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来源:华佗健康网
I圈雹瞄 浅谈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石韵 (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天津300387)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对教育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把信息技术融入传统课堂 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增加课堂信息量,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信息化 提供了多元化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如翻转课堂、慕课、电子课本等。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进 行了重组,.让学生的个性特征、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实现了因材施教, 同时也让更多学生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助于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翻转课堂慕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9—5349(201 4)05—0246—02 近代韵一些新技术,如幻灯、投影、录音、广播、视频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等,使知识的传播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它们在教育领域中的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学习。基于信 应用更好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 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变得灵活多样,既能保证教学环节有条不 络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发生了深刻变革,教学方法、手段 紊地进行,又能够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 以及信息传播方式、途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挥。 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学习者有接 二、利用网络环境,创造多元化教学环境 受新知识的能力,更要有不断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对 (一)翻转课堂,利用视频教学 教育方法策略又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形成的一种非传统的教学方式,现在 恰好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遇,它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 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教学模式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源,还带来了教育思想观念、课程内容形式、教学模式方法 观看教师创建的教学视频,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帮助 的变革,甚至给整个教育界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 一、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只顾着单纯的听课,没有足 (一)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够的时间去思考,有时甚至跟不上教师授课的节奏和进度。 目前,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发挥着独具魅力的作用, 与传统教学不同,翻转课堂后,教师不需要占用大块的时间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更重要 去授课,更多的实践是去帮助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的学生。翻 的是提高了教学质量。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之后,传统教 转课堂实施以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也可以把 学中教师讲解晦涩难懂、学生难以理解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 有相似问题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讲解。与此同时,在教师 得到了改善。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演示,过程模拟等方法创设 忙于解决某部分同学的疑惑时,学生们可以开展自己的讨论 学习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还能更好地掌握 小组,从而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最 新知识。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调动学生的 后,翻转课堂能让教师更多的接触学生、了解学生,能够根 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但能打破“教师一言堂”,还能让课 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更好的实现因材 堂变得趣味化和生活化,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 施教。翻转课堂承认了学生的不同,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按照 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自己的接受程度与理解能力进行更好的学习,而无需让大家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加课堂密度 都在同一个进度上听老师的传统课堂讲解。翻转课堂后,课 课堂信息化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仅仅是增加课堂的信息 堂纪律也不是很难维持了,因为学生都忙于活动或小组协 量,而且要通过对信息的优化处理,再借助图形图像的变 作,没有时间做小动作或观看别人表演了。 换,更好的引起学生的注意,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信息, 而 (二)国家精品资源课的全面开放与慕课时代的到来 且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由于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平时都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资源库已经积累了上万门的课堂教学 是忙于应付各科作业、考试,高强度的训练使学习差的学生 资源。“十二五”期间还会有更多高校,更多视频公开课和 为完成作业而疲于奔命,只能就事论事,无暇顾及有效的反 资源共享课向公众开放,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快速 省,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不能进行深入的思考,客观上延 促进了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 缓了上升的速度。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教 慕课是一种大规模的网络共享开放课程,它是由具有 师在课前把复习、练习的知识制成课件,它收入的信息多, 分享和协作互助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发布的、共享于互联网上 知识框架看起来更直观,更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一. 的开放课程,它的目的在于增强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它不仅 (三)利用教学平台可以有效改善教学环境 能够实现“翻转课堂”的功能,可以回放、暂停以及反复播 “粉笔+黑板”是传统教学手段,粉笔粉尘对师生的健 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配合自己的计划去学习,更重 康极为不利,久而久之咽炎成了教师的职业病。对比之下, 要的是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学的均衡发展。以前 课件资源更易积累、修改、共享,可以让教师在充足的时间 教学质量稍差的学校要邀请一流教师来上堂精品课,要消耗 内准备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同时也避免了师生“吃粉笔 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在有了慕课这种新的学习方 灰”的窘状,提高了教学效率。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 式,所有学生都可以听到这样的精品课。因为微视频的制作 堂的统领者,学生只是被动的作为课堂的参与者而学习。而 (转245页) 石韵(1990一),女,河北廊坊人,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瓿豳爨嘧 (二)新视野教材中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1.严重的美国文化取向 新视野读写教程在文章选择上存在严重美国化倾向,具 体表现为美国文章占很大比例。下面对卜4册的美国文章, 即美国人撰写的或者反映美国文化的文章进行计量分析,具 体情况如下: 新视野读写教程美国文章比例 读写教程l 第一册 I 第二册 l 第三册 美国文章l 8 I 9 l 7 所长比例l 80% l 90% l 70% 第四册 7 7O% 伍的感觉。时代性匮乏还体现在词语的扩展上,随着时代的 发,很多新词,如DINl(i logo等,在课文中少有出现。《新 视野教材》虽然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但选 择的文章却缺少时代性特征。 三、结论 要完成根据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这个任 务,就要充分探究好英语教材中的稳性课程,把它作为英语学 习以及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展,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外语学 习的趣味性,而且能培养学生向社会学习的意识和>-3惯以及独 立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新视野读写教程中美国文章占绝对 主导地位,传播着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有着严重的美国文化 取向。 2.中国文化缺失 【参考文献】 【I】Anderson,Terry,Reveal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E-Learning.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Applie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1):82—89, 2002. 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但在于认知世界,了解国际社会, 更为重要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因此,我们 在重视国际交流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到交流是为了更好的 输出。因此,在我们的教材中要有国际性,但是也要有民族 性。在新视野读写教程中,中国文化问题确实严重,反映中 国的文化历史经济生活的文章极少。 3.时代性匮乏 以第四册Unit 4 passage A为例,文章讲的是20世纪 【2]Lynch,K.The Hidden Curriculum:Reproduction in—Education:a Reappraisal,1 989.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07. 【4】李复新.20- ̄'-纪隐蔽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评析(上 下).课程・教材・教法,1 998(1 0):55-59.。 [51庞学光.关于隐性课程的探讨.课程研究,1994(8). 责任编辑:武聪 90年代发展中国家电信革命的情况。而现如今,3G已广为使 用,信息的滞后使得老师在向学生讲述这篇文章时,有种落 (上接246页) 由学科首席教师领衔一个团队共同完成,短短几分钟的时 间,集多位骨干教师二十年教育教学精髓,打破了一个教师 面对一个班级学生的模式,由一个团队来完成一个年级的教 学任务,让学生都能领略到每一位名师的风采,实现了教师 的柔性走教,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保障了人人享有公平受教 育的权利,有助于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兴起,很多学校只赶时髦,其实并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它 们, 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过度使用只会让学生关 (三)电子课本的开发与使用 目前,国家成立了全国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 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中小学先后开始了电子书包和 电子课本教学模式的实验和研究。 与传统教学相比,电子课本能促进阅读,使学生在轻 松的氛围中体会阅读的快乐。电子课本有利于环保,能挽救 树木,保护环境,节约运输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废旧纸书的 回收以及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电子课本携带方 便,容易更新,发现错误可以及时纠正,也可以快速检索需 要的任何信息。电子课本可以将中小学生从沉重的书包中解 放出来。同时,学生身边的教师功能也会随之改变,他们要 教会学生应该如何处理及使用有用的信息,教会学生在浩如 烟海的信息中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总之,电子书包系统会 让学生的个性特征、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获得更大的展示空 间。 注浮夸的画面,而没有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是师生 相互交流的过程,如果过多的依赖信息技术,教师只是辅 导, 学生只是单方面学习,师生间会缺乏情感与知识的交 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 每个新生事物都兼有利弊,由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思 想与教育模式方面的新变化将不断涌现。在现今社会大环境 下,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的结合,培养和提高 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践行终身学 习的理念。与此同时,还要努力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新 应用,建立更广泛的学习平台,力求人人都能获得公平、优 ‘质的教育,建设学习型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顾小清,张茹.电子课本的创新应用:来自国际项目的 经验[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i):55-61. 【2】张渝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OL】.http://www.fyeedu. net/info/1 82567--1.htm. 【3】蔡振兴.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 论坛,12o14,5(1):250.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趋势 对于学生来说,学生的信息基础因生源地不同差异很 大,有的学生从小对电子产品比较精通,但有的学生大学才 开始接触电脑,这些学生的自我学习将会受一定的限制。还 有部分学生对电子产品、网络等兴趣过浓,在学习过程中学 生不能产生持续的注意力,容易分神。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 教师来说,不仅要精心准备教学内容,还要费很大精力去 解决信息技术难点,增加了很大工作量。结果只是由原来的 “粉笔+黑板”改成了在计算机上演示,仅仅是改变了教师 讲授的形式而已,而没有实质性的变化。随着多媒体课件的 f4l]王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 1(7):70--71. 【5】胡为民.构建合理的信息化高等教育[J].电脑知识与技 术,2004(29):84--86. 【6】曾驰,梁祥波.校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8) 1925-1 927. 、 一【71张静成.高职院校中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探{于【J】.科技信 息 20I o(35):991—992. 责任编辑:张立敏 黜豳露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