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与虎妞的性格悲剧意蕴
沙漠里养不出牡丹
———论祥子与虎妞的性格及《骆驼祥子》的悲剧意蕴 摘要: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小说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但在经历了人生中的三起三落后由人堕落成“兽”的悲惨遭遇。祥子怀着朴素的生活信仰,逃离物质贫穷的乡村,期望通过体力劳动开始都市新生活,然而结局是被城市拒绝①,这是他的农民奋斗悲剧轮回。小说中另外一个人物——虎妞,这个像男人一般的车厂主女儿,她泼辣、敢爱敢恨、剽悍、勇于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她的幸福保卫战成功了,却也难逃悲剧的命运,最终难产而死。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分析,解读祥子与虎妞的性格,从中探讨《骆驼祥子》的悲剧意蕴。
关键词:悲剧、性格、祥子、虎妞 正文:
变幻的人生中,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在世事无常的变化中,在尝尽了人间辛酸后,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是否依然还会存在?会变少?会被消磨?还是由那些丑恶的东西所取代?祥子从凋敝的农村来到北平,他怀揣着希望与梦想,希望有一天拥有自己的车,可现实一次次将他的梦想敲碎。他最终向命运屈服了,彻底堕落了。虎妞为了与祥子结婚,不惜和父亲闹翻,她以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但却最终也没能逃离悲剧的命运。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他们的性格在他们的悲剧人生中到底扮演了哪种角色呢?
一、沙漠里养不出牡丹
祥子是都市劳动者的悲剧典型。
1、他勤劳善良、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有责任心
“他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哪一类: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车夫。”②这是祥子给我们最初的印象。但拥有自己的车对他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拉车是一件力气活,但光有力气远远不够,有时也得看运气。运气好,碰到有钱心肠好的顾客还好,要是运气不好,碰到流氓之类的或者平常生个病什么的那买车的梦想便与他的距离就更远了。“大概的说吧,他只要有一百块钱,就能弄一辆车。猛然一想,一天要是剩一角的话,一百元就是一千天,一千天!把一千天堆到一块,他几乎算不过来这该有多远。但是他下了决心,一千天,一万天也好,他得买车!”③他不怕吃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他心中坚定了买车的信念,为了实现它坚持不懈。他不抽烟、不喝酒、再热再累也只喝最便宜的茶,甚至不允许自己生病,怕耽误了买车而感到自责。他觉得自己长得比别人高大多受点苦也是应该的。 他就这样坚持不懈的一天一天努力的生活着。对自己每天的开销小心翼翼的计算着。但是却还是依然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平常不舍得给自己多花一分钱,但看到弱者却还是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严冬夜晚的小茶馆里,他蒙不吭声的听着老马说的话,大方的给老马小马祖孙两代买羊肉包充饥,倾注着对于苦难的伙伴真诚的关切与同情。
在曹府拉包月时,祥子不小心翻了车,车碰坏了,主人也摔伤了,祥子内疚不
精美文档
1
已,引咎辞工,甚至愿意把工钱推给主人,作为赔偿。这里充分显示了祥子的责任心与责任感。
2、祥子自身积淀的民族文化的劣根性 祥子身上,虽有传统农业文化中小生产者的许多美德,但就在这些闪烁着光彩的美德后面也隐藏着这种文化结构的负面因素:狭隘、封闭、自私、愚昧等。作为一个个体劳动者,祥子的眼界是狭隘的,他不关心时事、大局,只想“拉自己的车”。④但是在那样动荡的年代,不关心时事,只顾拉车是行不通的。正是由于祥子的狭隘,心存侥幸,他辛辛苦苦买的车就这么被掳走了。个人不可能独立存在,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祥子是封闭的,他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很大原因与他沉默寡言的内向性格有很大关系。没有朋友,祥子便会感到孤独痛苦,特别是遇上事情的时候,无人诉说。祥子第一次被虎妞诱惑,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3、城市文明病对美好人性的侵蚀
城市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种种道德沦丧的问题。刘四爷为了自己的私利,耽误虎妞的终生大事;二强子叫女儿卖肉来养活弟弟;小福子不看嫖客的凌辱自杀······祥子收到虎妞的诱惑;拉包月时遇上的夏先生夏太太;同行们的恶习······经历过种种的祥子从最初的“洁身自好”成为了一个行尸走肉的无业游民。底层人民中像祥子这样的一定不仅仅只有祥子一人,而是有千千万万个。就如同现在的娱乐圈一样,表面光鲜亮丽,但背后的事情谁也道不清。太乱了,是是非非,谁是谁非,如何说的清楚呢?“沙漠里养不出牡丹”要保持最初的样子,那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啊!君子固穷,但天下间又有几个人能像颜回那样做到坚守二字呢?
社会的压迫,世事的昏暗,使祥子感到了做人的艰难和前途的渺茫。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祥子这一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是下层贫苦人民的浓缩。它有力地概括了城市个体劳动者的生活道路。
二、追梦的大女子主义者
老舍笔下的虎妞,性格粗野、强悍、泼辣、厉害但敢爱敢恨,她是美丑共存的矛盾体。她和祥子一样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她是一个追梦的大女子主义者。 1、她有一定的进步意识,对未来很有规划。她并不是真的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希望把祥子也拉上她生活理想的轨道。
2、她有梦,她希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和所有女人一样,结婚,生子。为了与祥子结婚她甚至不惜和父亲闹翻。她是一个勇敢的追梦者!
3、她是个大女子主义者。她对祥子的关心是——一种虎妞式的、近乎粗野的“疼爱”;是她那种畸形的、祥子所接受不了的性的纠缠与索取,这是完全从她自身的需要出发,甚至也可以说,就是对祥子心灵和肉体两方面的摧残,她害了祥子。不合理的社会和剥削家庭造成了她的不幸,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溃的悲剧结局。⑤
4、追梦女性的悲剧形象。她的悲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婚姻悲剧:虎妞圆了爱情梦,得到了心理生理学上的满足,但是她最后为此失去了人间一切的爱,并且还赔上了性命。在与祥子的婚姻中看似双赢,实际上却是双输。二是身份认同的悲剧:她从小没有母亲,没能享受到应有的母爱,这本就让人怜惜,而父亲刘四更从没有把她当做女儿看待过。“谁给我说媒也不行,一去提亲,老头子就 当是算计着他那几十辆车呢。”⑥她没有取悦男性的资本,在男人眼里根本就算不上是一个女人;她年近四十但除了小福子以外没有其他的女
精美文档
2
性朋友更别谈什么闺蜜了,这样的她似乎也不大像一个女孩;在丈夫祥子的心目中她也没被看成是一个妻子,甚至在死后还被丈夫憎恨;作为母亲,她也不能得到认可,因为她的孩子难产而死。因此,可以说虎妞的一生,是被遗弃、异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⑦
通过祥子与虎妞的悲剧分析,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无奈。在沙漠化的“病态社会”里,所以美好的愿望、理想都变的那样遥不可及。他们为了生存,不顾一切地拼命挣扎,但终于失败。作品深刻地说明:在那黑暗的旧社会,作为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想以个人的力量,通过个人奋斗的道路来实现生活地位的改变是不可能的,无论他们个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无济于事。这是农民的悲哀,这是时代的悲剧!
参考文献
①《命运悲剧中的文化宿命—老舍<骆驼祥子>与贾平凹〈高兴〉主人公城市生存之思》焦仕刚,杨雪团 枣庄学院学报2010年8月 第27卷 第四期 第30页
②《老舍小说全集·第四卷》老舍著,舒乙编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8 第227页 ③《老舍小说全集·第四卷》老舍著,舒乙编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8 第231-232页
④《沙漠里养不出牡丹》—骆驼祥子的悲剧人生分析 朱玉红 文艺评论 总第438期 第128页
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第 1-2 期;第 4 期
⑥《真实的人性—〈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形象分析》 梁美英
⑦《真实的人性—〈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形象分析》 梁美英
精美文档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