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电压》 教学设计
临沂第三十三中学
陈可伟 2011年5月25日
课题 测量电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知道电源的作用;
2、知道电压的作用、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了解常见电压值; 3、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 4、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悟物穷理的能力;
3、通过电压概念的建立,使学生领会类比这一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伏特的故事,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电压表的使用及串、并联电路电压关系; 难点:用电压表测电压。
教 学 程 序 引 入 创设情境 新 电压 的单位 课 跟踪练习 教 认识 电压表 学 如何使用 电压表 用电压表 测电压 教学过程 教 师 通过演示“简单电路”引入新课。 通过课件类比展示,使学生认识到要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必须要有电源,引出电压这个物理量。 通过课件演示,介绍电源之父——伏特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电压的单位。 课件投影练习题: 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V=____mV. 2.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____V。 3.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V=____kV。 由电压的测量引出电压表。 通过类比电流表使学生认识到读数前观察量程的重要。 引导学生类比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习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强调电压表能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设 计 学 生 意 图 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物理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观察实验现象,交流讨论。 认识要使电荷定向移从初中学动形成电流必须要有电源,生的实际出发,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符合初中以形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学生明确电压的单位及换算关系,熟悉常见的电压值。 思考后回答 通过介绍伏特的故事,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让学生练习物理知识的应用 学生观察思考认识电压表,并学会读数。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读数习惯。 学生思考后,阅读“电压表的使用说明”,明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总结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培养学生的归纳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创设情景,启智质疑。 猜想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新 课 教 学 课堂小结 课堂外延 指导学生实验:用讨论实验方案后,动手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压。 操作、分析数据并总结结论。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数据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强烈探究的欲望 对前面知识的巩固,使学生明确知识的连贯性,并培养学生使用电压表时养成良好习惯。 创设情境,启智质疑,引导学生猜想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猜想,讨论并确定实验方案,整理思路。 指导学生实验:用电压表测串并联电路的电压。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收获。 动手操作,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讨论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用电压表探究水果电培养学生的池的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动手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