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南桦叶芽外植体采集与诱导方法[发明专利]

来源:华佗健康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CN103202235A*

(10)申请公布号(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02235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7.17

(12)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310161910.3(22)申请日 2013.05.05

(71)申请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

中心

地址5326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科园路(72)发明人王小宁 谌红辉 贾宏炎(51)Int.Cl.

A01H 4/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54)发明名称

西南桦叶芽外植体采集与诱导方法(57)摘要

西南桦叶芽外植体的采集与诱导方法,属于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5年生以上的西南桦优树作母树;(2)在8-10月,清除母树周围直径5m范围内的杂草、灌木,使树干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同时配制浓度为5mg/L的6-苄基腺嘌呤溶液对树干基部的形成层保持输液30天以上;(3)在10-12月剪取树干基部2m以下萌生的2~3cm长的健壮叶芽作外植体,先用3%的洗衣粉水浸泡20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消毒10~15s,再用10%的H2O2消毒7~1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7遍;(4)将叶芽接种于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时间40~60天,诱导成功率50%以上。

CN 103202235 ACN 103202235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西南桦叶芽外植体采集与诱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优良母树的选择。采集叶芽的母树必须是5年生以上的西南桦优树;(2)树干基部叶芽的促萌方法。在8-10月,对选中的母树周围直径5m范围内的杂草、灌木进行清除,使树干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同时配制浓度为5mg/L的6-苄基腺嘌呤(6-BA)溶液,采用医用输液瓶挂在树干2m高度用医用输液管对树干基部的形成层保持输液30天以上,促其萌芽;

(3)外植体材料的采集处理。在10月至12月,用剪刀剪取树干基部2m以下萌生的2~3cm长的健壮幼嫩叶芽,剪去除顶芽以外的叶片后作为组织培养外植体。叶芽外植体先用3%的洗衣粉水浸泡20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消毒10~15s,再用10%的H2O2消毒7~1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7遍,直到冲洗干净为止;

(4)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将洗净并消毒处理后的叶芽外植体垂直接种于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基组成见表1),培养基pH值为5.8~6.2,培养温度23~28℃,采用日光灯或自然光源照射进行光照培养,光照强度3000~5000lx,每天光照时间10~14小时,湿度70~80%,培养时间40~60天。

2

CN 103202235 A

说 明 书

西南桦叶芽外植体采集与诱导方法

1/3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南桦组织培养繁殖技术中叶芽外植体的采集与诱导方法,属于

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

[0001]

背景技术

西南桦为我国南方桦木科优良乡土速生用材树种,适应性强,用途广,适合培育

大、中径级规格木材,但良种资源十分缺乏。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传统的播种育苗方法培育造林苗木,实生苗因为基因材料的多样性在造林后生长表型不一,很难达到群体高产优质的目标。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基因优良的无性系苗木,从而造林后可达到群体高产优质的目的,但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采集与诱导是一个关键技术环节,常常是阻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的瓶颈。

[0002]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本发明利用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采集西南桦优树叶芽外植体并进行消毒处理,对叶芽外植体进行诱导复壮,为西南桦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提供繁殖材料,培育出高产的优良无性系苗木。 [0004]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1)优良母树的选择。采集叶芽的母树必须是5年生以上的西南桦优树; [0006] (2)树干基部叶芽的促萌方法。在8-10月,对选中的母树周围直径5m范围内的杂草、灌木进行清除,使树干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同时配制浓度为5mg/L的6-苄基腺嘌呤(6-BA)溶液,采用医用输液瓶挂在树干2m高度用医用输液管对树干基部的形成层保持输液30天以上,促其萌芽;

[0007] (3)外植体材料的采集处理。在10月至12月,用剪刀剪取树干基部2m以下萌生的2~3cm长的健壮幼嫩叶芽,剪去除顶芽以外的叶片后作为组织培养外植体。叶芽外植体先用3%的洗衣粉水浸泡20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消毒10~15s,再用10%的H2O2消毒7~1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7遍,直到冲洗干净为止;

[0008] (4)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将洗净并消毒处理后的叶芽外植体垂直接种于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基组成见表1),培养基pH值为5.8~6.2,培养温度23~28℃,采用日光灯或自然光源照射进行光照培养,光照强度3000~5000lx,每天光照时间10~14小时,湿度70~80%,培养时间40~60天。 [0009]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西南桦叶芽外植体的采集与诱导方法,其操作简单实用,适用于5年生以上优树叶芽外植体的采集与诱导,诱导成功率50%以上,且诱导后的叶芽能有效保持母树的优良遗传性状,确保了新植株同母树优良品质的一致。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3

CN 103202235 A[0011]

说 明 书

2/3页

实施例1:

[0012] (1)优良母树的选择。2005年在15年生西南桦人工林中选择优树10棵。 [0013] (2)树干基部叶芽的促萌方法。在2005年8月,对选中的母树周围直径5m范围内的杂草、灌木进行清除,使树干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同时配制浓度为5mg/L的6-苄基腺嘌呤(6-BA)溶液,采用医用输液瓶挂在树干2m高度用医用输液管对树干基部的形成层保持输液35天,促其萌芽;

[0014] (3)外植体材料的处理。2005年10月,用剪刀剪取树干基部2m以下萌生的2~3cm长的健壮幼嫩叶芽,剪去除顶芽以外的叶片后作为组织培养外植体,共采集叶芽55条。叶芽外植体先用3%的洗衣粉水浸泡20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消毒10~15s,再用10%的H2O2消毒7~1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遍;

[0015] (4)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将洗净并消毒处理后的叶芽外植体垂直接种于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基组成见表1),培养基pH值为5.8,培养温度23℃,采用日光灯与自然光源照射进行光照培养,光照强度3000~5000lx,每天光照时间10~14小时,湿度70~80%,培养时间40天。

[0016] 用本方法进行西南桦叶芽外植体的采集与诱导,诱导成功率55%。 [0017] 实施例2:

[0018] (1)优良母树的选择。2008年在5年生西南桦人工林中选择优树10棵。 [0019] (2)树干基部叶芽的促萌方法。在2008年10月,对选中的母树周围直径5m范围内的杂草、灌木进行清除,使树干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同时配制浓度为5mg/L的6-苄基腺嘌呤(6-BA)溶液,采用医用输液瓶挂在树干2m高度用医用输液管对树干基部的形成层保持输液32天,促其萌芽;

[0020] (3)外植体材料的处理。2008年12月,用剪刀剪取树干基部2m以下萌生的2~3cm长的健壮幼嫩叶芽,剪去除顶芽以外的叶片后作为组织培养外植体,共采集叶芽40条。叶芽外植体先用3%的洗衣粉水浸泡20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消毒10~15s,再用10%的H2O2消毒7~1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7遍;

[0021] (4)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将洗净并消毒处理后的叶芽外植体垂直接种于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基组成见表1),培养基pH值为6.2,培养温度28℃,采用日光灯或自然光源照射进行光照培养,光照强度3000~5000lx,每天光照时间10~14小时,湿度70~80%,培养时间60天。

[0022] 用本方法进行西南桦叶芽外植体的采集与诱导,诱导成功率53%。 [0023] 表1 西南桦叶芽外植体诱导培养基

[0024]

4

CN 103202235 A

说 明 书

3/3页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