设计、产品分割与深加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实际情况,区分出针对不同环节的农村畜牧养殖技术。这样,可以深入到新型
经营主体之中,对其养殖技术中的难点、重点做出区分,从而实现对畜牧养殖技术的专门化推广。
其次,现阶段,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中,包括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在此类经营主体中,对于畜牧养殖技术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但是,由于不同的经营主体在经营中的分工情况存在差异,所以,可以利用不同经营体之间的畜牧养殖技术差异,与互补性。积极开发农村中,以经验为主导的畜牧养殖技术,使各个经营主体之间逐渐向着联合体方向发展。
第三,在畜牧养殖生产联合体建立后,有助于从农村出发形成一种由经验向技术的研究路径,保障基层畜牧养殖技术获得有效提炼、保存、传导、应用。同时,可以将畜牧养殖生产联合体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结合起来,快速达到对畜牧养殖技术的向下传导。
2、运用新技术,实施多元畜牧养殖技术培训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过程中,突出了农业产业化与数字化之间的融合发展。例如,在现阶段的农村畜牧养殖技术推广过程中,一些县级单位通过拍摄视频,制作电子版本的畜牧养殖技术教学视频,将其下发给农村村委会,再由村委会组织村民进行集体学习,有效的扩大了村民对于畜牧养殖技术的全面认识。再如,为了保障视频教学的有效性,驻村干部与派驻到农村的畜牧养殖技术人员一起,实打实的进入到了不同经营主体的畜牧养殖场地,通过技术人员演示、群众观摩的办法,增强了畜牧养殖技术培训效果。
再如,一些以畜牧养殖为主要产业的农村中,通过与进入村中的快递公司合作,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了村级、农户个体经营的网络店铺。但是,由于畜牧养殖产品相对单一,在产品包装、密封、广告宣传、产品种类、实物产品与服务产品等方面,缺少细致分类。所以,当前阶段,应该推进多元畜牧养殖技术的培训。例如,通过县级单位组织,将与畜牧养殖业相关的部门联合起来,分时段开展畜牧养殖技术培训。或者,结合农村畜牧养殖中的经营主体的规模大小,合理配置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兽医、饲料、污染物、产品分类、信息技术等培训。
当前,在乡村振兴视频下的农村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已经积累了诸多经验。因而,建议在新时期,积极做好前期推广经验的总结,尽可能根据不同农村的畜牧养殖情况,合理的研发设计一些适用性较强的推广方案。尤其是在现阶段,应该扩大对畜牧养殖技术的认知,将原来以“防病、增产”为主的技术推广方案,扩展到防病与增产之外的畜牧养殖产业链条上,进而使畜牧养殖技术本身,对接到畜牧养殖产品的设计、畜养、加工、分类、订单、销售、售后等诸环节。如此,既有利于重新评估农村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内容,根据当前实际需求,扩充其内容。也有利于在畜牧养殖产业链条牵引下,更为科学、合理的推广畜牧养殖新技术。
3、结合新经验,通过口碑建立畜牧养殖品牌
首先,从实践经验看,从基层出发提炼的农村畜牧养殖技术,往往容易被经营主体接受,尤其在一些家庭受场、农民合作社中,这种基于经验的畜牧养殖技术接受较好,也能够立竿见影的产生应用效果。与之相比,从技术研发角度向下的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却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对二者出现反差的原因剖析,发现由上向下的农村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往往缺乏持续性。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出现,会迅速获得广泛推广,可是应用一段时间后,还未通过实践经验获得检验,又会推出另一项新技术。这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过快,不容易使农村畜牧养殖经营主体获得信任,并且,很难在农村家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形成口碑。
其次,在畜牧养殖技术推广过程中,品牌化建设不足,也是影响推广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目前农村畜牧养殖中的技术推广多由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完成。然而,推广的技术却来自一些社会化企业、农业研究机构等。当畜牧养殖业的经营主体并未与此类技术的研发创造机构联合之时,容易出现技术传导不精准、技术推广品牌难于建立的实际的问题。因此,在新时期新农业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尝试构建“公司+经营主体”、“经营主体联合体+研究机构”等新模式。这样,可以借助科研机构、社会企业的优势资源,起到较好的技术传导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从基层出发,对一些经验型的畜牧养殖技术寻找科学理论与合理依据。另外,科研机构与社会企业进入到畜牧养殖技术推广领域后,
可以针对不同的农村畜牧养殖情况开展科学研究,并根据其实际的需求选择合理的畜牧养殖技术。
第三,农村地区的群体在长期的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灵活性较大的生存策略,在心理上容易形成一种对陌生事物的排拒。近年来,经过在广大农村宣传、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已经较好的扭转了这种心理倾向。可是,大部农村仍然坚信大品牌,对于品牌有一定的信赖。普遍认为,大品牌有实力,研发的技术也相对可靠。所以,一方面,基层政府应该做好对某些畜牧养殖技术的严格审核,如利用政府信息平台查寻相关信息等。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应该细致调研农村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后的反馈信息。尽量从口碑方面建立一些与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相关的品牌机构或企业等。
结束语
总之,新时代,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畜牧养殖技术,在推广目标、推广方式、推广内容、推广渠道等方面,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若要在新时期真正做好农村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则应该尽可能弱化政府行政管理,并由地方政府牵线搭桥,使畜牧养殖技术的研发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建立起一种具有市场交易特征的合作关系,从而提升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效果。使农村从事畜牧养殖业的不同经营主体,以及参与此类经济组织的职业农民真正富起来,过上向往以久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邓海涛.关于新时期基层畜牧技术推广的思考[J].畜禽业,2020,31(5):48. [2]蒲元席,郑曼,蒋丽萍,等.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21,17(2):74-75.
[3]徐俊.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应用在农村的作用[J].卷宗,2021,11(4):354-3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