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行业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有效地控制事故或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损失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有可能发生的爆炸、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异常停电、设备设施故障等事故的紧急情况。 3.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人)负责应急突发事故的现场的总指挥并负责重大事故的上报和应急现场的指挥调度工作。
3.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 ①负责组织制定公司的应急预案;②负责协调各部门组织各种事故的应急抢险和应急演练,并对抢险或演练效果进行评审;③负责对各种事故的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进行验证。④负责组织事故的扑救,对应急响应效果进行评审;⑤负责对兼职消防队的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验证。
3.3财务科负责应急准备的提供与保障,公司办公室负责应急现场的人员抢救和疏散工作。
3.4各单位根据生产特点,负责应急预案的执行。 4.工作程序 4.1组织职责
4.1.1成立应急准备领导小组,总经理(负责人)任组长,副总经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科长任副组长。
组员: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部门及相关单位组成 4.1.2应急准备领导小组职责
4.1.2.1负责应急响应的领导和指挥工作 4.1.2.2负责应急响应的抢险队伍调度工作 4.1.2.3负责应急响应的设备材料调配工作
4.1.2.4负责应急响应使用的交通通讯工具调配工作
4.1.2.5负责应急响应的准备和检查工作 4.1.2.6负责向上级汇报险情处理情况
4.1.2.7负责应急响应的警戒、疏散与交通管制
4.1.3应急电话:火警119 报警服务110 交通肇事122 急救中心120 4.2应急管理对象包括 4.2.1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 4.2.2易燃、易爆介质泄漏 4.2.3职工重大伤亡事故 4.2.4重大交通事故 4.2.5火灾事故 4.2.6危险化学品 4.2.7食物中毒 4.2.8电气设备事故 4.3应急预案的编制
公司级应急预案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写,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各部门(单位)负责本部门应急预案的编写,并负责相关人员的培训,总经理(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应急预案的编写依据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4.4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
4.4.1评估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规模及突发事件的可能关系
4.4.2制定应急救援机构通讯联系网络(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本公司、相关单位) 4.4.3制定报警联络步骤
4.4.4建立应急管理组织和管理救灾专业队伍 4.4.5在紧急状态中现场工人的行为(包括疏散) 4.4.6在紧急状态下非现场工人和其他人员的行为 4.5应急设备和物资
4.5.1电话、无线电话和其他通讯设备
4.5.2测试风向、风力、介质浓度、自然灾害预报等设备 4.5.3个人防护用品和特殊用品
4.5.4应急抢险各种专业工具 4.5.5堵漏专业人员、器具设备 4.5.6交通、运输车辆和消防设施
4.5.7主要设备、特殊设备、关键部位备品备件
4.5.8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司办公室、财务科及有关单位应备好所需的应急设备、器材和物资,做到保质保量,每半年检查一次。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并保持完好。主要参考以下目录配备:
作业场所救援物资配备标准
序号 物资名称 1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2 化学防护服 3 4 5 6 7 8 9 过滤式防毒面具 气体浓度检测仪 手电筒 急救箱或急救包 吸附材料 洗消设施或清洗剂 应急处置工具箱 技术要求或功能要求 技术性能符合GB/T 18664要求 技术性能符合AQ/T 6107要求 技术性能符合GB/T 18664要求 检测气体浓度 易燃易爆场所,防爆 物资清单可参考GBZ 1 吸附泄漏的化学品 洗消进入事故现场的人员 工作箱内配备常用工具或专业处置工具 配备 2套 2套 备注 具有有毒腐蚀液体危险化学品的作业场所 1个/人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考虑,根据当班人数确定 2台 根据作业场所的气体确定 1个/人 根据当班人数确定 1包 * * * 以工作介质理化性质确定具体的物资,常用吸附材料为沙土 在工作地点配备 根据作业场所具体情况确定 公司为有毒有害岗位配备救援器材柜,放置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记录,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
4.5.9综合部对配备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要定期检查和保养,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负责监督检查各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管理情况,确保完整好用。 4.6应急响应
4.6.1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员应迅速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分析后根据应急级别上报各级领导,对事故启动应急响应。应急领导小组要在第一时间组织应急小组进行救援。 4.6.2事故发生单位在确保员工人身安全的同时,要组织力量进行救险,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在抢险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疏散群众并根据事故发展等情况进行扑救。 4.6.3公司办公室安排负责受伤人员的转送,必要时拔打120,医护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护。
4.6.4其它部门在统一指挥下参与现场抢救工作。
4.6.5 事故发生后按《事故管理制度》及时报告,查清原因。
4.7培训和演练
4.7.1各单位负责人对岗位操作人员及相关人员按照《应急预案》的内容进行培训。 4.7.2各单位应急预案的演练由各单位组织,每年不得少于两次,并对演练的业绩要做出评价和总结,编制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4.7.3公司级应急预案的演练由安全生产公司办公室组织,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对演练的效果要做出评价和总结,记录于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4.8应急演练、抢险结束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应急预案进行重新评审,发现的新问题及时修订,重新审批后,下发于各相关部门。
4.9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紧急情况发生后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并完善本程序。应急预案控制过程产生的记录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保管,保存期为三年。
5、相关文件及记录 5.1《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5.2《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5.3《现场处置预案》 5.4《事故管理制度》 5.5《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5.6应急救援器材台账
5.7应急救援器材检查维护记录 5.8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
应急救援器材台帐
编号:MMGM/AQ-JL-50-01 序号 器材名称 规格型号 存放位置 器材负责人 数量 应急救援器材维护保养记录
编号:MMGM/AQ-JL-50-02
序器材名称 号 所在岗位 维护维护保保养养人员 时间 维护保养内容 备注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
编号:MMGM/AQ-JL-50-03 预案内容 演练时间 参加人员 主要设施设备 演练目的 演练情况记录 演练情况总结 改进措施或建议 备注 记录人: 审核:
MMGMAQBZH-ZD-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