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政策措施
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政策措施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首次将资源型城市转型纳入战略位置。2007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分别确定了两批、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是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国家、省、市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城市转型政策,特别是2009年底,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枣庄市做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的意见》,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支持枣庄市做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形成了《会议纪要》,对枣庄市城市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一,《意见》明确提出了枣庄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是培植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以煤化工为龙头的玻璃、造纸、啤酒、新型建材等工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积极打造文化旅游、运河物流和专业市场群,提升为生产服务的能力。
二是推动城市功能转型。围绕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城市品牌,合理分区、组团发展,推动传统工矿城市向文化旅游城市转变,提升枣庄作为鲁南“门户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抓好环保和节能减排。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创新和节能产品应用,努力实现减排目标。
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落实对枣庄市就业、医疗、养老等相关扶持政策,加快棚户区改造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切实改善生活条件。
五是促进人才结构转变。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实现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向人才资源转变。
第二,《意见》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枣庄市实现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政策措施
山东省政府提出,积极帮助枣庄市争取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山东省有关部门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审批、资金安排等方面,对枣庄市给予重点支持。
一是产业发展方面。优先把煤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接续替代产业列入全省产业振兴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设;帮助枣庄市将台儿庄古城重建项目、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项目列入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将枣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二是财税金融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发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专项债券,吸纳社会和民间资本用于枣庄市经济转型和解决社会问题。大力支持枣庄市重点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积极创造条件,加大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融资力度。据了解,目前丰源煤电发行2010年企业债券5亿元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在全市实现了企业债券融资“零”的突破。尚有15亿元的企业债券发行工作正在做积极包装准备,充分准备后逐级上报省、国家发改委核准。认真落实国家、省有关规定,允许枣庄市按规定标准提取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山东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与中央下拨枣庄市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相配套;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专项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三是土地利用和矿产开发方面。对枣庄市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给予倾斜;连续4年土地复垦规模每年不低于1万亩;优先支持枣庄市煤炭企业对省内新探明的煤炭资源取得探矿权和采矿权,允许枣庄市煤炭企业矿产资源勘查支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按规定处理。
四是民生和社会发展方面。加大省级资金的调剂、倾斜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养老、医疗和就业等历史遗留问题;积极争取将枣庄市列入国家棚户区改造试点城市,优先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和中央财政廉租住房专项补助资金,享受棚户区改造的各项优惠政策,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第三,山东省人民政府《会议纪要》研究出台了支持枣庄市做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大产业转型支持力度。2009—2012连续四年,省发改委每年安排省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500万元,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每年安排省技改资金和节能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支持枣庄市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省科技厅用于支持枣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方面的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优先支持。
二是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2009—2012连续四年,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配套资金,用于支持枣庄市民生和社会公益性事业;允许枣庄市按规定标准提取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专项用于环境恢复和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
三是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支持力度。2009—2011连续三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从国家下达的中央财政廉租住房专项补助资金中,每年安排不低于1900万元用于廉租住房建设;2009—2012连续四年,枣矿集团每年从利润中提取500万元上缴枣庄市政府,用于棚户区改造。
我区作为枣庄城市转型的核心区,同样享受上述政策扶持。《薛城区城市转型规划》已
经政府印发,并筛选确定了13个类别的131个城市转型项目。为将上述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获得上级的持续支持,建议成立薛城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领导小组,并设立城市转型办公室,负责转型方案的协调实施和重大项目推进,以及争取国家在解决遗留问题、项目布局、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财政税收政策及国债等方面的支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