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炉底出钢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1
1997年第4期 ・冶金设备・ 々; 偏心炉底出钢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 ] f 户 付 锋 翳/刘 红 \l n 违 一 ‘ 褶 任务重 图纸量大等诸多不利因素,经过连续20多天的奋战,完成了工业设计,为电弧炉 2技术改造主要内容 按EBT电弧炉的工艺要求,对原有1l 电炉进行了如下改造: (1)炉壳改造,由原有直桶形改成飘形,即用出钢箱代替出钢槽。 (2)改造和加固电弧炉摇架,使之能满足钢包车开进炉体下部及出钢要求。 (3)增设出钢口启闭机构,满足出钢要求;增设悬臂吊,满足检修出钢口及吊运水冷盖 板的要求。 (4)安装钢包运输系统——钢包车。 (5)用导电横臂代替原有电炉的导电管及夹紧机构。 (6)在炉体侧面,增设加料小车及辅设轨道,用以满足加入合金料的要求. (7)更换原有倾炉液压缸,由单向式变成双向式。井修改液压系统。 (8)扩建出钢坑,并安置轨道,便于钢包车移动和维修出钢口。 设备改造后,经过安装调试,并与原有设备配套后,一次试车成功。改造后的EBT电 弧炉主要技术参数见表l所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大连特殊钢 31 改造后的EBT电炉具有如下优点; (1)偏心炉底出钢可做到目铜留渣操作,从而提高钢包精炼效果和缩短电炉冶炼时 间。 (2)与传统出钢法相比,出钢钢流短而紧凑,热损失小。同时出钢时问缩短,减少了钢 液的二次氧化。 (3)可降低电极消耗1.5kg/t,提高炉令50次,缩短冶炼时间80rain/炉 (4)由于炉子倾动角度限制≤15 ,从而减轻了铜藏对炉壁耐火材料的冲刷,提高了炉 体寿命,同时简化了炉子设计,易为旧炉改造时采用。 3 EBT电弧炉的结构特征 二炼钢分厂改造后的EBT电炉炉型如图所示,由于EBT电弧炉工艺的最大特点是 留铜留渣作业 它一方面增加了锕渣接触面积,保证熔池中的冶金反应顺利进行;另一方 面,锕液不全部出尽,可减少下一炉熔炼时间,并且由于此结构能够把氧化渣全部留在炉 内,可使脱氧及台金化等项工作得以在出钢后的钢包中顺利完成.这样EBT电弧炉仅起 到熔化钢水作用,这大大提高了炼钢的劳动生产率。 为满足上述条件,设计的炉型具有如下特征; (1)出钢侧安装出钢箱代替原有的出钢槽。出钢箱上面设有水冷盖板,并开有孔洞,出 钢箱为弧形半圆结构,高度1890mm,保证了炉子出渣时,水冷盖板不接触钢水。 (2)出钢孔开在出钢箱顶端的底部,井与水冷盖板孔在同一中心线上,以便于操作,出 钢孔偏心度为2800mm,并且孔径 120mm能保证1 50 ̄240 s出完钢水 (3)在出钢侧通过螺栓将弧形水冷块安装在炉壁上,便于承托耐火砖,并为进一步扩 大水冷炉壁积累经验。 (4)为便于更换出钢口,出钢口为双层结构(见图),镁碳质材料 外层为4块方形座 砖,内层为3块圆形袖砖。下层尾砖承托在锥形托砖板上,托砖板通过楔块固定在炉底板 上。 (5)出钢机构为旋开式,出钢时通过大、小手轮机构将横壁旋至铜包外,可避免钢水烘 烤。大、小手轮机构焊接在炉壁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2 1997年第4期 出钢口 / 塑/ EBT电弧炉炉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大连特殊钢 4 EBT电弧炉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1)确定出钢箱底部出钢口中心至炉子中心(原熔池中心)问的距离时,既要考虑到炉 内钢水成分,温度的均匀性而不能取得过大,又要考虑出钢箱上工人操作方便及其与出钢 车上的钢水包的适当对应而不能太小。本设计取2800ram。 (2)出钢口直径的大小,应能保证在150 ̄240 s内出尽钢水。本设计取120mm。 (3)摇架设计中,应考虑倾炉时是否与钢包碰撞,并对摇架作相应的改造与加固。 (4)出钢口启闭机构(-T-轮机梅)的设计中,应注意手轮及转轴位置的确定,不要与摇 架发生碰撞}当倾炉时不要与钢包碰撞等问题,本设计取出钢口中心偏移11.6。来确定其 位置。 (5)必须考虑到在高温条件下,出钢一侧的炉壳及出钢箱上各部分结梅的强度问题。 5结论及经济效益 (1)经200多炉钢生产证明,炉体改造设计和辅助设备设计合理,运行可靠,完全满足 EBT电炉冶炼工艺要求,为今后地坑式电炉改造提供了经验。 (2)采取偏心炉底出钢工艺,投资少,见效快,与二炼钢分厂原有LF精炼炉相配套, 在节能降耗,优质高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3)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原有每日5~6炉增至8~9炉,产量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 如表2所示。 衰2 EBT电炉的经济效益明细寰 注:表中合计效益984万元是炼钢工序本身所实现的年效益,括号内1567万元是考 虑到该增产部分钢锭经初轧、二轧后使固定费用的降低。废钢加工费以增加i0元/t计 算,EBT偏心区砖增加费用系由设计炉体初步概算得到。 (4)设备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后,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出钢口启闭机构,动作慢而费 力,使工人操作不太方便,这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设计中加以解决,不断完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