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托班咕噜咕噜音乐教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篇一:幼儿园托班生活活动教案--咕噜咕噜 幼儿园托班生活活动教案 咕噜咕噜 活动目标:

1、懂得饭后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能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3、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挂图丁丁头像、自制教师水杯、自制牙渍;水杯若干、音乐。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出丁丁。

师: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位客人,他叫丁丁,他遇到了问题,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帮他。

2、让幼儿仔细观察挂图,发现丁丁牙齿的不一样。 一、引导幼儿发现丁丁牙齿上的脏东西。 师:原来,是丁丁的牙齿上长了一些奇怪的东西,他觉得不舒服,我们想办法帮帮他吧! 师: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呢?(把脏东西拔出来) 二、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幼儿发现吃东西会有残渣留在牙齿上,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师:原来丁丁吃了这么多的东西,所以他的牙齿上才会有这么多脏东西,他才会不舒服。刚才郑老师也请了小朋友吃了很多好吃的糖果,怎么办呢?(用漱口的方法) 3、教师示范漱口的过程,边读边做动作《漱口》 儿歌:手拿花花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上嘴, 咕噜咕噜,吐出来。

4、教师观察小朋友的牙齿,让小朋友自己用杯子来漱漱口。学会咕噜咕噜漱漱口。让谁在嘴里咕噜咕噜的唱歌,然后吐出脏水。让幼儿观察自己吐出的残渣,告诉幼儿吃东西后要漱口。

4、漱完口后,请小朋友露出干净的牙齿,自信地一起来拍一张照片。 篇二:小班音乐游戏:《咕噜咕噜的大皮球》 小班音乐游戏:《咕噜咕噜的大皮球》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

2、感知皮球的滚动,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皮球的滚动姿态。 3、体验喜欢参加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咕噜咕噜的大皮球》 2、皮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活动

(一)幼儿与教师跟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感知歌曲的旋律 (二)教师出示大皮球,启发幼儿说出皮球的各种玩法 提问:1、“大皮球是什么样子的? 2、你们平时都是怎么玩皮球的?” 二、学习歌曲:“大皮球”

(一)学说儿歌,初步了解歌词内容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随教师一起边滚动皮球边有节奏的学说儿歌。 (二)教师有表情地范唱,幼儿欣赏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边滚动皮球边学唱歌曲。 三、游戏活动:“咕噜咕噜的大皮球” (一)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请幼儿扮演大皮球,教师弹唱歌曲《咕噜咕噜的大皮球》,当音乐响起时,幼儿躺到地板上滚动,模仿皮球在滚动。 (二)幼儿集体游戏

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按节奏滚动身体,可以前后滚动,也可以把自己抱成一个球向前翻。不要撞到别的小朋友身上,注意安全。

(三)安静游戏:幼儿集体倾听一段舒缓悠扬的摇篮曲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幼儿和教师围坐成一个大圆圈,教师把球传给每一个幼儿,让接到球的幼儿介绍自己“我叫×××,我和皮球做朋友。”

户外活动:到户外组织幼儿进行多人传球游戏。 附歌曲:

咕噜咕噜的大皮球

1 = 2/4 1234 ︱ 555 ︱ 5531 ︱ 232 ︱ 大 皮 球 呀圆 又 圆咕 噜 咕 噜滚 得 远 12 34 ︱ 555 ︱ 5531 ︱ 231 ‖ 大 皮 球 呀圆 又 圆咕 噜 咕 噜滚 得 远

篇三:幼儿园托班音乐公开课教案

丽水小金星2010-2011学年下学期 托班美术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感受歌曲第一段和第 二段的差异。

2、幼儿探索动作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力度强弱的关系。 3、幼儿尝试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歌曲,大猫和小猫。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入大猫和小猫

出示大猫小猫的卡片,感受大猫小猫形体上的差异,提问: 1、它们是谁?它们一样吗?

2、大猫是什么样子的?小猫是什么样子的?(学一学大猫小猫 的样子)

3、大猫叫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小猫叫的声音有是什么样的? (学一学大猫小猫的叫声)

二、幼儿熟悉歌词,用完整的句子形容大猫小猫。

三、教师领幼儿听歌曲的伴奏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旋律的不同,并将 音乐与大猫小猫匹配。提问:这是谁来了?大猫的动作是什么样 的?小猫呢?

四、幼儿学唱歌曲。跟随教师放慢速度演唱歌曲,幼儿模仿学习。 五、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演唱歌曲。教师提醒幼儿用不同的力度和动作 来表现大猫小猫。

六、幼儿尝试创编歌词。教师提供大狗、小狗大羊小羊的图片引导幼儿 创编歌词。

篇四: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18 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我的身体

1、在反复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曲。 2、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到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重点: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到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难点:在反复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曲。 材料准备:玩具猫两个、录音机、磁带 设计思路:

在《小宝宝》的主题进行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做游戏时百玩不厌,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本活动中涉及到了语言、认知、数数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活动流程: 一、复习

1、复习歌曲《大猫和小猫》

出示玩具猫,它们是谁?长得一样吗?(一个大,一个小)它们最喜欢唱歌了,我们一起唱。(集体唱〈大猫和小猫〉)

老师师指导个别幼儿注意控制音量。 2、练节奏 (1)师以大猫小猫的口吻说,你们唱得真好听,不过小手本领大不大呀?会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我们的小手还会做游戏了,拍拍手,拍拍我的?(幼儿自由练习) ? (3)以开火车的形式做游戏“拍拍手”,师指导个别有困难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帮忙。 二、新授 1、师以大猫的口吻说,我会把小朋友拍的这些部位唱出来。(放录音,师边唱边做动作)小猫说我也会唱这首歌。(放录音第二遍)

2、幼儿回忆歌词:它们刚刚唱了什么?(幼儿回答师唱)

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我的腰在哪里?一起来弯弯腰;有几个手指头?一起来数数等。 3、这首歌真好听,想不想再听一遍?(师清唱,幼儿轻轻跟唱) 4、师幼一起唱,边做动作,提醒个别幼儿轻声唱。 三、音游《拉个圆圈走走》

师:我们用小手和小朋友拉个圆圈做游戏。 1、全体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做游戏。

2、幼儿自由选择好朋友拉成多个小圆做游

篇五: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 小班整合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 活动目标:

1、用拖拉玩具进行绕障碍走。 2、提高空间方位知觉的准确性。 活动准备:

1、各种拖拉玩具、大积木、小椅子、独木桥等。 2、在场地上设置各种障碍,距离为 3米 。 3、幼儿用书《几个朋友在游戏》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练习:

“每人拿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到外面走走。”

幼儿手持一个拖拉玩具四散走,教师提醒幼儿相互间不碰撞。幼儿自由走过任何一个障碍物,也可以自由在障碍物间绕着来回走。幼儿手持玩具一个跟着一个在直线上走,后面的幼儿不要踩着前面的玩具。幼儿拉着玩具倒着走,走过一段距离后,把玩具拉到身边,然后向前走。

2、听信号走:

听教师口令,变化不同的方式走(倒走、走圆圈、走独木桥、绕障碍走等)分组听口令,变换不同方式走。 交流走的方法。 3、游戏巩固:

幼儿分成六队,每对幼儿拖拉玩具依次轮流绕障碍、走过独木桥。幼儿随着音乐,拉着玩具回教室。

4、操作活动:几个朋友在游戏

教师示范看着画面手口一致地数数。 幼儿跟着教师手口一致地数5以内的数。 比较画面上男孩、女孩的多与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