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轴介绍
世博会规划区规划控制用地面积约6.68 平方公里,其中浦东约4.72 平方公里,浦西约1.96 平方公里(不包括黄浦江水域面积)。世博轴位于世博园区浦东、浦西主入口之间,浦东部分自南端主入口(上南路)广场开始一直延伸至滨江绿洲的世博广场,浦西部分自北端主入口(西藏南路)
广场一直延伸至江边。地下综合体选择轨道交通枢纽和世博轴-世博广场位置,结合地铁换乘,地下公用设施和地面公共活动中心建筑综合开发建设大型地下复合型综合体。世博会期间,世博轴地下空间是园区内的重要的人流参观及疏散路径,是联系中国馆、主题馆、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等主要场馆的主要联系路径。
世博轴共有工程桩6000 个左右,桩直径为¢600~¢800,桩长25m 和40m 两种,桩间距为4m。
根据造价等因素的分析比较,结合世博轴工程的特点,本项目地源热泵系统的地埋管散热器采取利用结构钻孔灌注桩埋管的方式。
根据地源侧设计温差为4~5℃的要求等因素,确定埋管型式为双U串联型(即W型)。
根据热响应测试报告提供的换热量数据(散热量约83W/米埋深、取热量约62W/米埋深)计算,可提供的夏季工况换热量约为10500kW,冬季工况换热量约7900kW。
本工程从2007 年3 月开始施工,预计10月下旬全部完工。
能源与环境的双解之道
地源一词是从英文“ground source”翻译而来,汉语的内涵则十分广泛,应包括所有地下资源的含义。但在空调业内,目前仅指地壳表层(小于400 米)范围内的低温热资源,它的热源主要来自太阳能,极少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地球表面的水体和土、岩石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47%的太阳辐射热能,这个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 倍还要多,它几乎是无限的,可再生的能源。地源介质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制冷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源介质中的热量“吸取“出来,提高循环介质温度后,供人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源介质中去,由地源介质将其储存。
与锅炉(电、燃料)和空气源热泵的供热系统相比,
地源热泵具有明显的优势。锅炉供热只能将90~98%的电能或70~90%的燃料内能转化为热量,供用户使用,因此地源热泵要比电锅炉加热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能,比燃料锅炉节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由于地源热泵的制冷、制热系数可达4.5~5,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要高出40%左右,其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
根据组成形式不同主要有如下集中形式:
垂直埋管 水平埋管 螺旋埋管
地下水系统 地表水(闭式) 地表水(开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